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受OPEC+产量政策调整消息提振,石油股普遍上涨。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股份领涨,中国石化和上海石化亦有不同程度上涨。OPEC+宣布部分成员国将在12月小幅增产,但同时暂停明年1-3月的增产计划,此举推升了国际油价。光大证券研报指出,尽管油价下跌和炼化景气度低迷影响了国际油气巨头的业绩,但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三桶油”在油价下行期的业绩韧性以及持续加强的增储上产策略,显示出其长期价值。
📈 OPEC+产量政策调整引发市场关注:OPEC+宣布将在12月适度增产,但随后暂停2024年第一季度的增产计划,此举旨在稳定油价并应对季节性需求变化,直接影响了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
🛢️ 石油股受消息提振表现活跃:受OPEC+政策消息和油价上涨的推动,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股份等A股和港股的石油相关股票出现显著涨幅,显示出市场对石油行业前景的积极反应。
📊 “三桶油”业绩韧性凸显:相较于多数国际油气巨头在油价下跌和炼化景气度低迷下的业绩下滑,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国内石油公司的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出更强的韧性,部分归因于其穿越周期的能力。
🚀 增储上产战略强化,长期价值可期: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公司持续加大在勘探开发领域的投入,加强增储上产,这不仅有助于应对当前的市场波动,也为其未来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凸显了其长远投资价值。
11月3日消息,石油股涨幅居前,截至发稿,中国海洋石油 (00883.HK)、中国石油股份 (00857.HK)涨超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 (00386.HK)涨超1%,上海石油化工股份 (00338.HK)涨近1%。
消息面上,周日,OPEC+在线上会议后表示,以沙特为首的八个成员国将在12月提高产量13.7万桶/日,这与10月和11月的增产幅度一致。但该组织同时宣布,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将在明年1-3月暂停增产,意味着OPEC+的增产计划踩下刹车。该消息推升油价,布伦特原油(现金)主连 (2601) (BZmain.US)一度升至每桶65美元以上, WTI原油主连 (2512) (CLmain.US)在每桶61美元附近。
光大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年三季度,受油价下跌和炼化景气度低迷影响,国际油气巨头的经营业绩同比下滑,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道达尔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14.3%、-33.9%、-9.6%、-13.4%,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跌幅小于多数国际油气巨头,在油价下行期的业绩韧性凸显,“三桶油”在油价下行期的业绩体现出一定的穿越周期属性。此外,“三桶油”继续加强增储上产,长期价值凸显。
编辑/mel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