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抖音悄然推出了一款名为“AI 抖音”的独立App,与我们熟知的短视频应用不同,它定位于“会思考的抖音”,主打智能搜索和深度研究功能。AI 抖音利用大模型技术,能够深度理解用户意图,提供比传统关键词搜索更精准、更全面的AI总结回答。它不仅能搜索抖音内容,更能整合全网信息,生成可交互的在线报告,并支持创建AI视频笔记本,帮助用户高效获取和整理信息。这款App旨在提升信息获取效率,解决用户在海量内容中“找”视频的难题,体现了抖音在AI时代对内容消费新形态的探索。
🚀 AI 抖音是一款由抖音官方推出的独立App,专注于提供智能搜索和深度研究功能,与传统短视频应用形态不同,其核心定位是“会思考的抖音”。它利用大模型技术,能够深度理解用户需求,提供超越传统关键词搜索的AI总结回答,旨在解决用户在海量信息中“找”视频的难题。
💡 该App的核心功能包括AI搜索,能够直接生成详细的文字总结,并关联相关视频,实现深度思考。此外,它还提供“任务助手”功能,可以利用抖音及全网搜索资源,为用户生成可交互的在线研究报告,例如规划旅游攻略或研究特定议题,极大地提升了信息研究的效率和深度。
📚 AI 抖音还具备“AI 笔记本”功能,能够将用户收藏或观看过的视频内容进行智能归纳总结,生成文字或图解报告,形成一个“会思考的收藏夹”,帮助用户整合分散的观点,形成更完整的答案。这一功能旨在将内容消费从被动“刷”转向主动“找”,并提升理解的清晰度。
⚙️ 在设计理念上,AI 抖音体现了抖音在AI时代对内容消费新模式的探索,它通过“制造门槛”的方式,主动稀释用户沉浸时间,鼓励主动探索和信息降噪,而非追求极致的上瘾和效率。这是一种“自我背叛”式的创新,旨在为算法提供多样性,让内容消费更加明白。
🌐 AI 抖音的搜索范围广泛,不仅限于抖音平台,还能整合全网主流中文媒体信息,确保来源的可靠性。它还支持“接着问”的对话式交互,用户无需重复输入,即可在现有搜索基础上进行追问,进一步优化了信息获取的连贯性和便捷性。
原创 发现明日产品的 2025-11-04 18:17 广东
当 AI 成为所有应用的版本答案

前段时间,有媒体爆料说 OpenAI 打算推出一个 AI 抖音,没想到隔天,这个「AI 抖音」Sora 就上线了。

和抖音一样的竖屏滚动、关注与推荐切换,几乎就是一个抖音复刻。唯一不同的是,Sora 里的每个视频,都是 AI 生成的。
当我们默认就把 Sora 叫做 AI 抖音时,有读者在我们的留言区评论,「其实已经有个 App 叫 AI 抖音了。」

起初我以为,这是哪个小团队,在蹭抖音热度取的名字。没想到这个 AI 抖音,竟然是抖音官方出品的 App,并且已经推出有一段时间了。
它的下载量只有四千万,甚至不及抖音的一个零头。但也足够说明,相当一部分用户体验过它,只是被我们忽略了。

和 Sora 要做的 AI 抖音短视频产品不同,这个 AI 抖音主打的是「会思考的抖音。」
根据下载页面的介绍,「会思考」的含义,是对比传统的关键词检索,AI 抖音会利用大模型的深度理解能力,帮我们找到更满意的搜索结果,和更全面的 AI 总结回答。
听起来已经完全脱离了短视频产品的功能和形态,不像那些极速版、火山版、抖音精选之类的产品,AI 抖音看起来不是用来「刷」的。

从 App 分类也能看到,极速版这些仍然属于娱乐类别,但是 AI 抖音在「工具」分类下
我下载了这个真正的 AI 抖音,想看看,当它不再让人上瘾时,还能让人留下来吗。
省流版 | 三句话看懂「AI 抖音」能做什么
AI 搜索是主要功能,直接生成详细的文字版总结,再给出相关的视频,能深度思考。使用任务助手,能进行深度研究,通过抖音搜索和全网搜索,生成一份可交互的在线报告。整理视频合辑,创建 AI 视频笔记本,AI 抖音会自动归纳总结合辑内视频,提供文字和图解报告。
给抖音搜索加了个 AI 总结
安装包 800 MB,比微信还大。第一眼看到这体积,我就有种不祥的预感,这不是个轻量级工具。

