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本月,中国医疗科技领域涌现多项重要进展。精锋医疗成功挑战最远距离远程机器人手术世界纪录,展示了其手术机器人在超远距离操作中的稳定性和低延迟性能。剂泰医药的AI赋能制剂新药MTS-004完成III期临床,标志着国内AI药物研发进入新阶段。心泰医疗的GuiTracker®硬导丝获批上市,有望解决复杂介入手术中的关键难题。此外,西比曼生物的创新CAR-T疗法入选美国ACR突破性摘要,M20 Genomics启动中国人脑多组学图谱计划,浩微医疗的载药栓塞微球研究成果发表在核心期刊。这些成果共同展现了中国在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和前沿脑科学研究领域的实力。
🇨🇳 **远程手术新纪录与技术实力凸显**:精锋医疗通过其自主研发的手术机器人,成功在巴西与科威特之间完成了跨越12035公里的远程机器人人体手术,并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此次手术的成功关键在于其远程手术系统实现的199毫秒双向通信延迟,这为实现高精度、高安全性的远程医疗操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尤其是在复杂手术场景下,为国际医疗协作树立了新的标杆。
💊 **AI药物研发迈入新里程碑**:剂泰医药宣布其AI赋能的制剂新药MTS-004已顺利完成III期临床试验,成为国内首款完成此阶段的AI赋能制剂新药。该药物采用创新的口腔崩解片剂型,显著改善了假性延髓情绪失控(PBA)患者的用药体验和依从性,有望填补国内PBA治疗领域的空白,预示着AI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 **创新医疗器械助力复杂手术**: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乐普心泰医疗旗下)研发的GuiTracker®硬导丝成功获得上市批准。该硬导丝专为心血管及外周大血管介入手术设计,尤其是在处理严重迂曲的复杂血管病变时,其卓越的高支撑性能够克服传统导丝的不足,为瓣膜、支架等介入器械提供稳定输送通道,显著降低手术风险,提升手术成功率。
🔬 **前沿疗法与脑科学研究进展**:西比曼生物科技的创新型CAR-T疗法C-CAR168因其在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潜力,其I期临床数据入选2025美国ACR年会突破性摘要。同时,M20 Genomics启动的中国人脑多组学图谱计划(CBMAP)旨在构建东亚人群的全面脑分子地图,并采用其VITA高通量单细胞全长转录组平台,推动脑科学研究的深入。浩微医疗的二代载药栓塞微球UniPearls®在核心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也为肝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提供了更优化的方案。
📈 **中国医疗健康投资生态持续繁荣**:红杉中国在医疗健康领域已投资超过200家企业,覆盖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多个细分赛道,其中超过45家企业已成功IPO,显示了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和投资价值。
2025-10-31 08:03 北京
红杉医疗·月度动态

跨越12035公里,中国自主研发手术机器人创下远程手术记录!
近日,一场跨越12035公里、双向通信延迟仅199毫秒的远程机器人人体手术,在巴西与科威特之间成功完成,手术使用由中国完全自主研发的精锋®手术机器人作为核心操作技术平台,经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创下“最远距离远程机器人手术”世界纪录(吉尼斯官方数据:12,034.92公里),成为国际医疗协作的重要标杆性成果。该手术由巴西机器人手术先驱Dr. Leandro Totti在科威特Jaber Al-ahmed Hospital进行远程主刀。Dr. Totti通过精锋®机器人主控台发出指令的瞬间,12035公里之外的巴西巴拉那红十字医院(Hospital da Cruz Vermelha Parana)手术室里,精锋®手术机器人机械臂即刻精准响应,为患者实施经腹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操作。手术过程流畅,出血量不足10毫升。随后,手术方向进行双向对调。科威特知名外科专家Dr. Humoud Alrasheedi在巴西巴拉那红十字医院,同样顺利为科威特的患者实施了远程机器人经腹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成功完成了此次“双向奔赴”的世界最远距离手术挑战。超远距离手术的核心挑战在于网络的稳定性和延迟。在本次跨越12035公里的创纪录挑战中,精锋远程手术系统展现了卓越的技术性能:双向延时仅199毫秒,超低延迟为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提供了坚实保障。国内首款完成III期临床的AI赋能制剂新药诞生
10月22日,剂泰医药宣布由其自研人工智能驱动小分子制剂优化平台AiTEM推出的候选药物MTS-004已顺利达到III期临床研究主要终点,成为目前国内首款完成III期临床的AI赋能制剂新药。MTS-004是一款新型PBA(Pseudobulbar Affect假性延髓情绪失控)口服治疗候选药物,采用剂泰科技AiTEM自研口腔崩解片(ODT Orally Disintegrating Tablet)剂型设计。该制剂针对PBA患者常见吞咽困难问题,无需用水即可在口腔中迅速溶解,口感良好,显著改善了患者服药体验和治疗依从性。MTS-004也是中国首款且目前唯一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的PBA药物,有望填补国内PBA治疗领域尚无获批药物的空白。GuiTracker®硬导丝获批上市
