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前天 17:28
银行信用卡业务转型:从粗放到精细化竞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随着国内信用卡市场进入存量时代,发卡量下降但业务质量提升。银行正从过去的“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通过优化功能、权益和消费场景来吸引和留住客户。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年度“金标杆——信用卡先锋榜”显示,招商银行以绝对优势夺冠,体现了股份制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的精细化运营和创新能力。国有大行如农业银行在扩张的同时,也注重资产质量的稳控。城商行和农商行则在金融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方面展现出各自的特色,力图将信用卡从单纯的支付工具转变为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的平台,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 **市场格局重塑,信用卡业务迈入精耕细作时代**:中国信用卡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发卡总量下降但更侧重于业务质量的提升。银行已放弃粗放式扩张,转而专注于精细化运营,通过优化产品功能、权益设置及拓展消费场景来提升客户体验和业务价值。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的“信用卡先锋榜”反映了这一趋势,揭示了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差异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 **招商银行领跑,股份制银行展现精细化优势**:招商银行凭借其在信用卡交易总额、业务收入以及客户口碑等方面的卓越表现,以绝对优势位列榜首,并连续两年蝉联。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也跻身前列,这得益于它们对优质客群的精准把握、创新的产品设计以及在风险控制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显示出其在零售业务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强大竞争力。

📈 **国有大行稳健扩张与质量并重,城商行金融科技赋能**:农业银行在信用卡发卡量和贷款余额逆势扩张的同时,保持了较低的不良率,其通过数智化催收和个性化分期方案等手段有效管理资产质量。建设银行在信用卡交易总额上表现突出。城商行如上海银行则通过精细化管理和金融科技的应用,在产品创新和风险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和风险模型来优化客户服务和管理不良资产,展现了金融科技在提升业务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 **信用卡功能升级,从支付工具到金融解决方案**:部分银行,特别是农商行,正积极探索将信用卡从单纯的支付工具转变为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的平台。例如,青农商行的“加梯分期”产品,通过专项分期贷款模式,解决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资金难题,实现了银行拓展业务、增加存款、服务民生的多重目标。这种创新模式体现了信用卡在满足多元化客户需求、撬动多条线业务发展方面的潜力,也为银行提升整体营收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2025-11-03 17:00:00
2025年“双11”商战正酣,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密集推出信用卡营销活动,寄望借此分一杯羹。此时亦正值国内首张信用卡面世30周年。时代变迁,信用卡业务已从粗放式的“跑马圈地”转至苦心经营的“精耕细作”。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共7.15亿张,较2022年最高峰的8.07亿张下降超11%。量缩而质换。作为折射国内居民消费动向的“镜子”,信用卡的功能、权益设置和消费场景等元素正随市场变幻和政策指向发生更迭。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长期研究主流银行信用卡业务,并因应其变而将之前的“信用卡质效榜”更名为“信用卡先锋榜”,以彰显不同银行在这场集体变革中的创新之道和领先之风。

2025年7月,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发布2025年度“金标杆——信用卡先锋榜”(下称“初榜”)(详见《五花八门的营销招数正远去,哪家银行信用卡“内外兼修”》,同步公开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测算方式获得业界“科学且数据扎实”的高度评价。

9月开始,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沿用初榜测评指标体系,并以2025年中报数据为依据,对受测银行指标数据进行更新。在此基础上测算出客观分值,此项分值在总分中占比70%。

与此同步,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通过多种形式对受测银行进行深调研,并遴选11位专家组成评审团。专家们对受测评银行“背对背”实名制独立评分(详见《评审团再扩容,11位评委青睐谁?》。上述两大维度测评结果在总分中各占比15%。

以上述三大维度分值及对应权重为测评依据,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制而成2025年“金标杆—信用卡先锋榜”终榜(下称“信用卡先锋榜”,榜单排名见文章末尾处)。作为2025年“金标杆—新金融竞争力榜”(下称2025年“金标杆”,详见《五大行业,近400家机构,谁才是“金标杆”?》17个子榜之一,“信用卡先锋榜”遵循“金标杆”自诞生之日起便确立的客观、科学、公正和透明之四项原则。

