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嫦娥七号任务正稳步推进,计划于 2026 年前后奔赴月球南极,探寻水冰存在的证据。该任务已集结六台国际载荷,标志着多国联合探月的全新合作模式。深空探测实验室作为关键支撑机构,在探月和行星探测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并正为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及天问系列任务提供技术支持。此外,我国还在论证一项月基磁悬浮抛射系统,旨在高效收集月球上的氦-3 并将其运回地球,展现了前沿的月球资源开发设想。
🚀 **国际合作拓展月球探索新格局:** 嫦娥七号任务汇聚了六台国际载荷,打破了以往的单边探索模式,形成了多国联合探月的新格局,这不仅能分担成本,更能汇聚全球智慧,加速月球科学研究的进程。
🏠 **深空探测实验室的关键角色:** 成立三年来,深空探测实验室在探月、行星探测等国家重大任务上取得了多项攻关成果,为嫦娥七号、嫦娥八号以及天问系列深空探测任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 **月基氦-3 资源开发的新设想:** 我国正在论证一项创新的月基磁悬浮抛射系统,探索利用高效技术手段在月球表面收集氦-3 并将其运回地球。这一设想若能实现,将为未来月球资源的商业化开发和利用开启新的篇章。
IT之家 11 月 3 日消息,按照规划,我国嫦娥七号将在 2026 年前后出发,前往月球南极寻找水冰存在的证据。据央视 CCTV4 今日亚洲节目消息,当前,嫦娥七号任务进展顺利,探测器上已搭载 6 台国际载荷,形成多国联合探月的新格局。

据介绍,负责在月球上找水、盖房子、建设网络等研究工作的其中一个机构就是我国深空探测实验室。该实验室成立三年来,已经围绕探月工程、行星探测等国家重大任务开展了许多攻关项目,目前,他们正在为嫦娥七号、嫦娥八号以及天问三号、天问四号等任务提供支撑。
IT之家从深空探测实验室理事会办公室主任李航介绍获悉,目前我国正在论证的一个月基磁悬浮抛射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现在正在探索怎么样能够用高效的技术手段,在月球表面收集氦-3 并且把它运回地球。目前全新的一种技术设想,是用磁悬浮抛射的方式把它“甩回”地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