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家李稻葵将上周举行的习特会称为一次历史性的突破,认为其最重要意义在于美国承认中国是平等的对话伙伴。他表示,此次会晤让北京方面倍感振奋,尽管达成的仅为一年期贸易休战协议,但李稻葵认为两国在贸易、金融和技术领域的冲突是“小问题”,终将得到解决。他强调,更重要的是,这种平等伙伴关系将促进两国在乌克兰、台湾、南海和中东等更广泛的安全问题上展开接触。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的文章也暗示了中国在大国竞争中日益增强的信心。
⭐ 习特会标志着中美关系的重要进展,核心在于美国承认中国为“平等伙伴”。经济学家李稻葵认为,这一地位的确认是此次会晤最具历史意义的方面,对中国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未来两国关系发展奠定了基础。
📈 尽管会晤达成了为期一年的贸易休战协议,但李稻葵认为中美在贸易、金融和技术领域的冲突并非根本性问题,是可解决的“小问题”。他更看重此次会晤在建立平等对话基础上,为两国就更广泛议题进行接触提供的契机。
🕊️ 李稻葵指出,平等伙伴关系将促使中美两国就全球性安全议题展开接触,包括乌克兰、台湾、南海以及中东等关键地区的安全问题。这种更深层次的对话和合作被视为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方向。
💪 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的文章表明,中国具备主动塑造国际环境的有利条件,这反映出中国领导层在大国竞争中日益增强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可能源于对自身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认可。
中国经济学家李稻葵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举行的元首峰会在双边关系中是个突破,这个亚洲大国被当作美国的“平等伙伴”对待。
李稻葵是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曾担任中国央行顾问,并经常向中国政府建言献策。他星期一(11月3日)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在两国领导人的所有会晤中,这次或许最为重要,堪称历史性。
李稻葵说,从根本上说,对双方而言最重要的进展,是美国承认中国是平等的对话伙伴。
他续指,上周中美领导人在韩国会晤后,在北京的同行感到非常振奋。此次会晤达成了一项为期一年的贸易休战协议,但并未解决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之间的核心分歧。
尽管如此,李稻葵仍乐观表示,两国之间在贸易、金融和技术领域的冲突只是“小问题”,终将得到解决。他强调,更重要的是,平等伙伴关系将促使两国就更大的问题进行接触,如涉及乌克兰、台湾、南中国海和中东的安全问题。
上周参加“习特会”的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在星期一发表的文章中写道,中国“具备主动运筹国际空间、塑造外部环境的诸多有利因素”。彭博社分析,这或许是中国领导人在与美国的大国竞争中越来越有信心的一个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