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OpenAI前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在马斯克诉OpenAI案件的庭上质询中,提交了一份长达52页的备忘录,详细阐述了其参与罢免CEO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决策的依据。伊利亚指控奥尔特曼存在“持续撒谎与误导模式”,导致董事会难以履行监督职责,并称这是董事会最终采取极端措施的根本原因。此外,备忘录还披露,在危机期间,董事会曾认真讨论过与竞争对手Anthropic合并,并考虑由Anthropic的CEO达里奥·阿莫迪(Dario Amodei)接任CEO。这一披露被认为是“OpenAI宫斗”事件最权威的公开记录,将事件的本质重新定位为治理与信任的破裂,而非理念分歧。
⚖️ **关键证词披露CEO“持续撒谎”**:OpenAI前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在庭上质询中,详细指控CEO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存在“持续撒谎与误导模式”。伊利亚表示,奥尔特曼通过挑拨高管关系、信息不透明甚至制造混乱,严重阻碍了董事会履行其受托监督的职责。他认为,正是由于在治理关键事项上已无法信任CEO本人,董事会才最终被迫采取了罢免奥尔特曼的极端决定。这一指控首次从坊间猜测升级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词,并得到了《The Information》等媒体的报道印证,构成了“可信度与受托治理关系崩塌”的完整证据链。
🤝 **董事会曾探讨与Anthropic的合并及CEO更换**:伊利亚备忘录中的一项爆炸性披露是,在2023年11月OpenAI危机最严峻的时期,董事会曾认真考虑过与另一家领先的AI公司Anthropic进行合并。更具冲击力的是,在设想的合并方案中,董事会还曾考虑让Anthropic的联合创始人达里奥·阿莫迪(Dario Amodei)出任重组后OpenAI的CEO。这一设想显示,当时董事会并非仅仅寻求替代方案,而是考虑了一条彻底重置OpenAI发展路线图的极端路径。鉴于Anthropic是由OpenAI出走团队创立,并已成为其在全球AI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一提议尤为关键。
📚 **“Brockman memo”成为新焦点,加剧证据开示争议**:在马斯克诉OpenAI案件的取证过程中,一份被称为“Brockman memo”的关键备忘录浮出水面,成为新的焦点。联邦法院已发出取证命令,要求伊利亚提交该备忘录并接受进一步质询,认为其与案情相关。法院还允许原告追问伊利亚在OpenAI可能获得的巨额经济利益,以评估其证词是否存在动机与偏见。目前,围绕伊利亚是否完全遵守法院的命令,包括提交备忘录和接受补充证词,仍存在程序性争议。如果“Brockman memo”能与伊利亚的52页备忘录相互印证,将可能对法院及公众对OpenAI治理演进的叙事产生重大影响。
胡珈萌 2025-11-02 12:04 北京
钛度要点:“OpenAI宫斗”事件最具体系化、最权威的公开记录面世。

![]()
▎“OpenAI宫斗”事件最具体系化、最权威的公开记录面世。
文|新能超克
作者|胡珈萌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在马斯克诉OpenAI一案最新取证阶段,OpenAI联合创始人、前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近日接受了近10小时庭上质询,并提交了一份长达52页的备忘录,详细说明了其在2023年11月参与董事会罢免公司CEO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决策背后的核心依据。多家英文科技与法律媒体报道显示,这一披露成为了两年前震动全球科技界的“OpenAI宫斗”事件最体系化、最权威的公开记录。
根据披露内容,伊利亚在证词中指控奥尔特曼存在“持续撒谎模式”:包括挑拨高管关系、对重大信息不透明甚至刻意制造混乱,从而让董事会难以履行受托监督职责。伊利亚表示,董事会最终采取极端决定的根本原因,是在治理关键事项上已无法信任CEO本人。
这一叙事与外界此前长期讨论的“lack of candor”(缺乏坦诚)相呼应。但伊利亚的证词让这一判断首次从坊间猜测升级为正式的法律证据叙事。The Information报道称,证词与备忘录共同构成了“可信度与受托治理关系崩塌”的完整框架。这与《华盛顿邮报》此前关于“奥尔特曼制造混乱、削弱监督”的内部抱怨调查报道相互印证。
爆点披露:董事会曾讨论与Anthropic合并、由达里奥·阿莫迪出任CEO
更具冲击性的披露是:在危机最高峰时期,OpenAI董事会曾认真讨论过与Anthropic合并的可能性,并在设想方案中考虑让Anthropic联合创始人达里奥·阿莫迪(Dario Amodei)担任CEO。这显示,当时董事会评估的不是“替代方案”,而是彻底重置OpenAI路线图的极端路径。
这一事实尤其关键,因为Anthropic正是由OpenAI出走团队所创立,两者后来成为全球AI竞争中最重要的两大对手。伊利亚此次证词使“合并+换帅”的设想第一次得到直接佐证。
案件中还出现另一份关键文件——被称为“Brockman memo”的备忘录。最新的联邦法院取证命令要求伊利亚必须提交该备忘录,并接受第二次补充证词。法院认为该文件与案情相关,并允许原告追问伊利亚在OpenAI的潜在巨额经济利益,以评估证词是否可能受动机与偏见影响。
法律媒体Law360披露,近期围绕伊利亚是否完全遵守了“再次出庭 + 提交备忘录”的要求仍有程序性争议(包括一度提出“藐视法庭”动议),但整体趋势是推进其进一步作证与材料披露。
如果“Brockman memo”与伊利亚的52页备忘录在关键事实上能够相互印证,并进一步与同期邮件、会议记录、第三方证词(包括投资人与高管)形成闭环,OpenAI在2019–2023年的治理演进叙事可能被法院与舆论重新校准。
AI史最关键危机重新被定位:不是路线分歧,而是治理与信任坍塌
随着未来更多内部文件、邮件与录音被强制进入公共记录,2023年OpenAI危机中最关键的缺口将被进一步填补。
过去两年,全球AI格局与OpenAI自身组织形态、商业轨道与AGI战略方向均已剧烈演化。但伊利亚此次证词让外界重新聚焦一个核心事实:这场历史事件的本质不是AI理念冲突,而是受托治理与信任结构的彻底断裂。
随着马斯克诉OpenAI案进入关键的证据开示阶段,这些内部材料正在成为未来研究AI治理、监管政策与大型AI组织制度设计的关键原始史料。
事件时间线回顾
2023/11/17–11/21:董事会突然罢免奥特曼 → 全员声援 → 微软试图接收 → 奥特曼回归、董事会重组
2024–2025:马斯克起诉OpenAI案推进;OpenAI多次公开反驳;证据开示进入实质阶段
2025/10–至今:围绕Ilya再次出庭与关键备忘录提交持续争议;法院点名强制提交“Brockman memo”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热点视频推荐比尔·盖茨断定AI热就是泡沫:高价芯片没捂热就过时,美国数据中心电费惊人本应在海外建厂,但没人敢踩刹车。#AI#AGI#比尔·盖茨#芯片#AI泡沫#英伟达#钛媒体#钛媒体AGI
点赞关注钛媒体视频号,观看更多精彩视频为了能够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消息,请大家动动手指,为钛媒体点亮“星标”吧!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