近期市场出现股票与商品共振下跌的异常现象,贵金属和风险资产一同被抛售。此轮下跌由多重因素驱动:海外对AI泡沫的担忧升温压制美股;美联储降息预期消退导致美元走强,利空黄金、铜等资产;美国政府关门延宕加剧流动性危机,流动性指标全面告急。尽管短期宏观下行压力显现,但并非拐点,AI泡沫和降息可能性仍存,美联储亦有托底意愿。外资交易动态显示市场矛盾重重,包括对英伟达等看跌仓位、加密货币崩盘、银行储备金下降等,但亚马逊与OpenAI合作消息也带来提振。政府关门对流动性的影响尤为显著,TGA账户余额激增吸走了大量流动性,预计政府有望在11月中旬重开,届时流动性将得到恢复。A股市场投资体感不佳,可能与中美领导会晤前提前发力及业绩期科技股风偏受损有关,但微盘股表现稳健,显示系统性风险较低。机构交易数据显示,债基和固收+受到青睐,权益基金交易则分歧较大。当前市场持续缩量,对调整分歧减少,倾向于演绎兑现逻辑,科技成长股调整,资金流入红利板块,市场炒作线索依赖政策催化和产业进展。11月份景气投资失效,市场风格偏向小盘股和主题炒作,机构参与难度增加。应对策略上,建议短期忍耐调整,关注远期产业趋势和主线品种,预计12月中旬至1月市场将重回基本面逻辑,大盘成长风格有望回归。
📈 **市场共振下跌与流动性担忧**:近期股票与商品价格同步下跌,贵金属和风险资产遭到抛售,这与海外对AI泡沫的担忧升温、美联储降息预期消退导致美元走强以及美国政府关门持续引发的流动性危机密切相关。流动性指标全面告急,如美联储常设回购工具使用量激增,SOFR-IORB利差扩大,以及美国财政部TGA账户大幅吸金,都表明市场流动性紧张。
🌐 **宏观因素与市场反应**:AI泡沫担忧、降息预期消退、政府关门是当前市场的主要宏观驱动因素。尽管存在短期下行压力,但文章认为目前并非市场拐点,AI泡沫尚未被证伪,12月仍有可能降息,且美联储在必要时会出手干预。外资交易动态反映了市场的复杂性,既有对科技巨头的看跌仓位,也有大型科技合作带来的利好。
🏦 **流动性恢复预期与A股表现**:美国政府关门是当前流动性枯竭的根本原因,预计11月中旬有望重开,届时财政部将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产有望修复。A股市场投资体感不佳,可能与中美会晤预期及科技股回调有关,但微盘股的稳健表现暗示系统性风险较低。机构交易数据显示,债基和固收+受青睐,权益基金则分歧加大。
🔍 **市场风格转向与主题投资**:当前市场持续缩量,对调整的分歧减少,更倾向于演绎兑现逻辑。科技成长股普遍调整,资金转向红利板块。市场炒作线索依赖政策催化和产业进展,小容量主题易获资金青睐,但持续性较差。11月份景气投资失效,市场风格倾向于小盘股和主题炒作,机构参与难度增加。
⏳ **11月调整期与未来展望**:11月被视为市场调整期,景气度投资失效,股价与当期业绩呈现负相关或弱相关,市场转向博弈远期预期。建议短期忍耐调整,关注远期产业趋势和主线品种,预计12月中旬至1月市场将重回基本面逻辑,大盘成长风格有望回归,1月关注年报预告和资金布局,2月可能呈现大小盘共涨的“春节躁动”。
2025-11-04 23:46 广东

