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要闻 1.十五五” 规划建议全文发布, 明确“十五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 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 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升, 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 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等。 建议提出, 加快新能源、 新材料、 航空航天、 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推动量子科技、 生物制造、 氢能和核聚变能、 脑机接口、 具身智能、 6G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采取超常规措施, 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 工业母机、 高端仪器、 基础软件、 先进材料、 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全面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 大力提振消费。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 适应性, 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 点评: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 提高生产效率是宏观经济长期潜在增长的核心要素, 在经济新旧引擎的长期切换过程中, 科技领域将长期受到政策鼓励与扶持, 以往某个领域很难形成如此长期且一致的政策预期, 反应到资本市场上, 以电子、 通信等领域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将长期受到市场关注。 2.中国与东盟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 3.0版升级议定书全面拓展新兴领域互利合作, 新增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 竞争和消费者保护、 中小微企业5个领域, 并加强标准和规制领域互融互通, 促进区域贸易便利化及包容发展。 点评: 在我国出口多元化的战略下, 东盟对我国贸易差额的贡献越发突出, 目前已成为我国出口的第一大直接目的地, 此外东盟各国目前也在发展科技产业, 制造业、 基建基础相对薄弱, 这为我国技术及产能输出创造了机会, 双方合作空间巨大, 后续持续关注我国对东盟国家的基建帮扶、 产业输出、 贸易额度以及合作机制的变化。 3.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 中表示, 下一步将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执行好各项已出台货币政策措施, 持续释放政策效能, 研究储备新的政策举措。 巩固资本市场向好势头, 健全稳市机制。 点评:货币政策保持宽松总基调的同时, 预计近期不会采取大规模降息等进一步宽松措施, 重点在于已执行政策效果的发酵以及研究新的政策举措, 重点提到巩固资本市场向好势头, 货币政策的关注维度中资本市场的权重阶段性提高。 近期银行间流动性充裕, 资金价格稳定, 28日央行净投放超3100亿, 月内还有存量OMO超1万亿, 其中6000多亿为29日到期,预计央行将保持呵护流动性的总体风格, 确保跨月流动性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