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视频游戏行业展现出“稳中趋强”的特征。根据Aream & Co.最新报告,移动游戏内购(IAP)支出重返增长轨道,季度规模达21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这一回升主要由亚洲厂商推动,尤其是中国、日本、新加坡及土耳其企业表现突出。中国游戏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收入同比增长7%,占全球移动游戏净收入的首位;而新加坡与香港分别录得22%与35%的增幅,成为增长最快的两地。
PC端市场延续强劲势头,Steam平台全年同比增长18%,其中免费游戏与付费游戏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到22%与19%。《Apex Legends》《Baldur’s Gate III》等系列作品继续支撑高活跃度,峰值在线人数同比增长13%。在主机端,任天堂凭借Switch 2的上市实现爆发式增长,季度营收同比提升2.5倍;索尼与微软分别录得17%与16%的内容与服务收入增长,显示传统主机厂商的内容生态正成为利润核心。
资本市场方面,游戏行业并购总值达569亿美元,共完成49起交易。其中最受瞩目的是沙特PIF与Silver Lake财团对Electronic Arts的550亿美元全现金收购案,成为史上最大规模的私募主导杠杆收购。机构资本对游戏的兴趣上升,2025年前九个月,私募与主权基金主导的游戏投资总额突破77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亚洲战略投资者亦加快全球布局,跨媒体(Transmedia)并购与动漫内容整合成为新趋势。
然而,公开市场与初创融资活动明显降温。Q3仅有3亿美元募资,相较上半年101亿美元大幅放缓。私募融资共完成82起交易,为五年来最低季度,其中A轮融资已连续五季下降。投资集中于游戏技术(AI、VR、Webshop)与移动工作室,土耳其成为新兴热点。尽管资本趋于谨慎,但行业龙头表现依旧稳健。多元化与主机厂商维持估值溢价,前瞻性EV/EBITDA倍数分别为16.2倍与14.2倍,而西方移动游戏公司的估值降至4.5倍。
整体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游戏行业的分化趋势加剧:大型综合厂商通过资本整合强化壁垒,中小创新团队则面临融资收缩。未来12个月,市场焦点将转向生成式AI在内容生产与玩家互动中的落地,以及亚洲厂商在全球内容生态的扩张。行业新一轮增长周期正在形成,其核心驱动力将不再是硬件更新,而是跨媒体叙事与智能分发带来的体验革新。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