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前天 22:48
心智成熟的关键:拥抱复杂与不确定性的“模糊容忍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探讨了心智成熟的核心特质——“模糊容忍度”,这是一种接纳事物复杂性、不确定性及负面情绪的能力,而非消极压抑。文章从“将事物复杂化”、“容纳对立想法与情绪”、“降低情绪自动反应”、“忍受不确定性”、“拉开与当下的距离”以及“忍受消极”六个方面,阐述了模糊容忍度在心理健康和应对生活挑战中的重要性。它指出,这种能力有助于缓解心理疾病,提升心理韧性,尤其在不确定性增加的当下,比单纯的努力更为关键,是一种可以通过练习获得的心智能力。

💡 **拥抱复杂性,延迟下结论:** 心智成熟的表现之一是倾向于“复杂化”事物,即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不急于做出简单的、非黑即白的判断或归因。这包括承认“我不知道”,并给自己留出空间去理解事件的全貌和细微之处,从而为情绪提供缓冲,避免冲动反应。

⚖️ **接纳对立,平衡情绪:** 成熟的心智能够同时容纳看似矛盾的想法和情绪,例如对父母既有爱也有恨,或对工作既有满意也有不满。研究表明,混合情绪体验是普遍存在的,能够接受这种复杂性是避免内在冲突、理解真实世界多样性的关键。

⏸️ **降低情绪反应,提升耐受度:** “情绪稳定”并非没有负面情绪,而是拥有容忍负面情绪并防止其恶化的能力,不轻易做出“自动反应”。具备高情绪耐受度的人,在面对压力或他人情绪时,能暂停并选择建设性的回应方式,而不是被动卷入。

🔮 **忍受不确定性,持续前行:** 生活充满不确定性,高模糊容忍度意味着能够安全地在悬而未决的状态下继续前进,而不被对不确定性的厌恶所困扰。这种能力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恐惧,避免认知和行动瘫痪,是应对广泛性焦虑、强迫症等心理问题的关键。

🔭 **从全局视角审视,拉开距离:** 能够从更宏大的时间、目标或人类体验的视角来审视当下的负面经历,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这有助于扩大内心的“容器”,接纳事情的模糊和复杂性,并理解个体行为背后的系统性因素。

🌱 **“容忍”比“努力”更重要,培养心理韧性:** 在不确定性增强的时代,单纯的努力不一定有回报。“容忍和接受”的能力蕴藏着巨大的心理韧性和资源,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这种能力的可习得性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在生活的模糊和复杂性中获得宽慰,并珍惜确定与幸福的时刻。

《岩中花述》最近一期播客采访了蒋胜男,里面聊到一个点让我印象深刻:

蒋胜男提到刚进入职场时看不惯很多事情,积压了一些愤怒情绪,后来开始写小说后这些情绪才慢慢得到疏解——通过写作,她意识到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也更能理解人呈现出的多样面貌。

实际上,她描述了一种对于心智成熟非常重要的特质,即“容忍”的能力。

这里的“容忍”并非消极压抑,而是一种内心“容器”得到扩充的感觉,更能容纳事物的复杂和不确定性,也更能接受情绪的不舒适而不急于作出反应。

心理学上有个对应的概念叫作“模糊容忍度”,由心理学博士Frenkel-Brunswik首次提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具有维度性—— 从对意义的简单、二分、非黑即白的解释到复杂、细致且多面的解释

研究发现,这种特质是不同流派的心理咨询都致力于帮助来访者获得的核心能力,因为它是很多心理疾病和情绪困扰得以缓解的关键所在。

今天我们就从这个概念入手,聊聊心智成熟常见的6个表现:

一、把事物“复杂化”,不急于得出结论

多回答“我不知道”

现在邀请你跟我想象一个场景,你人到中年,有两个孩子,有天突然发现伴侣出轨了,此刻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A:

B:

    “我不知道自己将如何应对,但我以前也经历过困难的事情”

    “我不知道这段关系会走向何处,但我们会讨论出一个结果”

A和B这两种态度的核心差异就在于对模糊度的容忍能力,即“在脑海中保留复杂的社会心理信息,而不急于对其意义做出判断或结论的能力”

无法容忍模糊度的人为了获得控制感,倾向于把发生的事情“简单化”,迅速得出负面的、确定的的归因和叙事。

而能够容忍模糊度的人会尊重“复杂化”,更能看到目前处境的全貌和细微差别,就像一幅颗粒度更细、清晰度更高的照片——这意味着人会更容易保持开放的心态,承认“我不知道”,不急于做出结论,从头脑中的想象回到当下。

“OK,让我来试着理解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 复杂化的过程本身就提供了一个情绪的缓冲地带,让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不急于作出本能的反应。

二、能容纳看似对立的想法和情绪

同时爱和恨一个人

白雪公主、小红帽和狼外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那些童话故事吗?

