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10月30日 19:20
公募基金规模分化,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扩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行业迎来规模分化。受益于市场回暖和产品净值上涨,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阵营快速扩容,数量增至109位,创下年内增幅纪录。其中,不少新晋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实现翻倍增长,部分头部基金公司呈现出强烈的集群效应。AI行情带动相关重仓股成为规模增长的重要支撑。业内人士指出,百亿规模的快速增长是市场环境与产品共振的结果,但长期来看,具备稳定回撤控制能力和业绩延续性的基金经理将更受青睐。

📈 **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数量激增**: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管理规模超百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达到109位,较二季度末增加34位,创下年内增幅纪录。其中,93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实现增长,11位规模翻倍,显示出市场回暖和资金回流的积极态势。

🚀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的“黑马”效应**:本轮扩容中涌现出多位管理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的基金经理,如永赢基金的任桀单季度管理规模增长逾10倍。这种增长往往是产品净值上涨和资金集中申购的双重驱动,部分新晋经理从业年限较短,也体现了行业年轻化趋势。

💡 **头部机构与AI行情驱动规模增长**:富国基金、中欧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头部机构贡献了较多新增百亿基金经理,显示出其强大的产品力和渠道力。AI算力股如新易盛、中际旭创等成为许多百亿基金经理共同持有的重仓股,是推动规模上升的关键因素。

📊 **基金公司格局与新势力崛起**:中欧基金和广发基金在百亿基金经理数量上领先,头部机构的造血能力依然强劲。同时,永赢基金等公司呈现出快速迭代能力,部分腰部基金公司如中航基金、德邦基金等也涌现出突围者,显示出主动权益生态中的机会。

🤔 **规模增长背后的审慎考量**:业内人士提醒,管理规模的快速增长不完全是投资能力的体现,需关注背后的持仓结构和组合稳定性。长期来看,具备稳定回撤控制能力、清晰风格定位和业绩延续性的基金经理,才能在市场中站稳核心位置。


财联社10月30日讯(记者 吴雨其)2025年三季报披露窗口结束后,公募基金行业再度迎来一轮规模分化的盘点时刻。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阵营,伴随市场回暖、产品净值上扬以及资金回流,出现了罕见的快速扩容。

根据公募排排网整理的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主动权益领域共有109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较二季度末增加34位(统计时包括了共管规模),刷新年内增幅纪录。与此同时,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中,多人实现单季度管理规模翻倍,一些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后起之秀开始浮出水面。

行业人士指出,三季度行情修复推动基金规模回升的同时,也加快了头部基金经理的更替节奏。百亿门槛的背后,既有市场资金对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投票”,也是产品积累效应与机构渠道力的结合结果。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扩容潮中,部分基金公司呈现出强烈的集群效应,头部机构马太效应持续放大,而新锐机构也不乏突围者。

市场上行助推“百亿俱乐部”扩容

2025年三季度,权益市场整体回暖,风格偏成长的赛道板块轮动向好,这为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在此背景下,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整体管理规模普遍实现正向增长。数据显示,109位百亿级别基金经理中共有93位管理规模出现增长,占比高达85.32%,其中增幅超过50%的有20人,管理规模翻倍的更达到11人。

从新增的34位百亿基金经理构成来看,不乏黑马式逆袭者。例如永赢基金的任桀,其管理规模从二季度末的11.66亿元跃升至三季度末的128.78亿元,单季度增长逾10倍;德邦基金的陆阳、中航基金的韩浩亦分别实现8.13倍和7.72倍的跃升,快速跻身百亿阵营。这种爆发式增长往往来自短期内产品净值迅猛上涨叠加资金集中申购的双重驱动。

新晋百亿俱乐部的基金经理们,机构分布也体现出一定的集中性。富国基金成为最大赢家,共有4位基金经理新增跻身百亿,包括范妍、曹晋、宁君、孙权,分别管理141.31亿、131.73亿、124.15亿和108.64亿规模。

中欧基金、易方达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则各有3人新晋百亿,表明头部机构仍掌握显著的产品力与渠道力。在AI行情的带动下,相关重仓股也成为这些基金经理实现管理规模突破的关键支撑。据披露的新晋基金经理重仓数据,新易盛中际旭创工业富联等AI算力股被至少10位百亿经理共同持有,构成了这一轮规模上升的集中推力。

值得注意的是,新增百亿基金经理共有三位为新增聘的基金经理,包括赵磊(329.53亿元)、周智硕(192.92亿元)和谢长雁(151.39亿元),赵磊从业年限不足1年,与葛兰共同管理中欧医疗健康;周智硕基金经理年限超过4年,管理规模最大的广发稳健增长则与傅友兴共管;谢长雁年限同样不足1年,与杨世进共同管理兴全趋势投资。

有业内人士指出,部分翻倍现象背后并不完全是长期业绩驱动,或存在短期申购放量、平台导流等因素。“不能简单把管理规模的快速增长视为投资能力的体现,更需要关注背后的持仓结构和组合稳定性。”一位基金研究员评价称。

百亿阵营背后的基金公司格局

从整体来看,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数量已达109位,较年初进一步增加。其中,任职年限超过10年的基金经理共有41位,占比仍接近四成,显示出长期主义在头部经理群体中的存在基础。而在新增百亿经理中,管理年限不到5年的仍占据主流,部分仅有1至2年的从业时间,显示出行业结构年轻化趋势的进一步强化。

在管理规模维度,超过200亿元的基金经理有31位,而跨越400亿元大关者仅有三人,分别是张坤、谢治宇、葛兰。相比之下,刚破百亿的基金经理则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分布状态,这也意味着主动权益赛道的多样化正在加强。

分基金公司来看,中欧基金与广发基金各有10位百亿基金经理,易方达紧随其后有9位,兴证全球与富国各有6位,嘉实与汇添富各有5位。这一格局反映出部分老牌头部机构依旧保持着强大的造血能力,能够在市场轮动中持续输出百亿新星。

一个值得关注的案例是永赢基金。除了任桀以外,该公司旗下的张海啸也实现从24.36亿元跃升至102.43亿元的跨越,显示出该机构在产品布局、客户拓展和风格选择方面的快速迭代能力。“永赢属于起点低、弹性大,背后是否具备可持续的投研支持,还需时间验证。”一位资深渠道人士评价道。

同时,在新增百亿经理分布中,一些此前不被广泛关注的腰部基金公司亦有所突破。例如中航基金的韩浩、德邦基金的陆阳、国金基金的姚加红、金鹰基金的陈颖、东方基金的李瑞等,均在三季度实现突破,显示出主动权益“次新势力”的萌芽潜力。这类机构在部分产品借助细分赛道或短期热点实现逆袭,也正说明主动管理生态中的机会窗口依旧存在。

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当前百亿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快速扩容,是产品端与市场环境共振的结果。但从中长期来看,真正具备稳定回撤控制能力、清晰风格定位与业绩延续性的基金经理,仍将在未来获得更高质量的机构与个人资金青睐。基金规模扩张或许可以瞬时而起,但穿越周期的能力仍将决定这些百亿新星能否在未来站稳市场核心位置。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公募基金 主动权益 基金经理 规模分化 百亿俱乐部 AI行情 基金公司 Public Funds Actively Managed Equity Fund Managers Scale Divergence Hundred-Billion Club AI Rally Fund Companie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