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头条 10月30日 11:08
卤味巨头业绩承压,行业增速放缓面临调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曾经高速发展的卤味行业正经历增速放缓和深度调整。ST绝味和煌上煌等头部企业发布的财报显示,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下滑。ST绝味表示,主要原因是受行业市场环境影响,卤制品销量下降。煌上煌虽然净利润有所增长,但营收也同比下降,并出现了门店数量的负增长。专家指出,在消费意愿变化的背景下,卤味行业偏高的价格和性价比不足正面临巨大挑战,同时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也对产品提出新要求。周黑鸭等其他卤味企业也面临类似瓶颈,通过优化门店和提升单店效能来应对。

📉 卤味行业增速放缓,头部企业业绩承压:ST绝味和煌上煌等卤味巨头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均显示营收下滑,ST绝味更是面临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双下跌。这表明曾以“万店模式”高速扩张的卤味赛道正进入调整期,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需求变化是主要原因。

⚖️ 价格与性价比成为挑战,消费意愿影响购买决策:专家分析指出,当前卤味行业普遍存在价格偏高、性价比不足的问题。在消费意愿和信心下行的宏观环境下,消费者对高价位产品的购买意愿受到显著影响,这直接导致了卤制品销量的下降。

💡 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产品结构面临转型:除了价格因素,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也对卤味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盐、高脂的传统卤味产品可能不再是消费者的首选,行业需要通过产品创新和健康化转型来适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 门店扩张遇阻,优化运营成为关键:煌上煌和周黑鸭等企业在财报中均披露了门店数量的减少或增长不及预期。这反映出过去依赖门店数量扩张的模式正在面临挑战,企业需要通过关闭低效门店、提升单店运营效能和优化供应链来提高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ST绝味表示,主要系公司受行业市场环境的影响,导致主要产品(卤制品)的销量下降。

曾凭借“万店模式”高歌猛进的卤味赛道,正迎来增速放缓与深度调整的阵痛期。

随着ST绝味、煌上煌三季报披露,两家巨头共同指向了收入下滑。专家指出,在消费意愿变化的背景下,卤味行业偏高的价格与性价比不足正面临巨大挑战。

根据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603517.SH,简称:ST绝味)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ST绝味实现营业收入14.41亿元,同比减少13.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减少26.46%。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的业绩也是营收、利润双跌,前三季度ST绝味营业收入42.60亿元,同比减少15.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亿元,同比减少36.07%。

同样营收下滑的还有煌上煌(002695.SZ)。公司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增利不增收,营收同比下降5.08%至13.7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59%至1.01亿元。

头部公司都明显感觉主营产品没有以往好卖。对于前三季度净利下滑,ST绝味表示,主要系公司受行业市场环境的影响,导致主要产品卤制品的销量下降。

ST绝味发布的前三季度经营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42.60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41.67亿元,占营业收入97.81%;其他业务收入为9320.89万元,占营业收入2.19%。主营业务收入分渠道来看,卤制食品销售收入35.27亿元,占比84.63%;供应链物流收入4.23亿元,占比10.14%。对比去年同期数据,卤制食品销售收入同比减少16.49%。

虽然在三季报中,煌上煌没有披露营收下滑原因,但在今年半年报中,对于营收的下滑,煌上煌表示,消费场景发生变化,酱卤肉制品加工业老店单店收入持续同比下降,同时公司门店拓展不达预期,门店数量出现负增长,导致营业收入不理想;而且今年上半年,煌上煌的门店总数较2024年底的3660家减少762家,为2898家。

在营收下滑的前提下,原材料市场价格的走低让煌上煌的净利润没有同步下滑。煌上煌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主要原材料鸭脖、鸭翅、冻新鸭等相关鸭副产品原料市场价格仍处于低位,期间主要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生产成本的逐步回落带来酱卤肉制品业综合毛利率的稳步回升,酱卤肉制品业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 2.23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1日,煌上煌发布公告称,公司两个食品加工建设项目的投产日期选择往后延期,其中一个扩产项目已经是第二次延期。

作为港股企业,未披露三季报的周黑鸭(1458.HK)今年也遇到了类似的瓶颈。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22亿元,同比下降2.9%;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228%。周黑鸭在半年报中提到,优化关闭低效门店导致总收益同比下降,但通过提升单店运营效能,带动平均单店销售额有效增长,最终使整体收入降幅得到有效控制。财报显示,周黑鸭的门店总数较2024年底的3031家减少167家,为2864家。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卤味赛道的增长有赖于几个方面。从宏观来说,是基于重度消费人群的人口红利,以及门店数量的增加。从微观来说,就包括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粉丝效应,以及品牌服务体系以及客户黏性。整体看,从品类竞争的角度,卤味整体的价格是偏高的,性价比不足。加上这几年整个行业的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消费的信心下探后,对卤味行业的挑战是非常大的。

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卤味三巨头业绩下滑,主要原因并非卤味非刚需,而是多重因素叠加。“一方面,市场竞争加剧,新品牌不断涌现,消费者选择增多,传统卤味品牌市场占有率不断被蚕食。另一方面,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对高盐、高脂卤味需求减少。此外,卤味三巨头产品价格偏高,在消费意愿走低的背景下,性价比不足的问题凸显,影响了消费者购买意愿 。”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ST绝味 煌上煌 周黑鸭 卤味 食品行业 业绩下滑 消费趋势 ST JueWei Huangshanghuang Zhouheiya Braised Food Food Industry Performance Decline Consumer Trend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