打开首页的那一刻,我才发现,尽管大小差不多,但这确实不是那个熟悉的抖音。首先是整体的布局变得非常简洁,底部那些 Tab 菜单全部取消,以一个输入框和 AI 抖音的 Logo 替代。

内容的展示,也从短视频应用常见的全屏滚动,改成了能展示更多内容的卡片式布局。顶部也没有切换到关注、推荐之类的视频流,而是右滑直接显示提问记录,左滑显示个人中心。
我翻了几页,点击左下角的 AI 图标会弹出一个「找点提问好灵感」的提示,指引我们在输入框里面,搜入搜索的关键词。
双击图标,会自动刷新当前页面,内容的推荐是跟随抖音账号,但是推荐机制上,它更愿意给我们图文,而不是视频。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们随便问了 AI 抖音几个问题。
最近一些化妆品里检测出苏丹红,我们直接输入「苏丹红」,AI 抖音的做法是先给我们一段文字总结,像在用百度、或者 ChatGPT 之类的产品。

点击「深度解答」,它会像 DeepSeek 的深度思考一样,展示详细的思考过程。此外,它搜索的范围不只是抖音上的视频,而是全网的内容都会搜刮进来,大多数是主流的中文媒体,来源可靠。

这个输入框不仅仅是一个搜索的输入,更像是一个对话框。在当前搜索里,我们可以继续「接着问」,AI 抖音会自动地把我们之前的问题,整合起来,而不需要再次重复。
我们还问了它一些,平时用抖音可能会搜索的话题,像是吃喝玩乐、知识科普等等。
相比较于在搜索结果里,一个一个视频点击播放,靠用户自己去提取视频内的有用信息,AI 抖音则是利用大模型的能力,提升了我们找视频的效率。
此外,如果是抖音,我们想要搜索 A,很大程度会被抖音的推荐机制,引导到 C,然后根本忘记了最先要搜索的东西,开始刷一些不相干的视频。
AI 抖音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类似的「分心」问题,用经过「思考」的、准确的文字内容,把我们留在当前问题,然后再通过一些视频、图文来辅助理解。

除了在回答的最后,使用深度解答的功能。底部的输入框,也能直接启用深度思考,以及切换到任务助手的模式。
抖音版 Agent,能做深度研究
一个总结性的回答,是目前很多社交媒体软件都有的功能。最常用的应该是微博,AI 智搜会总结各方的回应,并收集对应的素材内容。很多时候,我吃瓜都变成了直接看微博的 AI 回答。
小红书也有类似的功能,尤其是对于攻略、流程、以及各种问答,小红书能自动整理相关笔记,然后生成一份文字回答。
AI 抖音也在尝试这样的引入,但又不止于此。
我体验了深度思考旁边的「任务助手」,发现这就是抖音最好的深度研究工具。
当我输入「十五全运会有哪些特别值得一看的比赛」,它会先生成一份大纲,告诉我们它会如何研究这个任务。我们可以直接对话,进行任务的修改。
点击开始任务之后,AI 抖音的任务助手,就会自动使用抖音搜索和全网搜索两个工具,来一步步完成之间设置的任务。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最后的结果是一份可以交互的报告。报告的所有部分,都可以点击查看更多信息,或者跳转到对应的抖音视频。
我们还尝试了一个更贴近普通用户需求的任务,比如输入「帮我规划一个三天两夜的西安旅游攻略」。
任务助手同样先生成了一份大纲,包含景点、美食、交通和住宿几个方面。我们继续和它对话,让它「增加一个必吃的老字号小吃环节」。
点击开始后,能看到抖音搜索,找到了很多相关的 Vlog 探店,而全网搜索则补充景点的官方开放时间和门票信息。
这份攻略报告同样非常实用,点击「兵马俑」,能看到相关的视频介绍;点击泡馍,又能跳转到高赞的食评视频。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内容比起我们自己在 App 里一个一个搜、最后被不相关的视频带跑偏,效率提高非常明显。
视频知识库?AI 笔记
除了深度思考的问题、深度研究,AI 抖音的「会思考」还体现在它的视频分类,有「观看历史」、「我的收藏」、和「我的点赞」,还有一个「AI 笔记本」。
和收藏、点赞并列在一起,AI 笔记本也是一个视频合辑,不过这个合辑有了 AI 的帮忙。

