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科技 11月03日 10:55
AI赋能内容创作:游戏漫画行业的新变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招聘市场中,AI技能正成为游戏和漫画行业的新趋势,预示着工作流程的深刻变革。AI已超越辅助角色,直接参与世界观和人设构建,触及内容创作的核心。文章探讨了AI如何通过生成丰富的人物故事、优化剧情逻辑来避免“写崩”,并指出AI更像是提高效率的工具,而非替代创作者。AI的介入解放了创作者,让他们能专注于更具创造性和情感深度的“走心活”,从而提升整体创作效率和质量,尤其对资源有限的中小团队意义重大。

🤖 AI在游戏漫画行业中的应用已从辅助升级为直接参与世界观构建和人设塑造,旨在解决长期连载中易出现的剧情和人设“崩坏”问题。通过输入人物性格描述和关键词,AI能够生成多达几十个版本的人物背景和经历,为创作者提供丰富的素材选择,并能通过多轮迭代优化,确保逻辑自洽。

💡 AI在内容创作中被视为一种高效的工具,而非“主角”或替代品。它能够承担重复性、琐碎的基础工作,如生成初稿、核对剧情细节等,从而将创作者从“体力活”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专注于更具创造性、情感深度和玩家代入感的核心创作环节,例如如何真实地展现角色的愧疚感或提升玩家解锁剧情的体验。

🚀 AI的引入显著提升了内容创作的效率,尤其对于中小团队而言。过去需要数年时间搭建的世界观,现在通过AI输入核心关键词即可快速生成框架;过去耗时数周核对剧情逻辑,现在AI能在短时间内标出矛盾点并给出修改建议。这不仅节省了时间成本,也降低了资金开支,使得团队能更快地迭代内容,增强玩家黏性。

✍️ 尽管AI能力强大,但其仍需人类创作者的把控和梳理。AI生成的初稿需要经过筛选、修改和逻辑校对,以确保其与整体故事线和人物设定相呼应,体现创作者的意图和情感。AI如同越来越聪明的笔,但最终的“画什么、表达什么、传递什么情感”仍取决于握笔的人。

招聘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游戏和漫画公司开始增设“AI编辑”岗位,或在对常规岗位的要求中明确列出AI技能。这背后不止是工具的普及,更预示着行业工作流的深刻变革。

据多位资深从业者透露,AI的应用已超越“辅助”范畴,直接介入世界观与人设的构建,触及了内容创作的创意内核。

这不禁让人思考:AI的深度介入,究竟是在替代人力,还是在重新定义创作的边界?要解释这个问题,关键或许不在于担忧“取代”,而在于厘清AI究竟为创作生态带来了哪些根本性的改变。

世界观与人设:AI如何创作?

“AI最大的优点就是真的不会写崩。”北京某动漫版权运营公司的负责人阿桐(化名)指出,很多游戏和漫画在长期更新中,都面临着剧情与人设逐渐崩坏的问题。

这一问题背后有多重原因。一方面,长期连载容易让创作者灵感透支,原本鲜明的人物性格慢慢走样——比如前期冷静理智的主角,后期突然变得冲动鲁莽,读者看得一头雾水;另一方面,行业普遍的快节奏更新压力,如漫画周更、游戏版本频繁迭代,使得团队难以反复核对前文细节,进而出现剧情逻辑漏洞。典型的例子包括埋下“反派卧底”的伏笔后却忘记交代,最后只能潦草收尾。

而AI的介入,正在改变这一局面。现在许多游戏和动画公司会先写一段300字左右的人物性格描述,再将其输入AI,并通过关键词和要求让AI生成人物的成长背景和未来经历。

图文无关

“AI可以生成几十个版本关于这个人物的故事,编辑或策划师只需要挑选这些故事、组合成一个人物简介。”某游戏合作商若非(化名)举例,他们在优化某款游戏的配角时,向AI输入了关键设定:“表面大大咧咧的客栈老板娘,实际是隐退的江湖杀手,怕血但擅长用毒”。

仅一周时间,AI就给出了28版故事,甚至细致勾勒出角色从1岁到80岁的完整人生。在这些生成的内容中,有讲她因救过正派高手而被追杀,也有版本描述她为保护弟弟选择隐退……每一个版本都能让角色更加丰满。

最终,若非团队选了“为救被毒杀的师父钻研毒术,因一次失手误杀好人而隐退”的版本,该设定不仅背景完整,也为后续玩家解锁角色剧情留下伏笔。

不过,要想达到直接可以使用的效果,还得经过多轮的筛选和投喂。“比如AI写的这个角色是‘用毒从不伤人命’,但前文提过她曾误杀好人,这就矛盾了,我们得把‘需呼应误杀好人的过往,体现她的愧疚感’补充进关键词,在让AI生成几个版本的故事,最终由真人梳理出最贴合逻辑的一版。”

