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遇到了转部门好几年的前同事,我们曾经都是 DIY 电脑爱好者。他跟我提了双十一下单了两块新固态硬盘,分别是西数 SN7100 和宏碁 GM9000,用这两块硬盘完成了电脑的全固态升级,而且他的电脑主板支持 PCIe 5.0 接口,新硬盘正好能适配这个接口。
听到这些熟悉又陌生的词汇,我才猛然想起,自己已经好多年不玩 DIY 电脑了。最近一次更换配件,还是今年 618 为了玩《黑神话・悟空》,把五年前买的 RX580 4GB 矿卡换成了讯景 6650XT;最近一次组装电脑是 2019 年双十二,至于买硬盘,更是好多年前的事了,我甚至忘了上一次买硬盘是什么时候。
于是我打开京东和淘宝的订单记录查询,才发现距离自己买第一个固态硬盘已经过去十年,至今算下来也买了十个以上固态硬盘(包括移动固态硬盘)—— 这便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缘由。

我盘了一下自己手里的固态硬盘,一共有四个品牌:浦科特(1 款)、英睿达(1 款)、三星(8 款)、西部数据(2 款),总共 12 个硬盘。其中有 3-4 个是帮同学、家人和好朋友购买的,自己用得最多的是三星品牌的硬盘。接下来我打算按照时间顺序,分享这些硬盘的使用体验。
1. 第一款:浦科特 M6S 128GB(SATA 接口)
购入时间:2015 年 5 月 17 日
购入渠道:浦科特京东自营店铺
购入价格:435 元

使用体验:购买这款硬盘的原因很简单:刚要上大学的我,用着姐姐赠送的旧款戴尔电脑(N4050),急需一块固态硬盘解决电脑卡顿问题。到手后,电脑开机时间从 1 分钟缩短到 10 秒,快的时候甚至只要 8 秒;各大应用程序秒开,曾经卡顿的网页也变得非常流畅。当然,速度提升除了把 5400 转的机械硬盘换成固态硬盘,内存的提升也很重要。总而言之,这次固态硬盘对电脑的提升,是对我认知冲击最大的一次 —— 往后无论换再好的固态硬盘,都没有这种感觉了,可能是旧电脑当初真的太卡了吧。比较遗憾的是,浦科特这个品牌如今已经闭店,不再推出固态硬盘了。

2. 第二款:西数 Green 系列 120GB(SATA 接口)
购入时间:2017 年 9 月 5 日
购入渠道:西部数据京东自营旗舰店
购入价格:359.5 元

使用体验:购买这款硬盘,是因为大学室友觉得电脑卡顿 —— 他知道我靠固态硬盘解决了电脑卡顿问题后,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提升电脑运行速度。于是在他的严格预算下,我们购入了这款高性价比的固态硬盘,我还顺便帮他装了硬盘、清理了电脑灰尘。我记得这款硬盘的性能跑分不如我的浦科特 M6S,毕竟浦科特那时候算得上一线品牌,但室友电脑的性能确实有了显著提升,这也让他笑得合不拢嘴。
3. 第三款:三星 860 EVO 250GB(SATA 接口)
购入时间:2018 年 5 月 23 日
购入渠道:三星存储京东自营旗舰店
购入价格:419 元

使用体验:当时我从笔记本电脑换成了台式电脑,之前的浦科特 M6S 128GB 已经满足不了存储需求,更换更大容量硬盘成了迫切需求。原本我计划购买 MLC 闪存的 850 EVO,奈何当时价格太贵,只能选更便宜的 TLC 闪存 860 EVO,不过后来还是购入了 850 EVO。如今多年过去,860 EVO 搭配奥睿科硬盘盒,已经成了我的外接硬盘。TLC 的寿命其实没那么不堪,我觉得更大的不稳定因素是供电 —— 比如我用奥睿科硬盘盒时,就出过固态硬盘损坏的情况,这件事后续会详细说,860 EVO的使用情况具体看状态图,数据来自CrystalDiskInfo。

