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纪要 10月31日 03:06
中国暂停锂电池出口管制一年,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商务部宣布,将暂停实施一项为期一年的出口管制措施,该措施原定于10月9日生效,涉及锂电池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和设备。此举表明中国在全球锂电池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为相关企业“出海”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在AI建设驱动的数据中心需求爆发、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强劲增长的背景下,此次管制暂停将进一步利好整个产业链。预计到2026年,电池需求增速将远超材料供给增速,关键材料如六氟磷酸锂(6F)和铁锂正极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为经历过长时间亏损的锂电产业链带来可观的利润弹性。

🔋 **锂电池产业链竞争力凸显,出口管制暂停为全球扩张铺平道路**:中国暂停实施锂电池产业链相关出口管制措施一年,直接反映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先性和全球竞争力。此举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在全球AI建设推动数据中心需求激增、电动汽车与储能市场协同驱动电池高增长的宏观背景下,将有力促进产业链的整体发展和国际合作。

📈 **储能与锂电需求持续上修,排产紧张支撑价格上涨**:市场普遍上调了对储能和锂电的需求预测,预计到2025年和2026年,动储需求将保持40%-50%的年增长率,总量预计将达到2000-2600GWh。当前电池厂产能供不应求,11月排产环比增长显著,且预计紧缺态势将持续至2026年年中。这种紧张的供需关系直接推动了产品价格的上涨,特别是六氟磷酸锂和铁锂正极材料,为行业带来了显著的利润弹性。

💰 **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六氟磷酸锂与铁锂正极利润弹性最大**:在供需失衡的背景下,锂电池关键材料价格迎来大幅上涨。六氟磷酸锂现货价格已突破10万元/吨,长协价格也大幅调涨。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也出现数千元/吨的议价和落地。隔膜、负极等材料价格亦有小幅调整可能。这些材料价格的上涨,尤其是在经历了长时间亏损后,为产业链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修复空间,为企业后续扩产和研发提供了资金支持。

🌐 **锂矿供需基本面显著改善,价格底部区间已现**:尽管市场对部分锂矿复产存在担忧,但整体锂供应过剩的局面正在收窄,基本面因持续向好的需求而显著改善。碳酸锂库存不足,下游采购意愿强,现货价格上涨已箭在弦上。去库存加速以及需求验证的“强现实”表明锂价的底部区间已经显现,尤其是在储能经济性释放需求、以及潜在的技术路线(如固态电池)驱动下,锂电板块的长期前景值得关注。

📊 **11月锂电预排产跟踪:产能限制下材料端观望涨价**:11月份锂电池整体排产预计环比微增,同比保持高增长。尽管电池环节受产能限制,实际出货可能略有增长,但材料环节,特别是负极,尚未出现普涨,企业正观望涨价时机。储能电池厂商的排产表现尤为突出,进一步支撑了行业整体高景气的判断。头部企业已开始出现挑单现象,预示着市场供需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2025-10-30 23:32 广东

事件:今天领导会晤后,根据商务部:“中方将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并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

此前58号文件管控内容包括:①300Wh/kg以上性能的电芯、中后道锂电设备;②三代以上铁锂正极、三元前驱体、富锂锰基、以及设备工艺;③负极以及快充负极技术、硅碳CVD等。

文件核心在于限制有竞争力的锂电池产业链技术出口,此次限制后又暂停更能说明我国锂电池产业链全球领先的竞争力。全球AI建设带来的数据中心需求已经进入爆发时点,车+储+AI三重驱动电池高增长,管制放开后企业出海更为顺畅,利好全产业链。

往26年看需求增速远快于材料供给增速,6F持续涨价数周,铁锂和隔膜 近期也开始挺价报涨。23年以来锂电产业链亏损时间长,涨价后有较大利润弹性。

1、储能&锂电基本面持续上修

1)需求端:储能电池25年上修至70-80%增长至550-600GWh,欧洲、其他市场动力需求上修,总体动储需求25年上修至40-50%增长至2000GWh;26年储能预计40-50%增长至800-900GWh,锂电总体需求预计25-30%增长至2500-2600GWh,且一二线厂商指引26年30-50%增长,板块仍存上修可能。

2)排产端:当前电池厂受益于动储需求,产能供不应求,11月排产进一步增长5%,同增40%,且电池企业指引12月排产持平微增,大超预期,26Q1储能有望淡季补单,紧缺持续至26年年中。

