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moocat 2025-11-03 22:21 马来西亚
最近留言问我中年焦虑的读者越来越多,主要是失业和收入下降,另一边负债是刚性的,月供一分也不会少,一下子就导致生活压力骤增。这里就不说房价的事了,只说说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
我其实很早就写过一篇文章,把职业生涯拆分成5要素,按重要程度升序排列分别是体力、时间、技巧、经验、人脉。低质量的工作通常是体力+时间的比例较高,而一个有成长性的高质量工作则更多的包含了技巧、经验、人脉。
都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这句话老话的本意还是提醒从一开始进入职场就要进行规划,尽量从事可以持续积累技巧、经验、人脉的工作,这样的你会随着时间一直在成长,建立专属于自己的竞争力门槛。
一些职场老人说年轻人不要太过在意起薪,要更专注自身发展,也是这个意思。如果你长时间从事没有积累没有成长的工作,长时间的处于舒适区,到了中年就会产生危机,因为你的实际能力已经匹配不上你的收入,你很依赖目前的岗位,因为一旦失去你大概率找不到同等待遇。
而让一个中年人和年轻人比拼时间和体力,无异于自取其辱。中年危机只能预防,等到它爆发了再想怎么办,只能凉拌。
至于具体哪些工作有成长性,最典型的就是医生和律师,后期英雄,中年没有危只有机,另外像投资、咨询、产品运营管理这些都很依赖技巧+经验,年轻人难以替代。然后就是猎头、高端销售、私人服务,也可以靠持续搭建的人脉关系越混越好。还有更多职业,你们可以把我上面的内容复制给ai,让它们帮着扩展总结。
如果实在迷茫,就问自己三个问题:
1、我目前接触的客户,5年后还能给我带来资源吗?
2、我现在做的项目,3年后写进简历还能加分吗?
3、我目前学习的技能,10年后会过时吗?
……
今天a股成交2.11万亿,市场中位数表现不错,涨了0.68%。之前的明星板块,比如ai科技、半导体、电池、黄金继续在调整,不过幅度不大,没有上周五那么血腥。
今天涨的也不算老登板块,传媒、游戏、光伏、煤炭,各有各的理由。如果看持续性的话游戏板块是里面最好的,年内涨幅51%,远远跑赢大盘,三季度游戏公司的财报大面积超预期,在这个实体消费萎靡的年代,游戏这类虚拟消费却在逆势增长。
昨天有人问我大盘会不会在4000点来回穿插,我看似答非所问写了a股长期的底线是年线的ma20,目前3080点,以每年130-140点的速度上移,其实是想说在这个底线之上的所有波动都是可能的,4000点自然也会是频繁上下的整数关口。
这里大家要注意,上证年线的ma20它不仅仅是坏情况的下限,如果大盘涨多了,离它远了,也有引力把大盘拉扯回来。历史上指数从未脱离ma20运行,每隔几年就会回踩确认支撑,所以如果是以超长周期来做投资的话,每次在ma20线上买,离远了就分批出,这算是在a股一个说的过去的策略。
那现在呢?其实在常规波动里现在也到了该卖的节奏,但你也不能卖的太狠,因为a股除了常规波动外,还有2007、2015那两年异常波动,错过了要拍大腿的。要不是有这个盼头吊着我,我之前抛售的仓位毫无疑问会更多。
……
1、今天挖黄金的矿企没怎么波动,那些卖黄金首饰的纷纷大跌,老铺黄金单日大跌7%,基本跟上了泡泡玛特的进度。关于这次黄金税收新规的解读有多个版本,行业内部也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今天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未来珠宝商采购黄金的增值税抵扣率从13%降至6%,成本增加7%。从而对这些黄金首饰商家的利润影响15-20%。
可以肯定的是新规对场外交易的金条肯定不友好,官方不希望大量金条在没有监管的民间交易。比如今天深圳水贝市场的黄金价格从930涨到了990,这很明显就是把税加进去了,因为深圳水贝就是标准的场外交易。
虽然税加了,但你们想买的话该买就买,不必因为多这7%的增值税就改变主意,政策鼓励的未必是好事,限制打压的也要看实际结果。
2、看到一个银行数据,中国目前平均住房断供率3.7%,比2022年的1.6%翻了一倍多。我还特地把图片放大,确认是%,不是‰,部分三四线城市断供率5%。前几天刷到一个短视频,里面的房东借钱卖房,因为房屋现值已经低于欠银行的贷款,需要借一笔钱才能填上窟窿把房子卖出。
3、台积电已经准备在2026年对先进制程(说是5nm以下)涨价4-10%,并且这是连续4年涨价计划的开始。台积电一直是全球芯片制造的龙头,它们主导涨价会对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4、中欧在布鲁塞尔就出口管制进行磋商。欧洲那边拿捏我们的是电动车进口门槛价,我们这边拿捏欧洲的是稀土出口,另外还有市场准入、政府补贴的分歧。我们和欧洲的关系虽然没有像美国那么尖锐,但这几年也一直有摩擦,肉眼可见的矛盾增加。
就这些吧,发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