4. 第四款:三星 970 EVO 250GB(M.2 NVMe 接口)
购入时间:2018 年 5 月 25 日
购入渠道:三星存储京东自营旗舰店
购入价格:749 元

使用体验:这款硬盘是帮发小买的,他当时刚好在组装电脑,在我的推荐下,让我帮他下单了这款。那时候这款硬盘是三星的旗舰产品,也是我第一次接触 M.2 NVMe 接口的固态硬盘。相比传统的 SATA 3.0 固态硬盘,它的性能和价格都高出不少 —— 性能更强,价格也更贵,同等容量比我的 860 EVO 贵了 300 多元。
5. 第五款:三星 850 EVO 1TB(SATA 接口)
购入时间:2019 年 6 月 6 日
购入渠道:淘宝二手硬盘店铺
购入价格:616 元

使用体验:这款去年没买得起的 MLC 固态硬盘,终于在今年以好价拿下。购买原因很简单:之前 250GB 的硬盘已经满足不了存储需求 —— 毕竟作为 Adobe 软件专业户,我对系统盘的存储需求很高。这款硬盘的质量确实不错,时隔 7 年的今天,它依然在我的主力电脑里稳定工作。比较可惜的是,现在应该很难买到这款固态硬盘了。三星 850 EVO 使用情况具体看状态图,数据来自CrystalDiskInfo。

6. 第六款:英睿达 MX500 2TB(SATA 接口)
购入时间:2020 年 12 月 13 日
购入渠道:英睿达京东自营旗舰店
购入价格:1298.91 元


使用体验:工作后有移动硬盘拷贝素材的需求,需要更大存储空间;但单纯买 2TB 移动固态硬盘,价格远高于“固态硬盘 + 移动硬盘盒”的组合,所以在同事的建议下采取了这个方案。不过在硬盘盒选购上出了错:为了图优惠,买了有“硬盘杀手”外号的奥睿科硬盘盒,这也为后续硬盘掉盘埋下伏笔。2021 年 6 月,英睿达 MX500 在一次使用中突然掉盘,内部数据全部丢失,我特别难过。当时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讲述用奥睿科硬盘盒导致硬盘掉盘的经历。尽管数据无法找回,不过英睿达京东自营的售后很给力,检测确认无法维修后,直接更换了一块新的 MX500 2TB。四年后的今天,这块硬盘仍在我电脑上良好运行,具体看状态图,数据来自CrystalDiskInfo。

7. 第七款:三星 850 EVO 120GB(SATA 接口)
购入时间:2021 年 1 月 9 日
购入渠道:闲鱼(二手黑苹果主机自带)
购入价格:1050 元(主机整体价格,硬盘为自带配件)

使用体验:这是我第二次接触 850 EVO 硬盘,它能良好运行黑苹果系统,即便重复安装系统也能完美适配。MLC 闪存的寿命确实无需多言,尤其是这颗硬盘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8. 第八款:三星 T5 移动硬盘(USB-C 3.1 接口)
购入时间:2021 年 618 期间
购入价格:先花 406 元买 512GB 版本(后退货),再花 739 元买 1TB 版本


使用体验:四年间几乎每个工作日都会用这款 T5 移动硬盘,运行状况依然良好。具体看状态图,数据来自CrystalDiskInfo。购买原因很简单:之前用英睿达固态硬盘搭配移动硬盘盒时,出现掉盘导致数据全部丢失,便决定直接购买移动硬盘 —— 该花的钱终究得花,一步到位有时候能避免很多弯路。