3)价格端:涨价弹性超预期,储能电池涨价1-3分已落地,Q4定26年长协价格不排产再小幅调涨;材料端,6F和铁锂正极涨价预期最强,其中6F散单价格已破10万,11月长协价格调涨至7万,后续有望进一步上涨;铁锂正极龙头已开始全面议价,涨价幅度几百至1-2千/吨,部分落地;此外,隔膜和负极价格也具备小幅调整可能,小客户已落地。

4)随着临近年末、产业链指引逐步清晰,我们认为2026Q1延续淡季不淡的预期也将逐步被定价,从过去几年看,23、24Q1环降在20%-25%,25Q1环降5%以内,26Q1考虑到存在6F的等紧缺环节,我们预计行业也将备货平滑波动,环降有望稳定在10%-15%内,结合10月底三季报和11月中高工会,预期将进一步统一。

5)而对于2026年,国内动力是潜在预期差最大的细分市场,当前的担忧主要是政策波动影响,但产业的信心基于向上的供给周期;国内、美国储能也存在进一步上修可能,国内是高收益率引发的需求激增,美国则关注AI需求;此外从产业链反馈来看,电动两轮车、三轮车等长尾市场,在锂电池降本的背景下,也存在超预期的趋势;中期需求趋势进一步强化行情持续性。

2、储能需求超预期下最大弹性是锂电材料

1)昨日三家公司给出26年储能乐观指引(科力远作为开发商今年4GWH明年10GWH以上装机;鹏辉Q3业绩2e大超预期,今年20GWH+,大储已经往明年Q2排单(当前24GWh产能,还要扩产16GWh);欣旺达今年10GWH明年20GWH订单有30-40GWH)。

叠加此前EVE给出订单翻倍产能不够只能今年70明年120产出;海博给供应链指引超过翻倍;科达利指引26年储能占比达到1/3。

以上都是来自龙头公司的预期,我们从8月底开始看好到现在一直说储能很好,然后一堆人来质疑,我们建议大家实地调研感受一下需求,实业所有都从底部开始给出乐观预期的时候一定是大机会!

2)为何说材料是最大的弹性环节?本质是材料企业三年亏损了,龙头公司做着十年回本的生意,所以这是三年等一回的周期机会,明年是需求从22年开始4年的30%以上的增速(21年100%+不算),没法扩产只能涨价赚钱再扩产!

3)现在涨价预期和进度大超预期(核心,都是基层调研数据)

- 6F:散单价格10.25万元,今日报价已经到11万,停产的产能有短期甚至长期都开不起来(停了3年Fe离子含量高,22年扩产出来就降价工艺都没走通就停产了),现在B公司的长单6万不到应该执行到12月但是材料企业已经要去谈涨价了,C的11月价格破7了;今日调研产业链反馈这一轮大家都签字返内卷了,甚至后面都不愿意签长单,随行就市月度报价,21年一年挣得钱亏了三年还回去了,现在也还没挣到新扩产需要的钱。

- 铁锂:小客户已经谈好,大客户进行中;高压铁锂预计26年会比25年更紧张,目前江西升华被收,全行业仅一家挣钱。

- 负极:ST和ZK的小客户都已经涨价了,业绩解读会也给出了涨价信息,最新变化供应链已经给B提出涨价1000-2000的诉求,B反馈比较难压下去。

- 隔膜:亏损的订单5-6家已经涨价10%,现在客户们都来锁产能,头部两家不计划扩产,不见到价格提升没有扩产意义。

- 铜箔:头部企业反馈已经完全满产,还没开始涨价,但是已经开始挑单做。

3、六氟&电解液更加坚定

六氟现货价格涨幅超过100%,三方均价已超10万元/吨。

市场还是按7万元算明年的盈利,主要是感觉电池厂强势会压制这个涨价。

但是产业有产业的运行规律,供需量变到质变,真正逆转了的时候,就谁也控不住了。

10月份六氟下游的电解液,给大客户月度价环比涨幅约500块钱/吨,市场目前仍估算11月对10月的提价幅度在500左右,这是一个让电解液公司亏损2000/吨的价格,显然不可持续。

一旦电解液开始以更快的斜率传导六氟涨价,市场可能马上会按9-10万元以上的价格更新明年的盈利,那主流公司26年可能都是个位数估值,很可能是重大机会!

