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 流动式起重机司机理论考试核心内容
理论考试采用机考形式,题型为 70 道判断题与 30 道单选题,满分 100 分,70 分合格,核心内容围绕 “法规标准、设备知识、安全操作、应急处置” 四大模块展开,具体如下:
1. 法规标准知识
聚焦与特种设备操作相关的法定规范,重点考查 “知法守法” 意识:
核心法规条款:需熟记《特种设备安全法》中 “作业人员安全职责”(如定期检查设备、拒绝违章指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 “设备注册登记与定期检验要求”(新设备投入使用前 30 日内登记,定期检验周期一般为 2 年);明确 “无证操作”“超期未检作业” 等违规行为的法律后果,如个人无证上岗可处 2000 元 - 2 万元罚款。
作业管理规范:掌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中 “持证要求”,包括证书复审时限(有效期满前 3 个月申请)、复审培训学时(不少于 8 学时)等管理规定,避免因证件管理不当失去从业资格。
2. 机械与传动基础知识理论基础:
核心结构认知:需掌握起重臂、转台、车架、支腿等关键部件的功能,如支腿的 “调平支撑作用”(作业前必须全伸支腿并垫实,禁止无支腿吊装);明确起升、变幅、回转、行走四大机构的作用,如变幅机构通过调整吊臂角度改变作业半径。
零部件与传动系统:熟悉吊钩、钢丝绳、滑轮等零部件的安全要求,如吊钩危险断面磨损达原尺寸 10% 需报废,钢丝绳断丝数达总丝数 10% 需更换;了解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电气传动的基本原理,如液压系统泄漏会导致吊臂伸缩无力,需及时排查密封圈故障。
3. 安全操作知识
此为考试重中之重,聚焦现场作业的标准化流程:
基础操作规范:掌握设备启动前的检查流程,包括仪表(压力表、电流表)读数核验、制动系统灵敏度测试、安全装置(限位器、超载保护器)有效性检查;明确作业中 “十不吊” 原则,如超载不吊、指挥信号不明不吊、吊物下方有人不吊等核心禁忌。
场景化安全要求:针对流动式起重机 “机动性强” 的特点,考查不同场地作业规范 —— 公路行驶需收起吊臂、锁定支腿,松软地面作业需铺垫钢板增大受力面积,大风天气(风力≥6 级)需停止作业并锚定设备;掌握吊物捆绑技巧,如不规则重物需找准重心,细长件需采用多点吊装。
4. 应急处置知识
考查突发情况的快速应对能力:
常见故障处理:掌握液压系统失灵(立即切断动力源,用手动装置回收吊臂)、制动器失效(缓慢放下吊物,用垫木缓冲)等故障的处置流程;明确电气火灾的扑救方法,需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禁止用水直接灭火。
事故应急措施:了解吊装坠落事故的避险要点(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禁止盲目施救)、触电急救步骤(切断电源→判断意识→心肺复苏),以及人员受伤后的基础救护常识,如骨折部位需临时固定再搬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