1、今天股票和商品共振下跌,贵金属和风险资产同时被抛售,是值得关注的异动,主要是几方面:1)海外近期对AI泡沫担忧有所升温,压制美股;2)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消退,美元被动走强,压制黄金、铜等利率敏感资产;3)美国政府还没开门的担忧;4)流动性危机两周前就有苗头,美联储停止缩表(QT)已经体现,市场短期倾向于当做坏消息解读。整体上,短期呈现一定的宏观下行驱动,但目前并不是拐点,总体定性是风险暂时有限:AI泡沫还没那么快被证伪;12月依然有降息可能性;市场预期美国政府11月底开门;万一美股崩盘,美联储会出手救。
2、外资交易台:当前市场的种种矛盾迹象已持续多时,始终难以自圆其说。或许是迈克尔・伯里最新 13F 文件显示其对英伟达和 Palantir 建立大量看跌仓位…加密货币崩盘…美国银行储备金跌破 3 万亿美元关口… 极低的市场广度与多个 “兴登堡” 型预警信号涌现… 回购利率飙升与 SOFR-IORB 利差转正… 消费者信心指数与餐饮股齐跌至 52 周新低… 美联储上周鹰派转向… 甲骨文和 Meta 显现裂痕… 商业发展公司 / 私募股权股票 / 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违约潮爆发…亦或是亚马逊因与 OpenAI 达成约 380 亿美元云合作的消息暴涨 5%,市值激增千亿美元。 3、宏观还是那些事,跌的导火索就是美国政府关门在11月3日愈演愈烈了,政府关门已经进入了第34天,已经严重影响流动性了。今天流动性指标全面告急,昨天美联储常设回购工具(SRF)使用量达到147.5亿美元,为该工具常设化以来第二高,上周五创下503.5亿的历史新高,同时SOFR-IORB 利差达到创纪录的 +37 个基点。美国财政部TGA账户的现金余额已经到了1万亿美元,之前一直在3000亿美元浮动,这意味着从市场吸走了近7000亿美元的流动性。这是目前市场流动性枯竭的根本原因,其实也很好解决,就是政府开门,开门后财政部就要把消耗TGA账户1万亿美元,等于重新向市场注入千亿级的美元流动性。政府啥时候会开门呢,预测网站的真金白银下注是11月中旬,也就是11月10日~11月15日。高盛预计两周内政府会开门,届时流动性恢复,资产会迎来修复。4、A股方面,近日交流下来市场普遍反馈投资体感不佳,我们认为其一市场在中美领导会晤前已经提前发力,交易贸易问题鸽式落地。但上涨期间券商的表现(如中信大额压单)耐人寻味,指数过快的冲击整数关口并不符合慢牛的基调;其二 业绩期科技股风偏受损,此处为杠杆和机构的核心利益区,因此高位股出现一定恐慌性。但微盘表现依然稳中有进,反应并未交易有系统性风险的可能。
5、从今天机构的交易数据来看,债基、固收+均有较多净申购,而权益方面机构的交易相对清淡且有分歧。1)几乎所有客群对债基均有净申购,尤其保险居多,银行系、信托金额尚可,但券商赎回纯债,FOF卖出短债、买入纯债;2)固收+今日迎来较多进量,保险、理财子、FOF和信托都有较多金额,仅银行资管有一定赎回;3)被动权益今天的交易相对平淡,整体处于中性略偏买入的状态;4)主动权益基金则较为相反,理财子、保险、券商和信托卖出,仅FOF净申购;5)穿透来看,理财子卖出银行、买入电子,FOF卖出TMT、电新、医药,信托加仓部分TMT、机械、化工。6、近两天看,无论涨跌都是持续缩量,市场对是否硬抗调整分歧减少,倾向于演绎兑现逻辑。科技成长大范围调整,资金继续流入红利,总体来说市场暂时没有特别多的炒作线索,依赖于政策催化和产业进展的主题投资将更加活跃。从主题看,马字辈题材的热炒表明市场“混沌期”的特质比较明显,一些小容量的主题很容易获得资金青睐,不过相对来说持续性也比较差,参与者多数是短线资金,股价的波段性非常强。基于这个角度,关注筹码结构相对低位、近期炒作较少且具备一定容量的主题。7、11月景气投资失效,机构交易积极性较低1)景气度投资的季节性规律4月至10月:景气度投资(即股价对当期基本面反应灵敏)最为有效,股价与当期或上季基本面相关性高。
11月至次年3月:基本面解释力度下降,尤其是11月份最为突出,表现为“反基本面”——股价与当期业绩(如三季报)呈现负相关或弱相关。

![]()
![]()
![]()
2)11月份“反基本面”的原因三季报披露后,前期业绩利好/利空已充分反映,市场转向博弈明年远期预期(如产业趋势、困境反转)。资金倾向于炒作低估值、低股价、小市值股票(因当期业绩差而超跌,博弈反转机会)或主题性产业趋势(如AI应用、5G等)。3)11月的市场风格小盘股占优:中证1000、小盘成长及小股票集中的行业(如纺织服装)历史上涨概率和平均涨幅较高。典型例子:2023年11月炒作AI端侧应用,2018年四季度炒作5G预期。
机构投资者的困境:主题炒作和中小盘行情难以大规模参与,且年底资金分歧大(兑现收益、调仓等),缺乏增量资金合力,市场波动混乱。与2月“春节躁动”相比,11月风险偏好更低,大盘成长股缺乏持续动力。
4)应对策略短期忍耐:11月是调整期,需容忍主线品种(如有色、算力、国产替代等)可能出现的约20个交易日调整,幅度约18%。12月中旬至1月市场将重回基本面逻辑(年报预告窗口),大盘成长风格有望回归。
两个布局方向:博弈远期产业趋势;坚守主线品种。
5)市场展望11-12月:指数级大涨或风格极端分化概率低,市场以震荡、布局为主。
后续节奏:1月关注年报预告和资金重新布局;2月“春节躁动”可能呈现大小盘共涨。

![]()
![]()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