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1 09:59 浙江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5日,OpenAI 发布了 Sora。
在当时,连贯、富有想象力的画面,让视频大模型赛道几乎一夜改变。对于正在激烈拼杀的 AI 初创公司而言,这场突然的压力测试,让市场情绪一度有些悲观。
然而,在 Sora 发布后的24小时内,AI 视频独角兽公司 Runway 的反应,堪称一份危机应对的样本。
Sora 发布当天,Runway 的 CEO 在 X 上发了一则帖子:“Game on.”简单的两个单词,传递的信号很精准:我们看到了,也接受挑战。这种姿态本身是一种重要的市场沟通,既能稳定内部团队,也向投资者和用户传递了信心。公关表态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较量藏在牌桌之下,Runway 随后放出了一系列其视频生成模型制作的短片,短片在角色一致性、镜头语言的运用上展现了成熟的功力,将受众的注意力从 Sora 拉回到自身产品的价值认知上。
面对 Sora 的通用能力,许多公司也迅速切换焦点,把讨论从“有或无”拉到“好不好用、怎么用”的层面。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放出了产品在特定场景下的优势 demo 或是开放免费使用权限。比如,Luma AI 不久后向所有用户免费开放最新的 Dream Machine 模型,通过产品普惠建立了更深层的用户认知。
更关键的是,以 Runway 为代表的企业迅速与科技媒体沟通,主动引导市场叙事。
它们传递的核心信息是:Sora 是技术突破,但整个生态正在被激活,不同的模型在成本、易用性、特定风格生成上各有优势。一些公司还向科技媒体记者开放了产品的高级功能试用额度,鼓励他们亲自体验并形成独立的判断,把自己从 Sora 故事里的背景板,变成故事的另一条主线。
这一逻辑,在一年多后 Sora 2 发布时,被行业再次验证。
对身处激烈竞争赛道的出海公司而言,这也提供了参考:当行业巨头发布颠覆性产品时,快速反应、摆正姿态、展示差异化优势、主动引导媒体叙事,更有可能在巨人的身旁找到属于自己的站位。这或许是技术剧变时代里,更具韧性的生存法则。
@36氪出海与英文媒体KrASIA(kr-asia.com)持续关注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如果您正在操盘或关注品牌全球化,希望更深入的交流或寻求报道,欢迎添加作者微信:wow_vickyy(请注明公司及来意),与我们建立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