除了 AI 笔记本,侧滑还有显示能「发布新作品」,其中有各种模板、直播等等。这也是为什么 AI 抖音的应用大小,能和正式版抖音差不多的原因。
我们从历史浏览里面找到一些视频,添加到笔记,AI 会自动分析我们选择的视频,然后生成一份文字报告和图片报告。
或者只添加一个视频,然后让 AI 抖音帮我们总结这个视频,像是一些长达一小时的演讲视频。

在右下角可切换文字或者图解
AI 笔记本的作用,其实就是一个能思考的收藏夹,把不同视频里的观点,整合成一个更完整的答案。
目前,AI 抖音还是一个在快速迭代的产品,我们在 10 月中旬体验这款产品的时候,里面还有一个「查看图解版回答」的选项,它能够将 AI 抖音的回答,转成信息更明显、色彩更多元、更便于阅读的卡片式图片。

之前对 AI 抖音提问「Apple 最近的新品」,生成的图解版回答
目前这项功能,在最新版本的 AI 抖音已经下线了;连同每个回答最后面的「发抖音」按钮,也一同被迭代了。
之前的「发抖音」功能,是 AI 抖音会将 AI 生成的内容,自动转成抖音长文,视频底部点击查看原文,能跳转到生成回答的链接。

底部的快速反馈,只提供了点踩的按钮;长按回答才能选择点赞喜欢。
抖音大概是真的想把这个产品,做成一个工具属性更强,能够真正帮到用户提升搜索体验。就连每个回答的最后的反馈,也只有一个点「踩」,而没有点赞。
在正式版本的抖音 App 里,已经支持 AI 搜索,深度思考等,AI 笔记则还没上线。

在抖音的搜索界面,右下角有一个语音搜索和 AI 抖音的选项,点击 AI 抖音,能体验到 App 内的部分功能
AI 抖音更像是抖音对未来的演练场。就像微博、小红书、微信都在做的那样;AI,正在悄悄改变我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
前几天刷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视频,内容是「当人们事事都依靠 ChatGPT 时」,每说一句话都要先问 ChatGPT。
instagram@theharrisalterman,中文字幕来自 bilibili@GuiltylilGhost
虽然视频是在讽刺 AI 的出现,让大家变得更少思考,更不会说话。
但视频也精准地捕捉到了一个现实,或者说共鸣,就是我们开始习惯,让 AI 成为任何信息处理的第一站,无论是搜索、总结还是创作。
对于抖音这个庞大的视频内容帝国来说,它能让大多数人上瘾的本质,是它不需要我们主动去找,要刷什么视频;而是在它的首页推荐里,它给我们什么,我们就刷什么,并且不设置退出机制。
但「找」视频比「刷」视频难多了,AI 抖音正是想帮我们把「找」视频,也变得同样简单和高效。

如果说抖音的算法逻辑是「无限满足」,让你在信息流里躺平就能获得快乐,那 AI 抖音的逻辑,几乎是反着来的:它在「制造门槛」。
这就是 AI 抖音最有意思的地方,它在主动稀释自己最核心的资产——用户的沉浸时间。这是一种颇具勇气的「自我背叛」。
当所有 App 都在追求极致的丝滑和上瘾时,抖音内部却孵化了一个鼓励主动探索、甚至有点「反效率」的产品。它的使命并不是取代抖音或对抗算法,而是给算法一些多样性。
当 AI 时代迎来内容爆炸,「信息降噪」更成为一种刚需。
内容消费的下一个版本,不只是让你刷得更多,而是让你看得更明白。这些变化已经悄悄在我们熟悉的应用产品里发生。
![图片]()
欢迎加入 APPSO AI 社群,一起畅聊 AI 产品,获取#AI有用功,解锁更多 AI 新知👇
我们正在招募伙伴
📮 简历投递邮箱hr@ifanr.com
✉️ 邮件标题「姓名+岗位名称」(请随简历附上项目/作品或相关链接)
更多岗位信息请点击这里🔗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