图文无关

即便现阶段AI还需要真人来把控,但在若非看来,与几年前仅用于生成概念图和视频相比,AI的进步已非常显著。这种“用固定人设约束AI生成”的模式,正在成为行业避免创作崩坏的新方法。

对此,资深漫画编辑晚安对此深有感触。她曾多次叫停许多因人设或故事崩坏而难以继续的项目。“有些作者画到最后是真没招儿了,逼他们也画不出来。”在晚安看来,漫画创作既依赖创作者的个人灵感,又受制于行业的高强度更新节奏,很容易陷入‘为了更新而更新’的被动局面,而AI的辅助,或许正是帮助行业走出这种“被动补救”困境的新机会。

AI始终是工具

即便许多游戏和漫画已经开始用AI搭建世界观、补充剧情、完善人设,但在几位资深从业者眼里,AI始终不是“创作的主角”,而更像是一种高效的工具。

“AI在我看来跟电脑、Maya(三维动画软件)没什么区别,都是帮人省掉重复琐碎的活儿,把精力往更核心的创作上挪的工具——你用电脑写策划案,总不能说‘这案子里没人的想法’;用Maya做角色模型,也不会说‘这模型没画师的设计’吧?”他进一步提出,在电脑和Maya刚问世的时候,同样有人担忧大规模失业,“难道因为担心一批人失业,就要让技术停滞不前吗?”

若非的观点并非全无道理,他回忆十年前Maya刚在动画行业普及的时候,不少传统手绘师曾担心被替代,结果行业不仅没有减少手绘岗位,反而多了“三维动画师”“角色绑定师”这些新岗位,甚至诞生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这种靠三维技术实现的爆款。

“能被淘汰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不进步的人,这样的创作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若非认为,AI正在重复相似的路径:它能快速完成“写20版人设初稿”“核对前500话剧情伏笔”等耗时的基础工作,从而解放有创造力的作者,让他们专注于“怎么让客栈老板娘的愧疚感更真实”“怎么让玩家在解锁支线时更有代入感”等核心问题。“我觉得这不是抢工作,是把人从‘体力活’里解放出来,去做只有人能做的‘走心活’。”

图文无关

在实践中,AI确实显著提升了创作效率。过去,动画或游戏团队可能需要花几年的时间整理资料、搭建世界观,现在,用AI把核心设定梳理成框架,团队就能节省更多的时间,更专注于玩法设计和体验优化,既节省了时间成本,也缩减了资金开支。

就像几年前动画圈喜欢“东方奇幻+闯关+打怪+修仙”的宏大叙事,曾有团队花一年的时间整理“种族关系”“地域规则”这些设定,写了几万字的世界观。而现在,只需用AI输入“人族、妖族、冥族共存,人族靠科技、妖族凭天赋、冥族通自然”等核心关键词,几天就能写出世界观框架,AI还会自动标注“三族资源争夺的潜在冲突点”,让世界观更完善。

对资源有限的中小游戏团队更是AI的“直接受益者”。若非告诉骨朵,以前做小程序游戏时,即使是简单的像素风冒险游戏,也要五个人花两周核对“主线剧情和支线任务的逻辑关联”,避免出现“玩家完成支线后,主线NPC仍发布过时任务”之类的漏洞。

图文无关

但现在,将所有剧情文本喂给AI,设置“逻辑自洽”“伏笔呼应”等关键词,AI能在三天内标出所有矛盾点,并给出修改建议。“小程序游戏就是批量和快节奏,玩家很容易流失,所以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若非补充,现在一些小程序游戏可以更快地加入两三个隐藏互动,增强玩家黏性。

不管是靠AI搭建世界观、填补剧情漏洞,还是完善角色设定,本质上都是AI在帮创作者“扫清障碍”,而不是“接管创作”。正如阿桐所言,真正被玩家记住的,从来不是“这是AI做的还是真人写的”,而是“这个故事、这个角色,让我想起了自己”。

如今行业内已不再争论“AI能否替代人”,而是聚焦于“如何用好AI,让创作更有力量”。AI就像一支越来越聪明的笔——它能画得更快、更稳、更少出错,但画什么、表达什么、传递什么情感,最终仍取决于握笔的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骨朵网络影视”(ID:guduowlj),作者:78,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 内容创作 游戏 漫画 工作流 AI Content Creation Gaming Comics Workflow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