“三管齐下”提升完整度

较之初榜沿用“数据说话”的测评指标体系,信用卡先锋榜增加了深调研和评审团投票两大维度。这亦是“金标杆”各银行子榜历来遵循的三大维度测评方法。

其中深调研部分包含问卷调研、线上调研和实地调研等形式。2025年信用卡先锋榜调研问卷设计问题涉及“如何激活存量卡”“搭建产品体系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和“如何改善信用卡不良贷款率”等热点领域。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根据被测评银行答题情形,综合其他调研形式对评价结果进行赋分。

深调研环节可有效弥补客观分值部分因信息披露不足或信息披露滞后导致的测评失真情形。加之并非所有业务均能以数据形式量化呈现,深调研可增加测评结果的完整度。

评审团专家打分部分亦能起到类似效果。较之2024年,2025年“金标杆”专家评审团扩容至11人。评审团遴选标准趋近于筛选更了解机构业务及监管政策动向的专家学者。虑及2025年“金标杆”测评范围大幅扩大等因素,专家投票范围及频次亦随之调增。

以银行系6个子榜为例,评审团专家按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4个类别对各自阵营中业务排名前三的“领军者”进行投票。这一调整增加了规模相对小但业务表现较优的中小银行得分几率,也与“金标杆”指标体系中“静态指标”(体现绝对值的指标)与“动态指标”(体现增速和变化的指标)两相兼顾的意图保持一致:不仅关注业务领域中规模最大者,亦对冲破资源禀赋限制、勇于拓展业务边界的中小银行予以同等重视。

除上述两项主观测评维度外,以财报数据为依托的客观分值部分依然体现“数据说话”。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发现,少数银行因信息披露习惯不同而存在披露度不足的情形。为更完整反映排名情况,针对部分指标,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沿用最新一期年报(即2024年年报数据)披露数据进行补足。

基于以上逻辑设定,信用卡先锋榜指标体系如下图。客观分值部分测算方法未变:各项指标计分以对应指标序列中最优者作为参照,因此存在总分偏低的情形。需要说明一点,榜单排名中的分值仅代表对各银行在相关业务领域参与度和发展程度的综合评估,不涉及是否合格之评价。

招行霸榜,股份行“十进四”

按照上述三大维度测评后,信用卡先锋榜名次落定。

在信用卡领域口碑颇佳的招商银行以绝对优势摘冠,领先第二名农业银行14分。招商银行亦是2024年信用卡质效榜第一名。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等3家股份制银行跻身前十,对应位次分别为第五、第六和第九。


除连续“霸榜”信用卡榜单外,招商银行也是2025年财富管理榜的“花魁”。在这两个榜单评审团专家打分环节,招商银行均是惟一获得满分的银行。可见其在两个业务领域的出众表现有口皆碑。

客观分值部分,在“信用卡交易总额”和“信用卡业务收入”两个指标测评上,招商银行均是被测银行中最优。2025年中报显示,招商银行信用卡交易总额为2.02万亿元,是被测银行中唯一突破2万亿元的银行;同期该行信用卡业务收入为410亿元,在公布此项数据的4家银行中排名第一。

较之发卡量,信用卡交易总额是直接体现信用卡业务实际发生额的关键指标。信用卡交易总额涉及持卡人透支和消费两部分,其产生的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构成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与此项指标重要性相若的“信用卡贷款余额”亦是考量业务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同期,招商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为9244亿元,虽不及此项排名第一的建设银行(10549亿元),但差距不明显。系列表现均反映出招商银行于信用卡领域的实力。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以招商银行2025年中期数据测算得知,该行信用卡收入在该行营业收入中占比超24%。据此可见,信用卡业务仍是这家老牌零售银行极为重要的营收来源。

作为股份行代表,招商银行夺冠本身也映射出股份行对信用卡业务的倚重。较之国有银行和城农商行,股份行客群基础相对集中且优质,这一优势为其发展包含信用卡在内的零售银行业务提供了较好的土壤。中信银行于2025年中期财报披露,该行信用卡非利息净收入在全行非息净收入中占比接近18%。这一数值亦可佐证前述观点。

此次入围前十的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与排位第十一的平安银行亦在改善信用卡不良率一项上有突出表现。对比2024年中期,3家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同比降低10%以上,可视作逆周期环境下积极改善资产质量的标杆。

