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范儿 10月30日 11:31
OpenAI 筹备 IPO,英伟达市值破五万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英伟达市值突破 5 万亿美元,成为首家达成此里程碑的公司,CEO 黄仁勋释放出强劲 AI 需求信号。与此同时,OpenAI 正积极筹备 IPO,计划在 2027 年上市,估值有望达万亿美元,并已与加州总检察长达成协议,承诺留在加州并扩张,为其上市扫清障碍。OpenAI 完成公司架构重组,非营利组织将掌控营利实体,并聚焦健康与 AI 韧性技术。软银等已准备 300 亿美元投资,OpenAI 还在与英伟达等洽谈价值 1.5 万亿美元的计算基础设施协议,显示出其稳健的战略布局。

🚀 英伟达市值创历史新高,突破 5 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首家实现此成就的公司。这一里程碑的达成,与英伟达 CEO 黄仁勋对人工智能(AI)强劲需求的预警密切相关,预示着 AI 产业的持续蓬勃发展和英伟达在该领域的领导地位。

💡 OpenAI 正为 IPO 做准备,目标是在 2027 年上市,并期望成为首个估值达万亿美元的科技公司。为实现此目标,OpenAI 已与美国加州总检察长达成重要协议,承诺将总部设在加州并进行本地扩张,以换取后者对其公司架构重组的批准,为上市扫清了关键的监管障碍。

🏢 OpenAI 完成了公司架构的重组,核心在于其非营利组织(现称 OpenAI 基金会)将继续掌控营利性实体 OpenAI Group PBC。这种结构确保了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并使其成为拥有巨额资金的慈善机构,未来可将收益用于健康与疾病治疗以及 AI 韧性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 软银已准备就绪,计划向 OpenAI 投资 300 亿美元,这是其 410 亿美元融资的一部分。此外,OpenAI 还在与英伟达、Oracle 等公司洽谈总价值高达 1.5 万亿美元的芯片和计算基础设施协议,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尽管这些交易的财务细节尚待完善,但显示了其对未来发展的雄心壮志。

🤝 OpenAI 通过与加州总检察长的协议,以及公司架构的重组,展现了其在监管和资本运作上的“稳、准、狠”策略。从一个非营利性的 AI 实验室发展成为备受资本市场青睐的科技巨头,OpenAI 在短短十余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发展速度和影响力堪称“改变世界”。

英伟达刚刚创造了历史。

美国时间 10 月 29 日,英伟达成为史上首个市值突破 5 万亿美元的公司。截至当地收盘时间,英伟达总市值为 5.03 万亿美元。

据媒体分析,消息面上,英伟达 CEO 黄仁勋释放了 AI 需求强劲的信号。

而 AI 浪潮的另一个主角,也有大动作了。

就在刚刚,据路透社援引三位知情人士透露,OpenAI 正在为 IPO 做准备。要是成了,那 OpenAI 预计将会成为首个 IPO 估值就达到一万亿美元的科技公司。

时间线大概是这样:最早 2026 年下半年提交上市申请,计划融资至少 600 亿美元(实际可能更高),OpenAI 首席财务官 Sarah Friar 已经跟同事们透了底——2027 年上市。

当然了,现在还是早期阶段,估值、融资额、时间表啥的都可能变……但这架势,已经整得有模有样了。

而针对上述报道,OpenAI 发言人回应称:「IPO 不是我们的重点,因此无法设定具体日期。我们正在打造可持续的企业,并推进使命,让所有人都能受益于 AGI(通用人工智能)。」

先过监管这关,Altman 的「求生欲」拉满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上市之前,Altman 特地搞定了一个硬茬——美国加州总检察长 Rob Bonta。

大约两周前,Altman 给 Bonta 打了个电话,核心意思就一句话:我真的很想留在加州。

但这话背后也暗藏杀机:OpenAI 花了好几个月游说,反复强调自己是加州经济的顶梁柱。言外之意就是:你要是不批,我们就……走咯?

这一招属实有点威胁意味。

不过 Altman 也表态了,他不会像某位竞争对手(没错,说的就是马斯克)那样动不动就起诉或者搬家。

这通电话起了决定性作用。

Bonta 办公室结束了长达数月的调查,双方在当地时间本周一晚上正式敲定协议——OpenAI 承诺留在美国加州,并在本地持续扩张。

作为交换,Bonta 批准了 OpenAI 的公司架构重组,为 2027 年的重磅 IPO 扫清了障碍。

最终的协议包括:

除了监管,OpenAI 的公司架构前几天也正式完成了重组。

核心逻辑是这样的:

非营利机构(现在叫 OpenAI 基金会)依然掌控营利性实体 OpenAI Group PBC(公益公司)。基金会所持股权估值约 1300 亿美元,这让它直接成为史上资源最雄厚的慈善机构之一……

而且随着 OpenAI 营利性公司达到估值里程碑,基金会还能获得额外的所有权份额。这也意味着 OpenAI 商业上越成功,非营利组织所持股权价值就越高,然后这些钱就能用于基金会的慈善项目。

据介绍,基金会首阶段聚焦 250 亿美元资金承诺,干两件大事:

软银:300 亿美元投资已就位

说完重组,再来看看钱的事。

此前,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软银董事会已经批准对 OpenAI 的第二笔 225 亿美元投资,前提是 OpenAI 完成公司重组。

这笔钱是软银主导的 410 亿美元融资的一部分(融资前估值 2600 亿美元)。软银之前投了首笔 75 亿美元,其他投资者像 Dragoneer、Thrive Capital 等共投了 110 亿美元。

截至去年年底,OpenAI 账上有 76 亿美元现金,但预计今年要烧掉 80 多亿,明年 170 亿……AI 烧钱终究是个无底洞,这也是 OpenAI 得加快上市的重要原因。

钱要烧,算力也得跟上。在这件事上,Altman 的操作就更野了。

根据之前金融时报的报道,他基本绕过了 OpenAI 的银行家和律师,亲自跟英伟达、Oracle、AMD、Broadcom 谈判,搞定了总价值高达 1.5 万亿美元的芯片和计算基础设施协议。

回到 Altman 的团队配置。在这些复杂的芯片谈判中,他依赖的核心团队就几个人:

知情人士透露,Altman 的团队「首先」关注的是芯片合作的技术细节,财务部分「可以之后再谈」……这种非传统方式遭到国外不少分析师批评,说协议缺乏详细财务条款,还采用了把供应商、投资者、客户捆在一起的循环结构。

一位参与过程的人士表示:「一切构想都来自 Sam,但真正推动这些交易落地的是 Greg 和他领导的团队。Greg 行事低调、幕后操盘,但在复杂局面下,他才是真正推进进展的人。」

如今看来,从监管博弈到资本重组,从软银投资到芯片协议,OpenAI 整套组合拳主打一个稳、准、狠。

而从非营利实验室到资本市场的宠儿,OpenAI 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

这速度,确实配得上「改变世界」这四个字。

附上参考地址: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openai-lays-groundwork-juggernaut-ipo-up-1-trillion-valuation-2025-10-29/

https://www.wsj.com/tech/ai/openais-promise-to-stay-in-california-helped-clear-the-path-for-its-ipo-3af1c31c?st=Svh5TT&reflink=desktopwebshare_permalink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英伟达 Nvidia 市值 Market Cap OpenAI IPO 人工智能 AI 通用人工智能 AGI 公司重组 Corporate Restructuring 软银 SoftBank 计算基础设施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