近日,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乐普心泰医疗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自主研发的“硬导丝”GuiTracker®获得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上市(注册证号: 沪械注准 20252030423)。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心血管及外周大血管介入手术场景,引导其他器械插入血管, 建立有助于血管内器械的经皮进入通路。在心血管及外周血管介入手术中,遇到类似严重迂曲的复杂血管病变时,传统导丝常因支撑力不足、推送性能弱而“力不从心”,导致后续器械(如封堵器、瓣膜、球囊、支架)难达目标位置,手术失败风险陡增。如何建立稳定安全的输送通道,精准传递术者操作意图,是当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GuiTracker®硬导丝的成功研制,正是心泰医疗直面这一临床痛点的创新路径,其核心优势在于卓越的高支撑性,可为瓣膜、支架等介入器械提供强有力的稳定支撑,确保在复杂的经皮心血管介入手术中,建立顺畅通路、实现精准引导并保障安全释放,是完成高支撑力手术的关键。创新型CAR-T疗法入选2025美国ACR最新突破性摘要
10月21日,西比曼生物科技宣布其核心产品C-CAR168在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开展的首次人体I期试验(NCT06249438)的临床数据,已被202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Convergence年会评选为突破性摘要,并将在会议期间以壁报形式展示。C-CAR168是一种自体双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靶向CD20和BCMA,旨在同时清除产生自身抗体的浆细胞及其B细胞前体,从而实现免疫系统的重建。这一机制为治疗多种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美国风湿病学会年会是全球风湿病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盛会,汇聚了最新的科研成果、临床进展与专家共识,该大会将于2025年10月24日至29日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麦考密克展览中心举行。CBMAP人脑多组学图谱计划正式启动,VITA助力探索大脑未解奥秘
近日,由中国国家健康和疾病人脑组织资源中心牵头,与中国人脑库联盟的多个中心合作的而是中国人脑多组学图谱计划(China Brain Multi-omics Atlas Project, CBMAP)已正式在国际权威期刊《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上发表项目计划书,标志着该计划的全面启动和亮相。该项目已收集超过1,000例人脑组织样本,计划构建涵盖基因组、表观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的全景式分子地图。这也是首个聚焦东亚人群的脑组织多组学图谱,填补了全球脑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空白。在这一宏大的科学研究计划中,M20 Genomics自主研发的的VITA高通量单细胞全长转录组平台被选为核心方法,用于对珍贵脑部样本的单细胞核转录组研究。M20 Genomics于2022年推出的VITA高通量单细胞全长转录组平台解决了此前研究中RNA在样本采集和保存时经常已发生降解的问题。VITA平台采用随机引物技术实现对单细胞RNA的高效捕获,摆脱了对RNA polyA尾的依赖,对样本RNA质量的容忍度远超其它单细胞平台,可适用于冷冻样本及甲醛固定后石蜡包埋样本(如FFPE样本)。当其它平台因为样本RIN值不足或样本类型等原因而无法使用时,VITA平台依然能够对样本进行高质量的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最大化利用每一份珍贵的脑组织样本。这也正是CBMAP选择VITA单细胞转录组平台的首要原因。创新二代载药栓塞微球动物实验登顶生物材料核心期刊
近日,浩微医疗新型二代载药栓塞微球UniPearls®的动物实验研究成果在生物材料领域的核心期刊之一《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Medicine》(2025)上正式发表。该研究旨在评估UniPearls®用于肝动脉栓塞术(TAE)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实验证据。研究采用大型动物(家猪)肝动脉栓塞模型,将UniPearls®(70μm)与市场上常用的H微球(30-60μm)进行头对头对照。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重点考察了微球的输送性能、短期与长期栓塞效果以及对机体的全身影响。实验结果显示UniPearls®微球展示了输送顺畅高效、栓塞效果持久稳定、均一粒径且末梢栓塞更彻底、安全性良好等多方面的优越性。经过十余年的深入研究与系统性的投资布局,红杉中国在医疗健康领域先后投资了超过200家具有鲜明技术特征和高成长性的医疗健康企业,投资范围覆盖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精准医疗、数字医疗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超过45家已经在A股、港股、美股完成IPO。推荐阅读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