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科技 11月03日 18:36
小象超市:48小时冷链直达,让高原鲜菜飞入北方餐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叶菜因易损、怕温、运输难,素有“生鲜硬骨头”之称。面对北方秋冬季蔬菜供应紧张,小象超市创新“反向供应、品控前置”理念,通过“锁鲜人”将云南高原菜以48小时低温冷链直达北方餐桌。该模式利用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优势,提升菜品甜度并减少农药使用。小象超市通过订单农业、派驻品控人员、产地直采、真空预冷锁鲜、全程温控运输等一系列创新策略,打造了稳定高效的“南菜北运”反向供应链,不仅解决了消费者对新鲜蔬菜的需求,还带动了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生鲜零售行业提供了“用户体验驱动”的3.0时代范本。

🥬 **反向供应与品控前置,破解叶菜保鲜难题**:针对叶菜易损、不耐储运的特性,小象超市创新性地提出“反向供应、品控前置”的寻鲜理念。通过“锁鲜人”将以云南生菜为代表的“高原菜”从适宜种植的高原地区,通过48小时的低温冷链,直接送达北方消费者的餐桌。这种模式通过订单农业、产地直采、派驻品控人员等方式,将品质把关环节前置到源头,确保了叶菜在长途运输中的新鲜度。

🌡️ **“48小时低温之旅”,科技赋能锁鲜**:小象超市构建了一条精密的“48小时低温之旅”。蔬菜在凌晨采摘后,立即被运往产地仓,通过真空预冷机在30分钟内迅速降至4摄氏度,使细胞休眠以锁住水分和营养。随后,蔬菜被装入可循环塑料筐,由全程冷链车运输,并通过温度计和实时监控确保全程不间断的低温环境。这种科技化的保鲜手段,有效解决了叶菜在长距离运输中鲜度流失的问题。

🤝 **助农增收与行业示范,推动生鲜零售升级**:小象超市的“南菜北运”模式不仅为北方消费者提供了新鲜蔬菜,更对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与农户合作,提供稳定的订单和良好的品质标准,帮助农户实现增收。同时,小象超市在控温锁鲜技术上的大规模应用,正引领行业供应链的提质升级,其“用户体验驱动”的模式,被视为零售3.0时代的行业范本,推动整个生鲜零售行业向更高标准发展。

叶菜无疑是生鲜里最难啃的“硬骨头”——娇嫩易损、温度敏感、难以经受长时间运输。近年来,寒潮频袭、雨带北移,北方蔬菜供给紧张,想在冬日里吃上一口真正新鲜的蔬菜,成了一个难题。

为了让用户餐桌常备“一口鲜”,小象超市提出“反向供应、品控前置”的寻鲜理念。“锁鲜人”千里奔袭,将以云南生菜为代表的“高原菜”从四季如春的高原运往北方餐桌。这里的种植区海拔在1800至2500米,昼夜温差可超20摄氏度,让“高原菜”的甜度比平原地区高出近三成,且病虫害少、农药用量低。

经过三年耕耘,小象超市“锁鲜人”打通了一条“南菜北运”的反向供应之路,形成以“高原菜”为代表的地标寻鲜矩阵。他们顺应气候节律,追随季节轮转,奔赴全国产区,只为在源头掐尖,找到最理想的菜地。

伴随“南菜北运”体系的逐步成熟,一个问题也随之浮现:小象超市是如何打造反向“锁鲜”供应链的?他们落地了哪些创新策略?又能为整个生鲜零售行业带来哪些新的启示?

小象的初心:为消费者找好菜

小象的初心没那么复杂,是为了解决北方秋冬时节较难吃到新鲜蔬菜的问题。

作为即时零售参与者,小象超市很清楚技术能够带来超越时代的美食平权。借助即时零售打通线上线下、对供应链进行优化,云南高原鲜菜最快48小时内就能够端上北方市民的餐桌。

这背后也存在很大的公益价值,诸多成功案例显示,发掘“高原菜”,不失为一种振兴乡村的助农活动。对收菜农户而言,小象的价值在于“省心省力”。

一位在小象云南高原菜基地采摘的农户曾表示,美团的菜品质好,收掉基本不被退货,别的地方一开始标准不清晰,收下来以后会各种拒收,影响实际收入。

这位菜农和妻子都是云南陆良乡人,“一辈子没出过县”,自己家里有100亩地,租给别人种,“赚不到啥钱”。夫妻两人跟着村里“管事儿的”在陆良各菜地轮转收菜。妻子割菜,丈夫装卸,一人一天能赚500元。他今年58岁了,有两个儿子,谈起在外读大学的大儿子,他笑得合不拢嘴。

