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头条 前天 20:47
上市银行三季报:债市波动影响营收,四季度或迎转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A股上市银行2023年三季报显示,营收增长普遍面临压力,尤其非息收入同比下滑明显,主要受债券市场剧烈波动导致的估值损失拖累。多家银行指出,债市波动是影响其业绩的关键因素。然而,央行近期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引发市场对四季度债市走势及银行非息收入修复的期待。部分银行已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业内分析认为,央行购债有望提振债市信心,四季度或迎来“债市小牛”行情。

📉 上市银行营收普遍承压,非息收入下滑显著:2023年前三季度,多数A股上市银行营收增长放缓,超过半数银行的非息收入出现同比下降,反映出银行业整体经营环境的挑战。

💸 债市波动是影响银行非息收入的关键因素:债券市场在报告期内经历显著波动,导致银行持有的债券资产出现估值损失,成为拖累非息收入乃至整体营收的主要原因,多家银行财报和业绩说明会均证实了这一点。

🏦 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或为债市带来积极影响:央行近期宣布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旨在增强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活性,此举被市场解读为有望稳定市场预期,推动利率下行,从而改善银行债券投资的估值表现。

🔄 部分银行调整投资策略应对市场变化:面对债市波动,部分银行已调整投资策略,例如南京银行将重心转向票息收入,灵活调整仓位,并加强风险控制和对冲,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 市场预期四季度或迎来“债市小牛”行情:在央行重启购债操作等因素的影响下,业内机构普遍认为四季度债市有望回归基本面,波动可能收敛,甚至可能出现新一轮利率下行,迎来所谓的“债市小牛”行情,这将有助于银行非息收入的修复。

四季度“债市小牛”行情值得期待

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三季报披露完毕,营收增长普遍承压,非息收入同比下滑成为突出特征。截至三季度末,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4家非息收入同比负增长,8家投资净收益同比下滑。

多家银行在业绩解读中表示,债券市场剧烈波动导致的估值损失,是拖累非息收入乃至整体营收的核心因素。业内普遍关注,央行近期宣布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能否为四季度债市走势及银行非息收入修复注入关键变量。

债市波动成非息收入下滑主因

前三季度,债券市场走势震荡,不少银行在财报中感受到“阵痛”。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42家上市银行中有24家非息收入同比下降,31家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负,占比超过七成。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债市收益率持续上行,债券价格下跌,令银行持有的债券资产出现账面损失,成为压制非息收入的核心因素。

“去年三季度债市行情较好,收益率水平低、估值上涨,而今年缺乏利好,收益率反弹使得债券价格回落,从而影响了投资收益。”某上市城商行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从单家银行来看,招商银行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下亏损幅度最大,前三季度累计亏损达88.27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亏损达到40.08亿元,占比接近一半。紧随其后的是光大银行和华夏银行,对应亏损金额分别为49.82亿元和45.05亿元。

招商银行在财报中称,债券及基金投资收益减少是非息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光大银行董事会秘书张旭阳也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债券利率上行、估值损益下降,叠加去年基数较高,导致第三季度其他非息收入同比降幅明显。

华夏银行行长瞿纲亦表示,债市波动使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重估带来较大损失。南京银行副行长江志纯则分析称,三季度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收益率震荡上行,债券市场情绪偏弱,投资端承压明显。

尽管大部分银行受债市波动拖累,但仍有部分机构在动荡中实现收益增长。建设银行前三季度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150.55%,长沙银行、青岛银行、邮储银行、紫金银行和沪农商行等多家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幅也超过70%。

常熟银行表现尤为亮眼,前三季度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达4.91亿元,同比大增121.45%。分析认为,该行在震荡市中采取了灵活操作策略,通过“卖债兑现浮盈”和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实现了逆势增长。

“银行持有的金融资产中,其他债权投资(FVOCI)和债权投资(AC)虽日常不计入损益,但在出售时可直接确认投资收益,因此部分银行在市场高位兑现浮盈成为业绩亮点。”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先爽分析称。

四季度或迎“债市小牛”行情?

面对债市震荡的不利影响,银行管理层普遍认为,四季度债市或将回归基本面,波动收敛。

江志纯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四季度债市定价将逐步回归经济与流动性基本面,但短期仍存在扰动因素,不确定性依旧。兴业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林舒则认为,货币政策保持宽松、流动性充裕总体利好债市,但风险资产表现强劲,仍需防范股市走强对债券市场的挤出效应。

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央行的最新政策动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日前在金融街论坛上宣布,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以增强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活性。消息公布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探至1.7%的水平,市场做多氛围迅速升温。业内认为,这一举措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平抑收益率曲线。

招商银行副行长彭家文表示,央行重启国债交易有助于利率下行,从而改善银行债券投资的估值表现,“对四季度非息收入将形成积极影响”。

部分银行也调整了投资策略,以适应震荡市环境。江志纯介绍,南京银行已将操作重心转向“以票息为主、灵活调整、严控风险”,通过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控制久期和杠杆,加强市场研判与风险对冲,努力降低估值波动对收益的冲击。

就在11月4日,央行发布10月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其中,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净投放200亿元。这意味着10月央行已恢复1月以来暂停的国债买卖,当月向银行体系注入长期流动性200亿元。

业内机构分析认为,央行重启购债对提振债市信心作用显著。民生固收首席分析师徐亮表示,目前利率下行空间仍取决于购债规模与期限安排,若超出市场预期,有望引发新一轮利率下行。华泰证券固收分析师杨伟业团队也判断,政策信号将改善市场情绪,或带动长端利率明显下行,四季度“债市小牛”行情值得期待。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银行 债市 非息收入 央行 国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