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Lab 10月29日 22:54
四维图新:从地图到AI,迈向全栈可控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四维图新,这家以高精地图起家的企业,正积极拥抱大模型时代,全面转型AI领域。公司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地图业务,而是致力于提供“全栈可控”的AI整体解决方案。其CEO程鹏认为,AI应驱动汽车从“功能载体”进化为“有情感的移动智能体”,重构产品逻辑,提供情绪价值。四维图新通过位置服务、电子芯片、座舱域控、辅助驾驶和高精度定位等多方面产品布局,强调高性价比、全球化兼容和合规性,旨在成为智能汽车行业的关键赋能者,并加速中国技术出海的步伐。

🚗 **AI驱动汽车进化为情感智能体**:四维图新CEO程鹏指出,AI不应仅是功能点缀,而是驱动汽车从“功能载体”进化为“有情感的移动智能体”的核心。AI的本质是重构产品逻辑,从“实现功能”转向“提供情绪价值”,这是智能汽车发展的关键方向,不如此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 **全栈可控的AI解决方案**:面对大模型时代的挑战,四维图新正从单一的地图供应商转型为提供“全栈可控”的AI整体解决方案。这意味着从芯片、算法到高精定位和各种应用方案,公司力求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以应对市场竞争并满足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需求。

🌍 **全球化布局与高性价比产品**:四维图新正积极推进产品出海,其座舱域控系统可兼容全球168个国家,并考虑多国语言和左右舵适配。同时,公司推出的辅助驾驶和高精度定位等产品,也强调高性价比和全球化合规性,如基于地平线征程6B芯片的PhiGo Entry行泊一体方案,价格控制在千元以内,显示了其在全球市场竞争力。

🚀 **多领域产品创新与拓展**:除了核心的位置服务,四维图新还在电子芯片(杰发科技SoC与MCU累计出货量破亿)、座舱、辅助驾驶(PhiGo系列)以及高精度定位等领域进行产品研发和创新。甚至探索将芯片应用于智能两轮车,以及为摩托车开发辅助驾驶和智能头盔,展现了其在AI领域的广泛探索和应用潜力。

原创 汪洁 2025-10-29 11:56 上海

不做地图佬,要做AI佬

两年前,四维图新还在坚持“智驾方案当然需要地图”。

两年后,四维图新却不太提地图了。

在大模型时代,这家以高精地图起家的企业,聊起了和小鹏、理想一样的目标:全面入局“AI”。

毕竟,光卖图已经不行了,得靠AI整体解决方案才能活下去,而且还得是“全栈可控”的。

“全栈”是这次发布会最高频的词汇之一。从芯片、算法、到高精定位、再到各种方案,四维图新几乎把“我们能自己搞定”写在了脸上。

不想只当车机里的那条路,而想成为转动方向盘的手,那就不只是换个马甲这么简单了。

机遇向前

可能有部分朋友看到“AI”这个名词时,已经有点儿“过敏”了,这个词几乎成为了转型或升级的口号,响在这个时间点,似乎都有些晚。

市场的选择也像大家的第一反应一样,还是得看看实际产品。

四维图新的入手点,是先判断AI的走向:

首先是确认AI在生产中的不可替代性,让汽车不只是移动工具。

四维图新CEO程鹏认为,AI不应仅仅是功能点缀,而是驱动汽车从“功能载体”进化为“有情感的移动智能体”的核心力量。

“AI的本质是重构产品逻辑,从‘实现功能’到‘提供情绪价值’,这是智能汽车进化的关键方向。”

换一句话来说,如果不以这个终极目标去开发产品,未来还是避免不了被淘汰。

其次,是越来越需要重视的安全底线。

安全是一切产品落地的前提。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安全(事故)问题限制各种技术往前推进,这几年,国家也推出了相应的国标。

比如“不起火不爆炸”的动力电电池新国标、强烈打击了PPT期货文化的智驾新规以及数据跨境文件。

然后是极致性价比。

现在的“性价比”和以前的所说的并不一样。在过去,产品能力梯度拉的没有那么大,更低的成本价往往都是带来多倍的竞争力。

但现在好用的产品越来越多,上限越来越高,就要求产品是在“好用”的基础上具备价格优势,可以说汽车行业开始从“价格竞争”转变为“价值竞争”。

程鹏表示,现在的行业共识是“既要高性价比、又要满足国家强标、还要符合车主对智能化体验的超前需求”。

最后是出海加速。

国产车出海量与日俱增,比如2024年奇瑞汽车的出海量就占据了其全年总销量的近一半。

但国内的产品技术出海方面还是偏空缺。如果要把国产技术或者搭载国内技术的满血版车辆送出海,面对的挑战包括技术法规、供应链与生态、数据安全以及地缘政策等等。

找到了缺口,接下来就是对应的措施和产品。

四维图新的第一类产品,其实还是跟老本行有关:位置服务。

一方面,图商的老本行给了四维图新合规处理数据的能力。

另一方面,四维图新与时俱进,基于导航应用和地图数据推出了一些有趣的服务。

比如你在做旅游攻略时,好不容易选定了心仪打卡点,是不是又要切换APP搜索附近美食,再切换APP想找一找某些店铺的实拍美食测评?

