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10月30日 17:31
铝价悄然走高,市场或迎结构性短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铝,这种常被忽视的金属,正因其在电动汽车、太阳能和数据中心等新兴产业中的关键作用而备受瞩目。尽管中国产能接近上限,全球供应却面临多重挑战,包括需求激增、欧洲部分产能关闭以及库存走低。印尼等地的海外扩张可能缓解供应压力,但高昂成本和技术限制使得供应缺口难以完全弥补。市场普遍预期铝价将上涨,同时全球供应链对中国海外产能的依赖也将加深。

💰 **铝价攀升,市场重心转移**:尽管不如铜或稀土金属那样受到关注,但铝价已悄然攀升至近三年高点,接近每公吨2900美元。这一价格水平处于历史区间的高位,预示着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尤其是在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和数据中心等需求旺盛的领域,铝作为关键材料,其价格表现正成为市场焦点。

⚡ **电动汽车驱动需求,能源密集型生产的挑战**:电动汽车的普及是铝需求增长的最大动力,其轻量化特性有助于提升续航里程。然而,铝的生产过程是高度能源密集型的,每吨铝的生产消耗相当于五个德国家庭一年的用电量。中国凭借燃煤发电的能源优势,主导了全球铝产量,但目前正接近其4500万吨的年产能上限。

🌍 **全球供应格局重塑,结构性短缺或将显现**:多重因素预示着潜在的供应紧张:需求持续强劲增长,欧洲部分产能因成本问题关闭,全球库存处于低位,以及铜价高企带来的替代效应。尽管印尼等地的海外冶炼厂建设可能增加供应,但成本和技术因素限制了其扩张速度。这使得市场面临结构性短缺的风险,可能将铝价推向新高,并加深全球供应链对中国海外产能的依赖。

铝,这种缺乏铜的活力和稀土地缘政治吸引力的金属,正成为当下市场的焦点。

近期,铝价正交投于每公吨近2900美元的三年高点。尽管距离历史记录尚有距离,但当前价格已处于1990年至2025年价格区间的顶端5%,达到了历史高位。从年度均价来看,今年的价格水平正迈向有记录以来的第四高。

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花旗分析师预测,全球原铝供应过剩局面将在2026年迅速缩窄,并从2027年开始出现约140万吨的供应缺口,占原铝消费总量的2%。与此同时,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和数据中心等快速增长的行业正推动铝需求激增。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和消费国,正接近年产能上限4500万吨。

这一局面为市场带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预期。多头认为,一场结构性短缺正在酝酿,可能在几年内将铝价推向4000美元的历史新高;而空头则预计,铝生产公司将设法通过海外扩张来增加产量,最终导致价格回落。分析认为,对于整个世界而言,这似乎是一个二元结果:要么铝价上涨并波及全球经济,要么全球供应链更加依赖于在海外运营的中国公司。

一、无声的价格繁荣

当政治领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铜、锗和稀土等金属上时,铝很少能登上头条。然而,它对现代生活至关重要,遍布全球经济的每个角落——从飞机、iPhone到窗框、汽水罐,再到电动汽车和家用电器,都离不开它。铝的年消费价值接近3000亿美元,是所有有色金属中市场规模最大的,仅次于黑色金属中的钢铁。

电动汽车是推动铝需求增长的最大动力。据CRU Group报告,电动汽车平均比内燃机汽车多使用约150磅铝材,主要得益于铝的高强度重量比特性,有助减轻车重并延长续航里程。在太阳能发电领域,铝是仅次于钢的第二大金属投入。在电力传输中,由于价格更低、重量更轻且导电性能适宜,铝正成为铜的替代选择。数据中心建设中,铝被广泛用于散热器、冷却系统和结构框架。

与其它大宗商品不同,铝的原料如铝土矿在地壳中储量丰富。但在一个世纪前,将其提炼成纯金属的过程极其复杂和昂贵,以至于它曾被视为一种贵金属。然而,一项新的精炼技术发明后,铝迅速普及。但精炼过程有一个关键制约:它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密集型过程,以至于铝常被称为“固态电力”。生产一吨铝所需的电量,相当于五个德国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此时,中国炼铝企业登上了舞台。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得益于燃煤发电站提供的电力,中国拥有了生产巨量铝所需的能源优势。过去25年里,中国满足了全球对铝的增量需求。去年,中国的原铝产量超过4300万吨,而25年前仅为600万吨,目前占全球总产量的近60%。但目前,中国正接近年产能上限4500万吨。

二、供应走向紧缩?

多重因素共同指向了一场潜在的供应紧张。首先,需求保持强劲,每年增长约200-300万吨。其次,全球其它地区的生产正陷入困境,尤其是在欧洲,由于长期廉价电力合同到期,即使铝价高企,冶炼厂仍在关闭。第三,全球库存处于历史低位。最后,随着铜价创下历史新高,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用铝替代铜的经济激励都非常明确。

市场压力的关键变量在于印度尼西亚。中国的铝生产公司正将目光投向海外,在印尼建设新的冶炼厂。

如果所有新建冶炼厂都能投产,到2030年,印尼的铝产量可能会增长五倍,使其成为仅次于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世界第四大生产国,从而保持全球市场的充足供应。

然而,过往在镍市场的成功并不能保证在铝市场完全复制。一方面,在印尼建设铝冶炼厂的成本似乎高于中国,这可能会减缓扩张速度。另一方面,印尼并没有足以改变铝冶金格局的技术突破。

分析认为,对于整个世界而言,这似乎是一个二元结果:要么铝价上涨并波及全球经济,要么全球供应链更加依赖于在海外运营的中国公司。

据彭博专栏作家Javier Blas分析,最可能出现的是第三种结果:铝价将会上涨,但可能不会像多头押注的那样疯狂;与此同时,通过印尼等国实现的中国海外产量也会增加,但幅度不会达到空头所希望的程度。市场可能不得不同时适应更高的价格和对中国供应链更深的依赖。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铝价 供应短缺 电动汽车 能源转型 全球供应链 Aluminum Aluminum Prices Supply Shortage Electric Vehicles Energy Transition Global Supply Chai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