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2 14:30 北京
2025年11月4日(周二)晚上19:30-21:30直播
导语
集智俱乐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俊、国防科技大学副研究员谭索怡、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谷伟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范天龙、国防科技大学在读博士卿枫共同发起「复杂网络瓦解读书会」,跨越网络结构、算法模型与应用场景的视角,探索复杂网络瓦解的前沿进展。重点探讨不同算法与优化框架如何帮助我们认识网络的脆弱性,并在现实约束下推动网络系统的智能演化与应用发展。
网络瓦解研究致力于通过干预关键节点或边以破坏网络连通性,在基础设施防护、流行病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当网络被嵌入地理空间,其瓦解策略便超越了单纯的拓扑视角,需综合考虑节点与边的空间分布属性。在空间网络中,瓦解的基本单元从单个节点转变为连续空间区域,其核心挑战在于如何精准定位并移除那些对网络功能影响最大的关键区域,从而在有限成本下达成最优瓦解效果。这一转变催生了对于区域中心性、空间约束与瓦解效能之间关系的深入探讨,并推动了从传统优化到机器学习等一系列方法的发展,以应对拓扑连接与地理信息深度融合所带来的建模与计算挑战。
分享简介
分享简介
本次读书会以“空间网络的瓦解”为核心议题,分两场报告系统探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场报告将立足传统方法,阐释空间网络瓦解的基本模型与基于区域中心性的启发式算法;第二场报告则转向前沿的机器学习范式,重点剖析图神经网络等智能模型在识别关键区域与优化瓦解策略中的应用。两场报告层层递进,共同致力于回答空间网络瓦解的内涵、必要性、关键区域识别方法以及有效瓦解路径等核心问题,为理解与解决这一兼具理论深度与应用价值的问题提供统一框架。
核心关注问题
核心关注问题
本次分享包含两个内容:
1.基于传统方法的空间网络瓦解
2.基于机器学习的复杂网络瓦解问题研究
在这两个内容中,我们将探讨:
什么是空间网络瓦解问题?
为什么要研究空间网络瓦解问题?
如何综合权衡网络拓扑结构和地理空间信息识别关键区域?
如何建模空间网络瓦解问题?怎样有效瓦解空间网络?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
#网络瓦解#空间网络#网络瓦解 # 图神经网络 #关键区域识别
分享大纲
分享大纲
基于传统方法的空间网络瓦解-申晓达
空间网络瓦解
a.研究背景
b.研究意义
c.与拓扑网络瓦解的对比
研究进展
a.空间网络瓦解问题的建模
b.基于区域中心性的空间网络瓦解
c.基于启发式算法的空间网络瓦解
未来方向
a.具有成本约束的空间网络瓦解
b.基于机器学习的空间网络瓦解
基于人工智能的空间网络瓦解-谭丁荣
概念背景
a.研究背景
b.问题定义
研究进展
a.区域分割模型
b.虚拟节点模型
未来方向
a.理论模型
b.求解方法
主讲人介绍
主讲人介绍
吴俊,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系统科学系、自然科学高等研究院复杂系统国际科学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复杂系统与群体决策”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
申晓达,北京师范大学在读硕士,师从吴俊教授。研究方向为复杂网络瓦解、大数据。
谭丁荣,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师从吴俊教授。研究方向为空间网络瓦解、关键区域识别、机器学习。
参与方式
参与方式
参与时间
2025年11月4日(周二)晚上19:30-21:30(固定时间,记得关注获取每周分享信息~)
报名加入社群交流
https://pattern.swarma.org/study_group/70?from=wechat
扫码参与「网络瓦解」读书会,加入社群,获取系列读书会永久回看权限,与社区的一线科研工作者沟通交流,共同溯源复杂科学的思想脉络。
领域必读文献
领域必读文献
[1] 吴俊, 邓烨, 王志刚, 等. 复杂网络瓦解问题研究进展与展望.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22, 19(3): 1-13
[2] Neumayer S, Modiano E. Network reliability with geographically correlated failures. In: 2010 Proceedings IEEE INFOCOM. IEEE, pp. 1–9.
[3] Deng Y, Wu J, Qi M, Tan Y. Optimal disintegration strategy in spatial networks with disintegration circle model. Chaos 2019;29:061102.
[4] Wang Z, Deng Y, Wang Z, Wu J. Disintegrating spatial networks based on region centrality. Chaos 2021;31:061101.
[5] Wang Z, Su Z, Deng Y, Kurths J, Wu J. Spatial network disintegration based on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Reliab Eng Syst Safe 2024;245:110005.
[6] Wang Z, Deng Y, Dong Y, Kurths J, Wu J. Spatial network disintegration based on ranking aggregation. Inform Process Manag 2025;62:103955.
[7] Shen X, Wang Z, Deng Y, Wu J. Spatial network disintegration with heterogeneous cost. Chaos Soliton Fract 2024;187:115414.
[8] Barthélemy M. Spatial networks. Physics reports, 2011, 499(1-3): 1-101.
[9] Deng Y, Wu J, Qi M, et al. Optimal disintegration strategy in spatial networks with disintegration circle model. Chaos: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 2019, 29(6): 061102 .
[10] Tan D, Zhang M, Shen X, et al. Identifying key regions in spatial networks through graph neural networks.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 2025, 266: 11743.
复杂网络瓦解读书会
复杂网络瓦解读书会
从复杂网络的构建到智能优化的演化,理解网络的鲁棒性与瓦解机制始终是一个深刻的挑战。更值得深思的是,网络的结构和算法设计如何决定了网络在遭遇局部攻击时的脆弱性,及其整体瓦解的速度与范围。动态演化过程中的节点和边的变化,也会影响系统如何在瓦解中保持部分功能,或如何适应新的结构。因此,网络瓦解研究聚焦于一个核心问题:在不同类型的网络结构(如高阶网络、空间网络、时序网络)中,局部的破坏如何引发整体功能的丧失?在面对网络的异质性和约束条件下,不同的优化算法如何有效识别并摧毁关键节点与连接,从而最大化网络的瓦解效应,进而影响系统的整体稳定性与韧性?
集智俱乐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俊、国防科技大学副研究员谭索怡、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谷伟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范天龙、国防科技大学在读博士卿枫共同发起「复杂网络瓦解读书会」,跨越网络结构、算法模型与应用场景的视角,探索复杂网络瓦解的前沿进展。重点探讨不同算法与优化框架如何帮助我们认识网络的脆弱性,并在现实约束下推动网络系统的智能演化与应用发展。
详情请见:复杂网络瓦解读书会启动:从结构脆弱性到智能优化前沿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读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