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办个 eSIM 怎么这么难”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多位网友反映,在办理 eSIM 业务后,其电话功能被限制,并收到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发出的“高风险卡号提醒”,要求进行二次实名认证。三大运营商回应称,此提示与 eSIM 业务本身无关,可能与号码长时间未使用、短时大量拨号、频繁更换设备、名下登记多个号码或曾有欠费记录等异常行为有关。中国电信客服还曾以“年龄超过 60 岁”为由拒绝为用户办理 eSIM,后解释为系统升级维护。整体而言,运营商强调 eSIM 业务本身不设特殊监控,风险提示是基于号码使用行为的系统监测。
📱 eSIM 办理引发用户困扰:部分用户在办理 eSIM 业务后,遭遇电话功能受限,并收到来自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高风险卡号提醒”,要求进行二次实名认证,显示出 eSIM 业务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用户体验上的挑战。
⚠️ 运营商解释风险提示原因:三大运营商一致回应,此类风险提示与 eSIM 业务本身无关。触发原因可能包括号码长时间未使用、短时间内拨打大量电话、频繁更换终端设备、名下登记多个号码,或曾有欠费等异常使用情况,是系统监测异常行为的自动反馈。
❌ 特定限制与系统维护:有用户反映,在办理 eSIM 时被中国电信以“年龄超过 60 岁”为由拒绝,客服解释称是因为系统升级维护,暗示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存在额外的办理限制或流程变动,增加了办理的不确定性。
IT之家 10 月 30 日消息,“办个 eSIM 怎么这么难”话题昨日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反映,自己在办理 eSIM 业务后,所有电话功能均被限制使用,并收到了来自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高风险卡号提醒”,要求其携带本人身份证及卡号前往营业厅或通过线上渠道完成二次实名认证。

综合新浪科技、梨视频报道,三大运营商对此均回应称,此类风险提示与办理 eSIM 业务本身无关:
中国移动工作人员解释,触发该类通知的原因可能包括号码长时间未使用、短时间内拨出大量电话,或频繁更换终端设备等,系统在监测到异常行为后会自动发送提醒。
中国电信方面也表示,eSIM 只是一项通信业务,并未设有特殊的监控政策。至于用户为何会收到异常状态提示,需结合具体号码的使用情况进一步分析。
中国移动方面补充说明,用户若收到此类短信,还可能与其名下登记多个号码、或曾因欠费等原因办理过异常销户有关,在后续新办号码时便有可能触发系统的风控提示。
IT之家注意到,此前还有网友称,在购买手机后前往中国电信营业厅办理 eSIM 业务时,却因“年龄超过 60 岁”遭到拒绝。对此,中国电信客服解释称确实存在此限制,但其表示是因为系统在升级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