四维图新这套导航,就能在中控屏上直接放大建筑,探索这座城市的景点,下面还会像“小黄车”似的挂着对应的打卡或探店视频,实现“种草拔草”一条龙。

第二类产品是电子芯片。

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的SoC与MCU累计出货量已经双双突破亿颗大关,主要以出海为主。

其中AC8015胜在了高集成度、高性价比,AC8025在性能和信息安全等方面更是在出海上具备优势。

第三类产品是座舱。

除了具备和国内步调一致的“高性价比软硬一体”的优势以外,四维图新拿准了“全球化”这张牌。

这样一套座舱域控,同硬件平台能够兼容全球168个国家,使用上考虑到了多国语言适配、左右舵HMI适配,更关键的是具备完整的海外合规体系,出海靠谱。

第四类产品是辅助驾驶,同样是针对高性价比和出海。

入门版本是基于地平线征程6B芯片的PhiGo Entry行泊一体方案,千价格控制在千元以内,支持泊车,可以升级到高速领航。

然后是三套领航辅助方案,分别是基于地平线征程6E芯片的PhiGo Pro高速领航方案,支持记忆泊车;

基于高通8260P芯片的PhiGo Pro,以行业最低算力实现城区领航;

总算力超过1000TOPS的PhiGo Max,接入端到端大模型,目标实现到L3的跨越。

第五类产品是高精度定位,特点是覆盖广、交付快、可靠可控。

这方面业务针对机器人、无人物流、导航、紧急救援等等,对于四维图新来说是老本行的深耕,业务链也很全,覆盖80多个国家交通信息,而且3-6个月就能交付。

可以发现,虽然四维图新已经不再多提地图,但很多产品都是基于地图,尤其是地图行业经验带来的对法规的高敏感性,给其出海业务带来了巨大助力。

意义在哪?

当一家企业号称入局AI,实际能带来什么呢?

小鹏的AI,是图灵芯片带来的国产大算力;理想的AI,是VLA带来车辆和驾驶员沟通的奇妙体验。

在四维图新这样的供应商上,是软件改变产品结构和成本的力量。

比如前文中提到的低算力泊车方案,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样的效果,是四维图新完成了一个构想:

当行车时,这笔算力可以用来导航,当车辆停车时,这笔算力不用导航,那将它打通和泊车控制的连接,用来泊车呢?

类似的想法还有,原先的大陆集团子公司、现已独立运营的欧摩威,推出了一套毫米波雷达方案:

当行车时,这套毫米波用来勘测远距离障碍物;

停车时,通过调整带宽让这套毫米波雷达去勘测近距离障碍物,这样就可以通过调节参数来实现用同一套硬件完成行泊功能,不需要额外增加超声波雷达。

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探索,比如四维图新的芯片正在运用到智能两轮车上。

相比起汽车,由于两轮车在户外的暴露时间更长,风吹日晒,所以两轮车对于芯片的质量要求反而更高,芯片适配反而更难。

他们甚至还在参与智能摩托车的研发,给一辆摩托车装上显示屏和车道保持等辅助驾驶,另外再探索有没有诞生智能头盔的可能性,这样通过“车机盔”的互联,摩托车手就可以在头盔上直接看到类似于AR效果的导航了。

这样的探索,大家期待吗?

写在最后

四维图新的AI转型代表了部分汽车供应链企业在智能化浪潮中的方向选择。它的“去图化”只是整条汽车供应链AI化的一个剖面。

过去两年,不少供应商们几乎同一时间把PPT里的关键词从“规模”换成“模型”,用软件定义硬件,用算力平权价格。

谁有数据、谁能把算法塞进最便宜的硬件,才能保持传统硬件的利润。  

也许就像四维图新CEO程鹏所说:“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到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这条路是必然选择。”

END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四维图新 AI 智能汽车 全栈可控 NavInfo Intelligent Vehicles AI Solution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