9. 第九款:西部数据黑盘 SN750 500GB(M.2 NVMe 接口)
购入时间:2021 年 8 月 13 日
购入渠道:淘宝店铺
购入价格:428 元

使用体验:为了进一步体验黑苹果,打算在主力电脑上也装黑苹果系统,经网上一番搜索,觉得 SN750 是安装黑苹果的固态硬盘中性价比最高的一款。如今三年过去,这块 SN750 依然能在黑苹果系统中良好运行,只是温度比较偏高,可以看看状态图,只是我打开它的次数确实变少了 —— 即便黑苹果的体验不错,可能是因为我上班用 Mac Studio,下班实在没法忍受继续用苹果系统吧。

10. 第十款:三星 970 EVO PLUS 2TB(M.2 NVMe 接口)
购入时间:2022 年
购入渠道:三星存储京东自营旗舰店
购入价格:1496 元

使用体验:这是我在硬盘上的最大一笔投资。那段时间沉迷于音乐编曲的学习与创作,下载了很多各类乐器音源 —— 把这些音源存放在普通机械硬盘或固态硬盘里,打开几百 GB 的音色会非常慢。所以我一步到位,买了当年堪称次旗舰的 970 EVO PLUS 2TB(M.2 NVMe 接口),它确实提升了音源打开速度,不过也间接加快了我放弃编曲的速度。

11. 第十一款:三星 870 EVO 500GB(SATA 接口)
购入时间:2022 年 8 月 31 日
购入渠道:三星存储京东自营旗舰店
购入价格:367 元

使用体验:这款硬盘是受姐姐委托,为她的笔记本更换的系统盘。它可以说是 860 EVO 的升级款,同样采用 TLC 闪存芯片,是当时性价比很高的选择。不过让我没想到的是,时隔三年它竟然还在售卖,而且该系列没有推出新款,我原本以为会迭代到 880 EVO、890 EVO 之类的型号。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同等容量的 500GB 三星 870 EVO 价格还要 430 元左右。
12. 第十二款:三星 T7 1TB 移动硬盘(USB-C 接口)
购入时间:2022 年双十一大促期间
购入渠道:三星存储京东自营旗舰店
购入价格:580 多元

使用体验:这是我这几年最后一次购买固态硬盘。最初我买的是三星 T7 Shield 1TB 版本,该款相较于普通版本多了 IP65 防水防尘功能,但到手没多久就退掉了 —— 原因是网传三星 T7 Shield 的内存颗粒有可能出现 0E 硬盘报错问题,为了保险起见,我换购了采用其他存储颗粒的普通版 T7 1TB。如今它已稳定使用接近三年,相比 T5,拷贝速度有明显提升;再配合我在淘宝买的保护套,也相当于实现了 T7 Shield 版本一半的防护功能。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同等容量的 1TB 三星 T7 移动硬盘价格要 740 元左右。

最后的总结
实在没想到过去十年我在固态硬盘上投入了这么多钱,统计后发现,一共花费了接近 7000 元购买固态硬盘(由于部分硬盘是在闲鱼随电脑一起购买,部分硬盘使用了礼品卡,无法计算具体数额,且统计时已剔除帮他人购买的硬盘)。
最终的感受是,无论是 MLC 还是 TLC,正常使用寿命都挺长的;速度上提升比较明显的,反而是接口的升级 —— 相比闪存类型,从 SATA 3.0 到 M.2 NVMe 接口就是一个质的飞跃。更何况听我同事说,他这次买的西数
采用 M.2 PCIe Gen4 x4 NVMe 接口标准,宏碁 GM9000 则采用 M.2 PCIe Gen5 x4 NVMe 接口标准,他觉得这两块硬盘的速度和稳定性都很不错,建议近期想购买固态硬盘的小伙伴可以关注这两款。
而我作为一个 old school,推荐的肯定还是三星 —— 毕竟我用得最多的就是三星,而且 和三星 870 EVO 至今还在市售。预算充足的小伙伴,可以看看三星最新的旗舰 9100 Pro;
另外有购入移动硬盘需求的小伙伴,也可以搭配购买保护套。这些推荐是我一个使用固态硬盘十年的 DIY 老人的真实感受,谢谢大家。对了,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建议一步到位买大容量存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