在我们小的时候,是通过童话的方式认识这个世界的——在这个世界里,梦想会实现,结局很美满,好人有好报,坏人有恶报。

童话世界除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  就是简化了世界,把它变成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

而随着渐渐长大,我们会遭遇一些不满足我们期待的事情,童话滤镜逐渐破碎,我们意识到真实的世界很复杂,也渐渐能够容纳看似对立的情绪:

接受我们对父母的感情里有爱也有恨;看到这份工作里有很棒的部分,也有糟糕的部分,并不矛盾;理解一个好人也会做很烂的事,一个烂人也有可爱的一面。

事实上,这本身也是情绪的特点之一,   一个关于混合情绪体验的研究显示,“同时感到高兴和沮丧”是普遍存在的

比如你要入职一家新公司,这是一件好事,但你兴奋的同时也会感受到焦虑和压力;还有毕业晚会上的眼泪和歌声,人们喜悦,但也悲伤。

而当心智尚未成熟时,接受看似对立的情绪是困难的,这也成为很多内在冲突的源头。

三、情绪的自动反应降低

不轻易“炸毛”了

“情绪稳定”是这两年很受推崇的特质,很多人误以为情绪稳定意味着不会感到悲伤、愤怒或焦虑。

事实上,它是指一种容忍负面情绪且不使其进一步恶化的能力,或者不因为情绪作出“自动反应”的能力,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耐受度”。

举例来说:当面临压力、痛苦等不舒适的情绪时,有人因为无法忍受,只能采取自动反应,比如酗酒或跟家人大喊大叫。而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因为可以容纳负面情绪的存在,就有空间找到建设性的方式去处理情绪,比如和朋友聊聊或者慢跑。

这种能力还会影响个体,在面对关系中他人可能引发焦虑的情况时,如何选择回应的方式。

比如当伴侣情绪不好指责你,或父母因为一些事情争吵,你可能也会变得反应过度、情绪激动、失去控制——几乎是自动化地被卷入。这种人往往和还处于一种和他人未完全分化的状态,因此他人的一举一动都容易触发自己的情绪。

而好的“情绪耐受度”意味着会有一个“暂停”的时刻,然后,你可以决定自己要不要做出回应、如何回应。也就是说,你不会轻易被周围人的情绪牵引或控制,是一种在“暴风雨”中仍能保持冷静的感觉。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心智成熟,人们常关注ta做了什么,而有时候,一个人真正强大之处恰恰在于ta什么都不做的能力。

四、忍受不确定性的能力

悬而未决,继续前行

如果说接受事物的复杂性、对立性以及痛苦情绪都是关于当下的,还有一种面向未来的“模糊容忍度”,即忍受不确定的能力,比如:

    你和一个人出去约会了几次,感觉很不错,但你也不知道两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你希望对方给你一个明确答复,却只得到了“我考虑考虑吧”。

心理学研究者们称之为:对不确定性的厌恶,指个体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境和事件时,以无法忍受的方式做出反应的倾向。

长大后会发现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随处可见,很难有什么事像小时候的试卷那样,有明确的解题路径和答案。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不太确定即将发生的事。

因而缺乏对不确定性的容忍,会让人持续活在焦虑和恐惧中,也因此它是很多心理疾病,比如广泛性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和进食障碍诊断的重要风险因素还常常导致认知和行动瘫痪

而“模糊容忍度”较高的人,安全感不建立在一个确定的答案上,他们往往能够在悬而未决的状态下尝试继续前行。

五、能和当下拉开距离

站在全局、系统视角看问题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处于低谷时,去一些较为开阔的场景中会感觉好一些,比如站在山顶,看辽阔的大海,我有一个朋友会在不开心的时候抬头看云。

实际上,这背后是另一个与“模糊容忍度”密切相关的概念——“全局视角评估”,也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研究者将其定义为:

能够从更宏大的时间视角、个人生活中更广泛的目标与挑战,以及人类体验更广泛的关联性中,觉察自身负面经历的复杂性

简单来说,就是和当下发生的事拉开距离,以一种更疏离的视角去看待,内心的“容器”因此变得宽广,也更容易接受事情的模糊和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还包括“系统”的视角,“系统论”是家庭治疗的核心理念,倡导人们不要忽视个体背后的系统。比如一个不上学的孩子,背后的系统有一个家族、一个国家还有时代,它们可能都对问题的产生负有责任。

六、忍受消极的能力,可能比努力更重要

成熟常常伴随着“失望”

我曾经和几位在接受长程心理咨询的朋友聊起来,他们在咨询中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大家都从不同视角谈到了某种“失望”。原来很多困惑的问题是找不到答案的,很多痛苦没办法改变——这正是他们最初对心理咨询的期待。

期待幻灭后,他们不得不学会“接受”,接受模糊和复杂就是生活的真相。事实上,这恰恰是他们在成长的证明——研究者们证实,心理治疗中,效果最好的个体往往已经具有较高的模糊容忍度

这个特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被大大低估,我们的文化习惯“解题”,推崇积极品质,比如上进、努力、自律、勤劳、执行力……“躺平”在大多数语境中依然是个贬义词。

人们忽视了,“容忍和接受”的能力背后蕴藏着的巨大心理韧性和资源,以及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尤其当下这个时代,经济增长放缓,不确定性增强,努力不一定再有回报,年轻人纷纷放弃承诺,在各种situation中寻找暂时的亲密和温暖,忍受消极的能力可能比努力更重要。

而对一个不具备“容忍”能力的人来说,则会更容易陷入焦虑和内耗。这也是作为普通人最需要练习的能力之一——“能力”意味着它虽然因人而异,但可习得,可锻炼。

有一天,当自我变得稳定、可靠,我们对自我有足够的信心,或许就不会再为生活的模糊和复杂性感觉困惑,反而能从中获得一种宽慰。

原来人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可控、不可预料、不可再来,这也意味着痛苦不可免除。

但好在,我们可以接受这个事实,与之共存,并更好地珍惜模糊和复杂当中每一个让我们感觉确定和幸福的时刻。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心智成熟 模糊容忍度 不确定性 情绪管理 心理韧性 Mental Maturity Tolerance for Ambiguity Uncertainty Emotional Regulatio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