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ort.jl是一款创新的AI模拟器软件,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领衔开发,旨在革新宇宙大尺度结构(LSS)的研究方式。该工具采用AI模拟器技术,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来复制传统物理模拟的输出,而非从头计算。这使得研究者无需依赖昂贵的超级计算机,可在普通工作站甚至笔记本电脑上进行高效计算。Effort.jl的训练过程仅需一小时,完成训练后,单次计算速度可达15微秒,比传统方法快数个数量级,且预测精度与现有先进代码高度一致,甚至在某些方面提供更精细的细节。该工具的开源发布,极大地降低了宇宙学研究的门槛,预示着研究范式的转变,并对未来大规模巡天项目的数据处理能力至关重要。
💡 **AI模拟器技术革新计算方式**: Effort.jl 采用AI模拟器(Emulator)技术,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来学习并复制传统复杂物理模拟(如EFTofLSS)的输出模式,而非直接执行庞大的计算步骤。这种方法将原本需要数周至数月在超级计算机上运行的模拟,转化为可在普通工作站上高效完成的任务,大大降低了宇宙学研究的资源门槛。
🚀 **计算速度与精度的大幅提升**: 经过训练的Effort.jl在计算星系功率谱时,单次计算仅需约15微秒,速度比传统方法快了数个数量级。研究表明,其预测结果与业界公认的EFTofLSS代码(如pybird)在关键统计分布上高度一致,甚至在某些分析上能提供更精细的细节,保证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 **降低研究成本与促进普及**: Effort.jl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们不再完全依赖顶尖的超级计算机集群。一台普通的笔记本电脑即可进行高效的宇宙学数据分析,这极大地降低了研究成本,使小型研究团队和个人研究者也能参与到前沿的宇宙学探索中,推动了研究范式的转变,让研究者能更自由地探索复杂模型。
🌟 **赋能未来大规模巡天项目**: 随着DESI和Euclid等下一代大型巡天项目将产生海量数据,传统计算方法将难以应对。Effort.jl这类AI模拟工具的出现,为处理这些指数级增长的数据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预示着其在未来宇宙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Ginz 2025-11-03 20:35 北京

自人类抬首望向星空以来,对宇宙的好奇与探索便从未止步。当前阶段的宇宙学,尤其是对宇宙大尺度结构(Large-Scale Structure, LSS)的研究,已经进入了数据驱动和超算依赖的时代。科学家们试图通过精密的计算机模拟,去追溯宇宙从诞生之初微小的量子扰动,如何演化成今天我们所见——一个由星系团、超星系团、宇宙纤维以及巨大空洞所构成的巨型网络。
然而,这类模拟所需的巨量信息资源,通常只有世界上少数几台顶尖的超级计算机才能胜任,且每次运行往往需耗时数周乃至数月。但近日,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领衔开发的一项软件工具,正有望改写这一游戏规则。(来源:github)这款名为 Effort.jl 的软件,采用了一种被称为 AI 模拟器(Emulator)的技术模式,来取代传统的、从头开始的物理模拟。这款工具不是简单地重复大尺度结构有效场论(EFTofLSS)复杂的计算步骤,而是选择训练一个优化的神经网络,来掌握和复制大模型的输出模式。
我们可以将传统的 EFTofLSS 模拟想象成一个极度精密的工厂,每次生产(模拟)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时间。而 Effort.jl 就像一个高性能的代理系统,它通过学习这家工厂的历史生产记录(即模型已有的计算结果),建立起一个高效的预测模型。这个网络学习了从输入参数(如暗物质的密度、暗能量的特性等)到输出预测(如星系在空间中的分布特征)之间的关系。Effort.jl 的训练过程使用了 60,000 组不同宇宙学参数配置及其对应的功率谱数据, 通过五层隐藏层、每层 64 个神经元的神经网络架构来捕捉这些复杂关系。整个训练过程在一台配备 8 核 CPU 的普通工作站上仅需约一小时。 正是基于这种技术方法上的创新,Effort.jl 可以在一台普通的笔记本电脑上运行,不再需要完全依赖超算的力量,极大降低了该方向的研究成本。
而在训练完成后, Effort.jl 的计算速度进化也十分惊人:它对于星系功率谱的单次计算时间只需大约 15 微秒——这个速度比传统方法快了数个数量级。具体来说,传统上需要超级计算集群“数天”才能完成的高收敛度分析任务,Effort.jl 在一台标准硬件上仅用略微超过 1 小时便可以完成。
不过,速度的提升必须以保证精度为前提。研究团队在《宇宙学和天体粒子物理学杂志》上发布了对于模型的测试结果——这些测试涵盖了多个基准数据集,包括对 BOSS 巡天数据等真实观测数据集的分析。结果显示,Effort.jl 的预测结果与业界公认、耗费大量资源的 EFTofLSS 代码 pybird 所得的贝叶斯后验概率分布(用于确定参数最佳值的统计分布)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 Marco Bonici 补充道:“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模型时你必须裁剪部分分析以加快速度,而使用 Effort.jl,我们能够将那些缺失的部分也包括进来。”这意味着,在某些分析上,这款模仿器甚至能比传统超算提供更精细的细节。
图 | 相关论文(来源:arXiv)
当然,Effort.jl 也并非万能。Bonici 特别强调,这个工具无法替代科学家的专业判断:"宇宙学家仍然需要负责设定合理的参数先验、解读分析结果,并运用物理直觉来确保结论的意义。Effort.jl 提供的是计算加速,而非科学洞察本身。"此外,模拟器的准确性依赖于训练数据的质量和覆盖范围——如果待分析的模型参数落在训练集边界之外,预测精度可能会下降。不过团队已经通过符号回归 (symbolic regression) 等技术来进一步扩展模拟器的适用范围,从而在不损失精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速。
这项工作的意义远不止于让宇宙学计算变得更便宜、更快捷。它也代表了一种研究范式的转变:从“我们能研究什么问题”转向“我们想研究什么问题”。在过去,许多理论物理学家因为计算成本过高而不得不简化模型假设,或者在参数空间中只探索有限的区域。Effort.jl 这类工具的出现,意味着研究者可以更自由地尝试复杂模型,进行更细致的敏感性分析,甚至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实时调整策略。目前,团队已经将这款工具在 GitHub 平台上进行开源发布。无论是小型研究团队、还是单个的研究人员,都有机会利用一台普通的电脑,参与到宇宙学数据分析中来。而在未来几年,对于即将到来的 DESI (Dark Energy Spectroscopic Instrument,暗能量光谱仪) 和 Euclid(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等下一代大型巡天项目,这种能力尤为关键——这些项目将产生比以往多出数个数量级的数据量,传统计算方法根本无力应对。届时 Effort.jl 或将大显身手。参考链接:1.https://arxiv.org/html/2501.04639v12.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09/250918225001.htm#运营/排版:何晨龙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