4、锂矿:需求超预期兑现,供给扰动增强

1)近期和商品及权益客户沟通,对锂价还有分歧

- 市场普遍对宁德锂矿复产有比较大的担忧,但当前仍未听到采矿证落地的消息,11月复产信心不足。

明年锂的供应预测已经包含宁德等宜春锂矿满产,即使如此,锂供应过剩仍在收窄,基本面显著改善,主要由于需求在持续向好,锂电资金对此信心更强。

贸易商和锂盐厂反馈,碳酸锂库存不够;下游库存也在持续消耗,采购意愿较强,现货涨价箭在弦上,后续会带动期货价格继续上涨。

2)当前基本面有何变化?

最重要且核心的——去库,也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强现实”的继续强化,C提货+去库加速。从10月边际去库已近1万吨,并且边际去库斜率加快,单周已达2k以上,也就是说基本面转好确定性很强。当前锂电尤其是储能的需求持续超预期,核心产品6F从9月以来涨幅超50%(已涨至8.7w以上)。而反观供给侧,则演绎了“弱预期”改善,jxw矿或年内难以复产以及其他的云母矿可能涉及停产,抛开不确定性,方向是成本提升是不可逆的,当下传的补缴锂、钽等资源价款等问题对于成本来讲都是增项。

因此,锂价的底部区间我们已经看到,无论从大的供需上,亦或是短期催化角度,并且储能的经济性有望加速释放需求(单月需求已经到了12w吨以上),不应过分悲观仅着眼于动力电池的渗透率瓶颈,更重要的是,去库是实打实需求验证,产业链正反馈已至。

3)往后有哪些预期差?

当前宜春锂云母矿的真空期,关注锂矿合规性下的短期减停产或者成本端的税费;

需求旺季的持续性,对于储能的持续性目前并没有形成一致定论,经济性需要时间去证明,尤其是逐步去弱化抢出口影响。

更进一步,强现实至少持续到11月,预期好转之后短期难以逆转,尤其是供需是慢变量,情绪是快变量,短期锂价有持续上行动力。

4)权益端怎么看?

先说结论,优先推荐锂盐产量大且自给率快速提升标的,短期有望充分受益涨价催化。

对于权益端,核心是确定价格的底部区间,并不是一定要看到产业拐点,尤其是当前的强现实加速催化,看远一点的新技术路线化——固态电池,单纯靠低价的供给出清会拉长周期,但有需求侧的变化会加速新周期来临,还是那句老话:重视交易节奏的提前。

- 强现实下的加速去库,以及看远一点的固态电池,锂电板块本质是市场空间大且全球定价的高景气产业,叠加算力对电力需求的“中长期”故事也可以讲,从产业景气度来看也不能忽视;

- 交易侧,从最开始交易固态电池到储能,逐步到正极材料和上游锂资源,再次强调弹性方向锂矿,而且当前锂价已开始反应,去库也在加速,当前无疑是“好的时间”。

5、11月锂电预排产跟踪:环增受制于产能限制,材料待涨价控产观望

电池及材料整体环比-5%~10%、同比32%~44%。根据xl,企业实际出货环比或增3%~5%以上、主要系目前产能不足(外协也已基本消化)、部分环节如负极未见价格普涨仅保障当前供应为主。此外,储能公司如rp、hc、cn等排产较高未纳入统计中。产业仍做高景气判断。

电池:11月环增2.1%、同增35%、累计同增55%。其中C/B/GX/FN/E/ZH排产74.5/26.0/12.1/0.8/12.2/13.0GWh,环增1.4%/2.8%/2.6%/0.0%/2.5%/4.0%/2.1%。

正极:11月环增7%、同增32%、累计同增28%。其中DS/CY/RB/XW/DF/YN排产1.5/1.3/0.7/1.4/2.9/10.0万吨,环比-4.3%/8.7%/-2.9%/-2.8%/7.4%/11.1%。

负极:11月环比-5%、同增33%、累计同增28%。其中ZC/ST/SS/BTR排产1.2/3.4/5.5/5.4万吨,环比-7.7%/-10.5%/-1.8%/-3.6%。

隔膜:11月环增10%、同增44%、累计同增36%。其中EJ/XY/ZC排产10.4/4.3/4.2亿平,环增10.1%/0.0%/23.5%。

电解液:11月环增8%、同增41%、累计同增48%。其中TC/ZB排产7.3/3.4万吨,环增3.5%/17.2%。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锂电池 出口管制 能源储存 AI 六氟磷酸锂 铁锂 锂矿 价格上涨 供应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