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10月30日 17:35
中国发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了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旨在推动绿色发展。新目标聚焦于2035年,提出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此外,还包括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全国碳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等具体指标。此次更新不仅关注二氧化碳,还将甲烷、氧化亚氮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纳入减排范围,体现了中国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双重承诺,并为实现全球控温目标贡献力量。

🎯 **“1+3+3”目标体系:** 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被概括为“1+3+3”的一揽子计划。核心是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并力争做得更好。这一目标实现了从仅聚焦二氧化碳到覆盖所有温室气体,从控制排放强度到降低排放总量的重大转变,预计将使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绝对量下降超过1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 **强化能源与生态目标:** 新目标延续并提高了2030年设定的三个量化指标的力度,包括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以及森林蓄积量。值得注意的是,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和森林蓄积量这两项指标已提前完成2030年目标,显示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积极进展。

🚗 **拓展减排与适应范围:** 新一轮NDC引入了三个新的定性指标: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预计到2035年覆盖80%以上碳排放总量),以及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特别是将气候适应纳入国家自主贡献,体现了中国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并重的一贯理念,并期望通过新能源汽车目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关注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 本次更新的一大亮点是首次将甲烷、氧化亚氮、含氟气体等所有温室气体纳入减排目标,而非仅仅关注二氧化碳。生态环境部已出台相关行动方案,并正通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鼓励企业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并计划发布更多涉及非二氧化碳气体的交易方法学,以全面推进温室气体管控工作。

2025-10-30 17:15:00

2025年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南方周末记者 林方舟/摄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在全社会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变革,深刻改变了各行各业。

时隔五年,在2025年9月2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宣布了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至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

围绕这一核心目标,中国又提出了以下具体、可量化的目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中国提出国家自主贡献,是响应《巴黎协定》的要求。根据这份全球气候协议,各缔约方每五年更新一次国家自主贡献,且每次更新需比前一次更严格,以此推动全球气候行动的持续升级,确保实现控温目标。

如何看待中国提出的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

2025年10月29日,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表示,我国新一轮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可以概括为“1+3+3”的一揽子目标。

夏应显称,“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这标志着我国从聚焦二氧化碳到覆盖全温室气体,从控强度到降总量的重大跨越。他提到一组数据:我国到2035年的温室气体净排放比峰值下降绝对量将超过1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远超发达经济体历史同期水平。

第一个 “3”指的是延续提出的2030年三个量化特色指标,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森林蓄积量,比此前的目标提高了力度。夏应显介绍,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和森林蓄积量两项,已经提前完成了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第二个“3”指的是新提出的三个定性指标,即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到2035年,全国碳市场预计可覆盖中国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新能源汽车目标将进一步带动动力电池、先进装备制造、智能网联技术等相关产业发展。

夏应显称,这是首次将气候适应纳入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体现了我国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并重的一贯理念。

值得关注的是,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不仅关注二氧化碳,还首次提出了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将甲烷、氧化亚氮、含氟气体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纳入控制范围。

夏应显表示,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管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例如,《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工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出台,能源、农业、废物处理等重点领域的控排行动稳步推进,甲烷、含氟气体等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本土化研究也在进行之中。

生态环境部还通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来激励企业控排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

夏应显说,除了已发布的涉及甲烷利用的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方法学,海上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等6项涉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方法学,已经完成了征求意见,有望在年底予以发布。后续也将加大涉非二氧化碳气体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的开发力度。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国家自主贡献 NDC 双碳目标 碳中和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减排 可再生能源 中国气候政策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 Dual Carbon Goals Carbon Neutrality Climate Chang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Reduction Renewable Energy China Climate Polic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