生产力的提升还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由小象超市与高原乡镇联合推进的产销一体化通道,不仅让“高原菜”一路北上,还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此外,小象还引入推广国际领先的“控温锁鲜”等科技手段作为全新的农业生产工具,助推当地农业生产水平向前跨出一大步,形成了区域示范效应。

当有人愿意出头,树立典型,整个行业也会被点燃。小象超市通过真空预冷机快速锁鲜,用冷链物流解决长距离运输的鲜度问题,经由产地直发、全程温控的“控温锁鲜”技术,带动行业供应链提质升级。

技术改变生活:打造一条定制化的冷链

作为行业首个“吃螃蟹”的玩家,小象超市“锁鲜人”历经三年打造的“48小时低温之旅”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为了从源头保鲜,小象超市深入农地直采,将品控前置。

小象超市与当地合作建设直采基地,采用订单农业模式,提前两到三周向产地下达明确订单,包括品种、规格、品质标准和采收时间等指标;更关键的是,小象在前期就会派驻品控人员,长期驻扎产地进行全流程品质监督。上市后,也设有专门人员密切关注消费者反馈,实时回馈到采购端,形成品控-采购-客服三位一体的前置质控体系,把品质把关的动作充分前置。

通过高质量的生鲜供给,小象超市正在成为千家万户的“社区冰箱”。

解决了源头,还得在配送上想办法。小象对仓配进行革新,将新鲜割下的蔬菜运送至产地PC仓,在30分钟内真空预冷锁鲜。

小象超市是国内生鲜行业首个在产销两端大规模应用控温锁鲜技术的平台。据介绍,在推行该技术后,小象超市的叶菜品类客诉率明显下降。业内人士预测,真空预冷等控温锁鲜技术很可能在未来一到两年内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生鲜零售标配。

以小象超市为例,在云南陆良,凌晨采摘的生菜经品控筛选后,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将生菜运至就近的产地仓,通过源头端的真空预冷机,30 分钟内将蔬菜从室温降至 4 摄氏度,让细胞瞬间进入休眠状态,锁住水分和营养,再装入可循环使用的塑料筐,由冷链车运输,保证全程低温。

叶菜装箱后封上温度计,品控员在手机上可随时查看温度和地点变化,收货时会手动录入温度变化,拒收温度波动较大的货品,保证全程冷链不断链。

一套组合拳下来,最终实现48小时从云南产地一路冷链运输到北京,其中冷链车、塑料筐——行业普遍采用泡沫箱,小象通过使用新的材料做到更环保、可循环利用,综合货损降低,配送时效也高于行业水平。

行业视角:零售“3.0”的行业范本

小象超市“锁鲜人”从用户需求出发掀起供给端变革,是零售“3.0”时代“用户体验驱动”的商业模式的最佳范本。

小象超市采购负责人曾表示:“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我们通过订单农业、控温锁鲜和产地直采,建立起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品质保障体系,让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真正新鲜安全的蔬菜。这不仅是企业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更是在推动整个生鲜零售行业向更高标准发展。”

用户体验成为生产线的起点,倒逼行业供应链走向深度变革:商品直采、算法补货、柔性履约取代了零售行业1.0“有就是好”,缺乏商业逻辑的模式以及2.0时期扮演地产商角色的压库存式经营。

新一代商超都掀起了自我革命:胖东来、小象超市等,将焦点放在商品和供应链上,重新聚焦商品品质和用户体验。

小象超市深度介入商品源头,掌控供应链全流程,还积极发展自有品牌,打造差异化的商品力。

近年来,小象超市已建立起包括云南、新疆、湖北、广东、山东等多个产区的鲜菜地标矩阵,持续通过源头直采、产地前置品控和控温锁鲜技术实现“南菜北运”的反向供应,给用户一年四季稳定提供新鲜、放心蔬菜。

当零售进入3.0时代,回归到用户体验驱动的商业模式,小象超市提供了全链路范本:深入田间,从源头直采新鲜;运输途中,用控温技术锁住新鲜;线上线下融合,满足用户即时需求——它正以用户体验驱动,为零售业的未来和消费市场的打开提供了新的思路。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小象超市 生鲜零售 反向供应 冷链物流 高原菜 食品保鲜 用户体验 Xiang Supermarket Fresh Produce Retail Reverse Supply Chain Cold Chain Logistics Highland Vegetables Food Preservation User Experienc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