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10月30日 15:19
多地电力现货市场出现负电价现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中国多地电力现货市场出现了负电价现象,包括四川、山东、浙江和内蒙古等地。四川省9月曾出现全天负电价,最低达-0.05元/度。山东在2024年“五一”期间连续22小时负电价。浙江和内蒙古也分别在今年1月和4月首次出现负电价。专家解释,负电价不等于负电费,高比例中长期合约能保障发电企业整体收益稳定。然而,负电价现象未能有效传导至终端用户,导致社会福利未能充分传递。

⚡️ 负电价现象在多地电力现货市场频发:包括四川、山东、浙江、内蒙古等地,四川9月曾出现全天负电价,最低至-0.05元/度,山东“五一”期间连续22小时负电价,浙江和内蒙古也首次出现负电价,表明电力供大于求的情况在特定时段和区域内日益显著。

📈 负电价的产生机制与影响:现货市场出清价格通过竞价排序产生,当电力供给远超需求时,可能出现负电价。专家指出,负电价不代表发电企业“付费发电”,高比例中长期合约保障了大部分发电量以预定价格结算,负电价仅影响剩余小部分电量,整体收益仍能保持稳定或盈利,至多是让出部分发电利润。

📉 负电价未能有效传导至终端用户:尽管负电价在批发市场出现频率增高,但由于中长期合约的约束,其低价用能的社会福利未能充分传递给零售市场的广大用户,未能有效引导用户消纳过剩电力,这限制了负电价机制在促进电力供需平衡和用户侧响应方面的作用。

快科技10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四川省内电力现货价格曾出现全天负电价的现象,其中出清最高价格为-0.034元/度,最低价格为-0.05元/度,引发各界的热议。

而这并非个例,据悉此前此前负电价已在山东、浙江、内蒙古等多地发生。

2024年“五一”期间,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就曾出现连续22小时负电价。

而到了2025年,负电价出现范围有所扩大。

1月,浙江首次出现负电价,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连续两日报出-0.2元/度的最低电价,成为中国第二个具有现货负电价的现货市场。

4月,内蒙古首次出现负电价,蒙西电网电力现货市场日出清最低价为-0.004元/度。

据悉,现货市场出清价格通过竞价排序产生,当某特定时段电力供给大于需求时,就可能产生负电价。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有专家表示:“负电价不等于负电费”。

专家解释称,在高比例中长期合约的约束下,发电企业的大部分电量以提前确定的价格进行结算,锁定了大部分收益。

即使现货市场出现负电价,发电企业仅需承担剩余小部分电量的亏损,整体收益仍能保持稳定甚至实现盈利。

由于有高比例中长期合约的保障,在结算层面不会出现发电主体真的“付费发电”的情况,至多是让出了一部分发电利润。

因此,在新能源发电量较高时,尽管在批发市场存在负电价,但是无法传导至参与零售市场的广大用户处,无法引导他们消纳过剩的电力。

这个现象也导致了即便负电价的频率已经很高,但是其带来的低价用能社会福利并没有充分传递给广大的终端用户群体。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电力现货市场 负电价 新能源 能源市场 供需平衡 Power Spot Market Negative Electricity Price New Energy Energy Market Supply-Demand Balanc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