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10月30日 20:38
工信部公布光伏制造规范企业名单,动态管理提升行业标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工信部近日发布了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的企业名单,对现有企业进行动态管理,并撤销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本次公告的企业名单为对前十二批已公告规范名单企业的动态调整,共有129家企业有效符合条件。相比去年12月公布的197家(前十一批)加12家(第十二批)共209家,此次有效企业数量有所减少,显示出行业准入标准的提高和对落后产能的淘汰。新版《规范条件》在技术指标、能耗、资本金比例等方面均有提升,例如新建N型电池效率要求不低于26%,新建及改扩建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提高至30%,旨在引导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遏制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技术创新。

🌟 **动态管理与准入提升**:工信部公布的光伏制造企业名单是基于《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的动态管理结果。本次有效符合条件的企业为129家,相较于此前公布的总数有所下降,这表明行业监管趋严,不符合新标准的落后产能和企业正被逐步淘汰,旨在引导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

💡 **技术门槛显著提高**:新版《规范条件》对技术指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电池和组件效率方面。例如,新建N型电池和组件的效率分别要求不低于26%和23.1%,远高于以往的标准,这旨在遏制低端产能的重复建设,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适应N型技术普及的趋势。

💰 **资本金比例与投资导向**:新版《规范条件》将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统一提高至30%。此举旨在引导企业减少单纯依靠扩大产能的项目,转而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提升以及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从根本上优化投资结构,防范行业性风险。

🌍 **区域与环节分布**:从区域分布看,江苏和浙江依然是光伏制造大省,企业数量领先。从环节看,多晶硅、电池、组件和逆变器等关键环节均有企业入围,其中多家头部多晶硅企业如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等在列,显示了产业链的完整性和重要性。


财联社10月30日讯(记者 刘梦然)据工信部网站昨日发布公告,根据《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及《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的规定,经企业提交自查报告、地方审核、专家评审、现场核实、地方复核、网上公示等程序,现将现行有效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前十二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企业变更公告信息予以公告。

此次发布有效符合条件的企业共有129家。有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称,本次公告的企业名单不涉及新企业的申请审核,是对前十二批已公告规范名单企业的动态管理。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据工信部网站信息,上一次发布光伏制造业合规企业名单为2023年12月。据当时发布,有效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前十一批)的企业一共有197家,第十二批企业有12家,合计209家。如果以此计算,动态管理下撤销合规核验的企业占比超过三成。

此外,亦有多家头部企业生产基地未进入合规企业名单中。有企业人士称,该名单申报条件是运行满三年,此次公布的一批是2023年申报,因此部分新建产能于2024年及之后提交申报的,或需要等到下一批(新增名单)公示。

今年9月,工信部首次发布拟公告现行有效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前十二批)公示信息。据业内人士称,此次重点审查了2024年生产经营、研发及技改投入、工艺技术水平、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等方面情况,充分考虑2024年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对不能保持《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予以撤销。

分区域看,江浙两省依然是国内光伏制造大省,江苏省符合条件的企业数量最多,有35家,浙江省为21家,两省合计达56家,且集中在电池、组件和逆变器等下游和辅材环节,如天合光能(688599.SH)股份有限公司(组件)、常熟阿特斯(688472.SH)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组件)、固德威(688390.SH)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逆变器)等。

分环节看,名单中多晶硅企业有10家,其中包括通威股份(600438.SH)旗下3个硅料生产基地,即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多晶硅)、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多晶硅)、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多晶硅)。此外,亚洲硅业、大全能源(688303.SH)、东方希望、新特能源(01799.HK)、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多晶硅)等主要硅料厂商在列。

业内分析人士称,本次公告企业的动态管理是贯彻落实《规范条件》的重要举措,也是未来相关主管部门推动行业提质增效工作的重要依据,对进一步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此次《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为2024年11月发布,在技术指标、产能利用、生产能耗等方面较此前版本提出新标准要求。以电池环节为例,作为N型技术普及后的首版文件,规范条件将新建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平均效率指标分别由23%、20%提升至新建P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3.7%、21.8%,新建N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6%、23.1%。业内主流N型TOPCon平均效率为25%,此次修订规定新建N型电池效率不低于26%,大幅提高新建电池项目门槛,可有效遏制产能重复建设。

该版本《规范条件》最受关注的,是提高资本金比例要求,将“新建和改扩建多晶硅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其他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修改为“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以此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规范条件》版本在更新的同时,不合规范的企业也在同步被撤销资质。此前,工信部发布多批次《撤销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名单》。在2023年12月发布的第七批撤销名单中,包括了内蒙古盾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多晶硅)、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电池)等14家企业。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光伏制造 工信部 行业规范 动态管理 技术标准 N型技术 高质量发展 Photovoltaic Manufacturing MIIT Industry Standards Dynamic Management Technical Standards N-type Technolog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