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 人工智能 10月31日 09:58
Cursor 2.0发布:功能集成与自研模型探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Cursor IDE 近日发布 2.0 版本,引入多项新功能。其中,多智能体并行处理允许同时执行多任务并协同修改同一文件,通过 worktrees 避免冲突,提升开发效率。自研模型 Composer 在生成速度上表现突出,虽能力尚不及头部模型,但已接近其水平。内置浏览器功能转为正式特性,方便用户进行 UI 微调。此外,Code Review 体验升级为 Github CR 模式,新增终端沙箱、团队命令和声音录入模型等。整体而言,Cursor 2.0 在功能上有所扩展,但亮点不足,自研模型 Composer 的成本与外部模型相当,未来发展仍待观察。国内 AI IDE 或许迎来赶超机会。

👯‍♀️ 多智能体并行处理:多个智能体可以同时执行任务,甚至协同修改同一文件,通过 worktrees 机制有效避免代码冲突,显著提升复杂项目的开发效率。

🤖 自有模型 Composer:Cursor 自研模型 Composer 在生成速度上表现出色,官方宣称速度是同级模型的四倍,虽然在能力上与 GPT-5 等头部模型仍有差距,但其快速的迭代和优化值得关注,其背后主要得益于强化学习和 MXFP8 技术。

🌐 内置浏览器正式上线:此前为实验性功能的内置浏览器在 2.0 版本中成为正式特性,可以直接在 IDE 内查看和操作网页元素,尤其方便进行 UI 界面的微调和调试。

📝 Code Review 体验升级:代码评审功能现在采用与 Github 相同的 CR 模式,以单页展示所有代码变更,并支持折叠,使得代码审查更加直观和高效。

🐚 终端沙箱与团队命令:新增的终端沙箱允许用户在 Chat 界面中直接执行终端命令,增强了开发的连贯性;团队命令功能则方便团队成员之间共享和使用自定义命令。

昨天 Cursor 发布了 2.0 版本,动作不小。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它到底带来了哪些真东西。

先叠个甲,国内 AI IDE 距离 Cursor 的体验依然有些距离,但这次 2.0 发布,给我一些 Cursor 后劲不足的感觉。

重点关注

多智能体并行

多个智能体可以同时执行任务,甚至可以同时修改同一个文件,主要通过 worktrees 避免代码冲突。

这一点非常好用,之前,我就会多开 Cursor 提高效率,但是每个 Cursor 都只能处理不同的项目,担心同时修改引起代码冲突,有了这个特性后,就能多次缺陷一起修改了。

这一特性,Qoder 好像更早一点。

自有模型 Composer

能力虽还未追上头部模型,但已经接近,并且 Composer 非常快。官方说法,生成速度是其他同级模型的 4 倍。

上图的一些说明:

该模型取得目前成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内置浏览器

这个特性其实早就上了,只是一直属于实验特性。比如,我升级前的,1.7.44 版本。

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精准选择元素,进行 UI 微调。

不过,这个布局和 TRAE SOLO 好像,而内置浏览器这一点,如果我没记错,TRAE 发布就有了。

值得一看

其他一些升级的点,感觉最多算是改进吧,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结语

这次发布,内容不少,但是算不上特别惊艳。

其中大部分特性都是从其他产品吸收过来的,我个人倒是不排斥相互借鉴,只要最终产品更好用了就行。

但毕竟是从1到2的一次大版本,有点失望。

自研模型 Composer 确实是开创性的,但花费又和外部模型相同,那我们还期待什么呢?

国内厂商,要不再加把劲,这赶上 Cursor 好像有点曙光了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Cursor 2.0 AI IDE 多智能体 自研模型 代码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