农业银行摘“榜眼”,逆势扩张与稳控质量并行

A 股市值冠军的农业银行夺得信用卡先锋榜“榜眼”席位。建设银行紧随其后,位居国有银行阵营次席。

农业银行是所有被测银行中累计发卡量最高者。与此同时,其信用卡资产亦于逆市中呈现较为明显的扩张态势。2025年中期,农业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7%,增幅水平在六大行中位列第一,更是高于同比值为负的行业均值。在体现业务规模的“信用卡交易总额一项”,建设银行则以1.3万亿元的数值夺得六大行此项指标排位第一。

虽处于扩张期,但农业银行信用卡资产质量表现较佳。2025年中期,农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为1.51%,在所有被测银行中此项指标最优。而六大行同期信用卡不良率均值为2.34%,个别大行不良率甚至高达3.75%。六大行信用卡不良率均值较2024年中期提升17%。这一变化映射出逆周期环境下行业个贷资产风险持续暴露的现状。

农业银行管控信用卡资产质量的“法器”是什么?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透过其于调研问卷中的表述得知,在处理信用卡坏账方面,农行采取了催收、核销和资产证券化相结合的方式。在催收环节,通过应用数智化催收体系,结合客户负债、资产和还款行为等变化,构建全面的风险画像,动态调整催收路径与手段,形成差异化催收策略。对还款存在困难的客户,提供个性化分期还款方案,缓解持卡人还款压力的同时,促进逾期欠款回收。

除农业银行外,邮储银行信用卡资产质量表现亦可圈可点。2025年中期,邮储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为1.55%,仅略高于农业银行。相比于2024年中期,邮储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大幅下滑10.4%,是同期信用卡不良率下降幅度超出10%的5家银行之一。拉长时间线观察则可发现,在2024年末,该行信用卡不良率已大幅下降13.5%,是当期被测银行中惟一信用卡不良率下降幅度超过10%的银行。系列数据表明,在管控信用卡资产质量方面,邮储银行在持续发力。

上海银行领军, 精细化管理赋能

城商行阵营中,上海银行是信用卡业务的领军者,往后依次为北京银行和重庆银行。

较之国有银行,对地理优势倚重较大的城商行在业务体系构建上各有侧重,立足本地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开展特色化经营。换言之,信用卡业务并非所有城商行发展之重点。这间接导致部分城商行出现相关指标信息披露度不足的情形。

根据披露数据,上海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和交易总额在这一队列中最优,信用卡贷款规模仅次于城商行中资产规模最大者江苏银行;资产质量方面,30家城商行中仅4家披露信用卡不良率,其中最优者为郑州银行(2.16%),4家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均值为2.92%,高于同期国有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均值。可见,较之大行,城商行信用卡资产质量仍有待提升。

在深调研环节,近20家城商行通过作答问卷形式对信用卡先锋榜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认为,与媒体积极沟通,借此传播经市场验证的做法有利于促进行业整体发展,富含履行社会责任之意。因此在深调研环节调高问卷部分赋分比重,以此鼓励先进经验示范者。

在一众问卷中,上海银行的作答给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留下了“管理精细”的印象。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提高资产质量方面,该行在客群分层、产品设计的精细度和风险控制全链条环节均呈现较为清晰的逻辑架构。以产品设计为例,针对年轻白领客群,上海银行以咖啡消费场景为切入点,通过“首刷达标享咖啡+轻食套餐”的权益设计,提高信用卡活跃度。

提高资产质量方面,上海银行从风控环节着手,通过持续迭代风险识别模型和数据维度,整合央行信用评分,纳入风险行为数据(如客户消费频次异常、还款习惯变动、负债波动、外部涉诉/失信信息等),形成覆盖客户“信用资质-行为特征-外部环境”的风险画像。该行还按月对全量客户进行扫描,捕捉潜在风险信号,实现对信用卡风险波动的追踪与预判。在事后处置环节,则对风险客户采取“梯次处理”机制:即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客户依次采取教育引导、不新增授信、降额和冻结等分层措施。这一方式在保障资产质量做法的同时,亦提升了客服水平。截至2025年8月末,上海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生成额同比减少11%。

