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西cicero 2025-10-30 18:59 上海
各位好,今天写点风花雪月的事,让我们谈谈诗歌吧。
今天早晨的时候,我沿着家附近的林荫道慢跑,见到秋景宜人,落叶纷纷,空中飘着桂花的香味,不知怎的,脑中突然就回想起了里尔克的那首诗:
谁此刻没有房子,
就不必急着建造。
谁此刻孤独,
就永远孤独。
醒来吧,
读书吧,
写作吧,
写一封长长的信,
在林荫道上不停的徘徊,
那落叶纷飞。
我有时总想,诗歌这东西有时候就像炸弹一样,是分好几类的,
有些诗人的诗好比手雷,是拉开、投出后立刻就会爆炸的,像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岑夫子、丹青生,将进酒,杯莫停”“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你把它们吟诵出来,那磅礴的气势立刻就会把你征服。
还有一类诗,像地雷一样,是只有你的人生或社会的发展到了某个地方,它才会炸响,比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乃至““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你没有见过那种环境,深处那种境遇,压根就体会不到这诗歌的妙处。
可是里尔克的诗呢?好像这两者都不属于,他的诗更像是某种定时炸弹,还是日式推理小说中常用到的那种列车降到一定速度才会爆炸的定时炸弹,只会在你的人生、社会突然遭遇到某种变故,不得不慢下来的时候,太会轰然作响。
那一刻,你才知道原本觉得是瞎写的里尔克,写的究竟有多么美妙。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他一八七五年出生在繁华的布拉格,其实你光看这个倒霉催年代和地方,大约就能猜出里尔克会遭遇什么——如同卡夫卡、如同茨威格、如同雷马克、如同维特根斯坦一样,里尔克的童年和青年注定在欧洲最黄金岁月的繁荣与浮华中读过,然后在他们人生行至中断,觉得人生就应该这样,恒纪元的太阳会在下一个清晨准时照样升起一样,突然有一天,一战的号角、世界的撕裂会骤然打碎他们的生活。
原来,之前一切只是个偶然。
现在,偶然结束了。
嘶吼的民众在告诉他们,原来他们的所思所想、精神世界,只是这个世界的少数,乃至极少数。乱世飘萍的人生,时刻可能被掠夺、取消的旧日生活,告诉他们,原来安定与富足并不是人生固有的底色。而这个乱纪元会延绵跌宕许久,制止他们的人生的终结,也看不到尽头。
于是敏感而先觉的卡夫卡,会写出他的《审判》展现他对命运无常的焦虑,于是等不及的茨威格,会在1942年自杀,因为他觉得如梦的“昨日的世界”已经结束了,今天的世界让他不忍卒睹,明天会怎样呢?他等不起,也不想再焦虑下去了。
这无常的命运里,那不再年轻的一代德奥青年,究竟该怎样生活呢?
最近几年,我突然发现,也许回答的最好的,是曾经读的很晦涩很痛苦的里尔克。
比如他说:
命运是怎样地,在诗中一去永不复返。
它是怎样地,在诗中成为模糊的影象?
所有发生过的事物,总是先于我们的判断。
我们无从追赶,难以辨认。
不要胆怯,如果有死者与你擦肩而过。
同他们,平静地对视吧。
无数人的忧伤,使你与众不同。
我们目睹了,发生过的事物。
那些时代的豪言壮语,并非为我们所说出。
哪有什么胜利可言?
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是的,当你安适的命运一去不复返,时代的脚步,总是让你无从追赶、难以判断。当死亡与猝变与你擦肩而过,未知的焦虑不停的折磨着你。当你耳边想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豪言壮语,而你知觉,它们并非为你说出。
对你的人生来说,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顽强而坚持的生活下去,就是你的一切,就是你此刻最应该做的。
有人说,里尔克是“颓废诗派”的代表人物,我总觉得这个评价不公平,里尔克的诗歌最核心的思想,其实先觉了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当理念世界、上帝或者终极的意义已经死去,人被抛入了这个荒谬的世界、无常的命运,与无休无止的“存在的焦虑”之中后,你怎样去面对生活呢?
答案恰恰就是真实的生活本身,正如存在先于本质,生活先于生活所拥有的意义与答案。
里尔克把这件事谈的最清楚也最通俗的,是他《写给年轻诗人的信》中的那段话:
不要追寻答案,
你找不到的。
因为你还无法与答案共存。
你必须活在每件事里,
请先去经历充满难题的生活吧,
也许有一天,
不知不觉里,
你会渐渐活出写满答案的人生。
我总觉得,这诗真的是极好的。弗雷泽在《金枝》里说过,追寻并构建因果链是原始人的本能。所以我们总喜欢在命运猝然而至时,去质问生活,一定要问出一个“你为什么这样安排我”的答案。卡夫卡的《审判》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主人公某天突然被无故判决了死刑,他探访、申诉,总想对命运问一个为什么。
可是生活最大的残酷往往是,这个为什么,你总是问不到的。亦或者说,问到了你也没有办法接受。因为那些有能力随意安排和变轨你的生活的人,他们之所以那么做,就是因为这件事对他们毫无难度和代价,所以他们的决定可能是随意的,归根结底、不需要什么理由。就好比一位史学家,时隔多年后去找一个当年诬告他的人,就想问问对方为什么要诬告他?到底什么仇什么怨?对方怎么说?我想立功啊,就随便写了个名字。
真的,你人生中许多最大的答案,往往就是这么随意和无厘头,孙悟空踹翻太上老君炼丹炉的一块飞砖,为什么非要降到火焰山上,让当地老百姓水深火热那么多年?灵感大王按下云头,为什么就挑中了陈家庄这块风水宝地,连年让当地人给他吃童男女?比丘国国王治病的药引子,为什么偏偏是一千个小孩的人心?堑壕纵横的一战的战场上,指挥官凭什么发动一场徒浩数万士兵生命,战果以米计的攻势?二战纳粹的集中营里,为什么今天去“洗澡”的是九号房的犹太人,而不是七号八号?克格勃为什么今天敲了伊万的门而不是伊万的隔壁?
没那么多为什么,可能只是,随意而已。
那请问,这样的答案,即便你费劲千辛万苦把它追问出来了,又有什么意义?你真的能够与它共存么?
你不能的。
司空见惯寻常事,断尽江南刺史肠。他人无心乃至随意做的某件事,决定的是你至关重要的人生。你与这样的答案终究不能共存,因为它是对你人生意义最大的嘲弄与消解。
能让你安定存在的,只有不去追问,向着阳光、向着希望努力的生活,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去给自己的生活活出确定性、尊严、自由与价值。
然后有一天,蓦然回首,你才会发现,你渐渐活出写满答案的人生。
而此刻,我奔跑在林荫小路上,心中默念着里尔克的诗,
任这沉默的雷霆,在我胸中炸响。
我也将之送给您,我的朋友——
不要追问生活的答案,给生活以答案!
用存在,
用活着,
用你的每一天
向着阳光
奋力奔跑。
本文2500字,诗评一篇,愿您也喜欢里尔克。
为文不易,喜欢请关注、转发、打赏,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不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