上海银行上述做法也是金融科技赋能银行业务的典型案例。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此前在进行数字金融多项调研时发现,江浙地区城商行数字金融水平相对领先。此次信用卡先锋榜问卷调研结果亦再度印证了这一观点。除上海银行外,江苏银行和宁波银行等头部城商行在信用卡业务的不同环节应用金融科技手段。如,江苏银行通过分析不活跃客群的消费行为特征,结合模型算法和生态场景,定向推送个性化促活活动,借此提高存量卡活跃度;宁波银行则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模型,如对于信用记录不佳或多次逾期的客户,降低其信用额度或暂停其信用卡使用权限,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坏账的产生。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金融科技是商业银行开展同质化业务最强而有力的手段之一,但此项技术亦有不菲的人力及物力成本。资金实力相对薄弱的中小银行或可采取分工合作、互为借鉴的模式“抱团取暖”。

“支付工具”变身“金融解决方案”

在4个阵营中,农商行信用卡业务相对弱势。据披露数据,被测12家农商行中,发卡量在百万张以上者仅有渝农商行和沪农商行两家;信用卡贷款余额在百亿元以上者则仅有广州农商银行和渝农商行两家。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在公布2024年信用卡质效榜时曾呼吁农商行提高相关指标的披露度,但应者寥寥。此次被测的12家农商行中,仅常熟银行一家披露当期信用卡不良率。信息披露度不足影响客观分值部分评分。

包括常熟银行、青农商行、张家港行和苏农银行等均在深调研环节就信用卡板块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回复。在产品创新一项,青农商行列举“加梯分期”产品颇具新意,该产品将信用卡由传统的“支付工具”升级为专项分期贷款的“金融解决方案”,解决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时遇到的资金筹集及如何确保专款专用等问题。

“加梯分期”背后的产品结构和资金支付路径是什么?青农商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在接受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进一步调研时解释称,在产品搭建过程中,银行承担信用卡发卡人和电梯运营商资金监管人两个角色,亦是资金账户的存款行。小区居民通过申请专项信用卡,可获得低于市面分期利率的专属卡片,按月还款。与此同时,信用卡对应的信用卡额度则一次性划入电梯运营商资金使用账户,银行根据运营商提供的资金用途凭证审核使用额度,确保款项用途。在这一模式下,小区居民通过透支和分期还款的形式解决了资金筹集问题,银行则在拓展信用卡业务同时增加了存款规模,达成“一石三鸟”的效果。这一模式已在青岛市市北区2个街道成功试点,成为用信用卡分期功能撬动多条线业务发展的典型案例。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在信用业务发展承压的环境下,科学评估信用卡业务价值应提上重要议程。从零售银行视角出发,兼具日常支付和消费信贷功能的信用卡,天然具备黏合属性。早期信用卡客户可能发展成银行的存款客户甚至高净值私行客户,进而有效提升零售客户资产总额。在2025年半年报中,一些银行也阐述了相关实践。如中信银行以行内高端信用卡产品为抓手,结合高端场景布局及专属产品政策,有效撬动高价值客户,带动获取私行客户数同比提升21.96%。

更值得思考的是,客户基于信用卡消费产生的海量数据可为银行完善风控和营销模型提供依据,当用户有消费信贷需求时可以依据其客户画像精准匹配产品;相比于消费贷等同类型零售产品,信用卡在获客成本、自营渠道和用户接受度等方面均有优势。此种情境下,如何将信用卡嵌入大零售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境设计专属金融解决方案,进而提升银行整体营收水平,将成为考验从业者智慧与创新能力的新命题。

备注:受测评银行包含在A股和H股上市的59家银行及尚未上市但为系统性重要银行的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九台农商银行因申请退市未披露财报数据,泸州银行未开展信用卡业务,因此实测机构为58家;文中提及行业均值水平均以被测银行已公布数据为基础测算)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信用卡 银行 金融科技 精细化运营 市场竞争 招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上海银行 产品创新 风险控制 Credit Card Banking FinTech Refined Operations Market Competition China Merchants Bank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Bank of Shanghai Product Innovation Risk Contro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