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9 17:01 上海
秋意渐浓,又是一年重阳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想和大家聊聊“适老化”的那些事。
你知道吗?有九成老人的晚年生活是在家中度过的。然而,当越来越多的智能家电走进家庭,那些年轻人眼中的“便捷”,对许多老人而言,却可能是“不会用”“用不好”的无助与失落。
在小米,有一群设计师敏锐地察觉到了这道横在产品与老人之间的“体验鸿沟”,他们走进一个个家庭,聆听真实的声音,用一次次问卷与探访,摸索出了一条属于小米的适老化设计之路。
在他们看来,适老化并非简单的“放大加粗”,而是一场从老人日常痛点出发的渐进式创新。
01
拒绝想当然,小米的适老化探索
在深入细节之前,我们先来厘清一个根本问题:什么是真正的“适老化”?
设计团队认为,适老化不是单向的“简化”或“施舍”,而是从老人的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多维度出发,让产品主动适应他们的生活。
但长久以来,公众对老年群体的认知往往停留在“视力差、听力弱、记性不好”的刻板印象中。而适老化也因此渐渐沦为“放大字体、调高音量、砍掉功能”的固定套路。
这种“想当然”的设计,不仅无法契合老人的日常需求,甚至还会为他们带来新的困扰。真正的适老化,不是让老人适应产品,而是让产品理解老人。为此,设计团队围绕老年人的视觉、听觉、触觉、肢体、认知几大方面,展开了系统性的探索。
▍视觉 :不止放大字体,更要让信息“一目了然”
视觉上,放大字体,只是适老化的起点,想让老人看得舒服,行间距、字间距、段落排布都需细致考量。更关键的是,许多对年轻人一目了然的图标,对老人来说却如“天书”——像洗衣机面板上代表 “羊毛洗” 的毛线团符号、“快洗” 的水流加时钟图案,他们常常对着这些抽象符号反复琢磨,也分不清对应的功能。
因此,设计团队在电饭煲、油烟机、洗衣机、烧水壶乃至遥控器的按键旁,都添加了文字标识,帮助老人理解按钮信息。在字体、颜色、印刷工艺上也下足功夫,针对不同产品反复调试,只为让每一个信息都清晰可读。
(图:设计团队在按键icon添加文字标识,以帮助老人理解信息)
▍听觉:65 分贝的安全感,听得清也不刺耳
听觉上,全球超过1/3的65岁以上成年人存在听力损失,不仅听不清,还对噪音很敏感。因此,产品提示音在65-67分贝最合适,同时要尽量提高“信噪比”——降低背景噪音,突出有效信息。
基于此,设计团队不仅优化了电饭煲等设备的提示音量,更在门锁等具有安全隐患的产品加入语音提醒。例如检测到门未关好时,小米智能门锁4 Pro 会自动发出语音提示,守护居家安全。
(图:小米智能门锁 4 Pro在异常状态下会进行安全告警提醒)
▍肢体:顺着力气来,让家务少点 “劳神费腰”
肢体上,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高会缩减,同时,关节逐渐磨损,肌肉力量下降,让拖地、晾衣服等家务活也变得劳神费腰。
正是考虑到老人身体力量的变化,米家无线洗地机4 Max在细节上做了贴心优化:电池下移、清水箱下置的双重低重心设计,搭配大灵活扭角,老人手持起来更轻松省力。180° 躺平设计,床底、沙发底等低矮空间脏污也能轻松探入清洁,老人只需在米家 APP 远程操控洗地机前进、后退,不必再劳神累腰。
(图:米家无线洗地机4 Max)
▍智能守护,无忧相伴
除了生理情况的适配,设计团队还关注到老年人日益提升的居家安防需求,并将老人的认知习惯纳入到产品设计思路中。
比如智能门锁,虽然解决了“忘带钥匙”的麻烦,却可能因老人指纹磨损而识别失败。小米智能门锁4 Pro 双摄版支持AI掌静脉、3D人脸、指纹等十多种开锁方式,让每位老人都能轻松进门。
(图:小米智能门锁4 Pro 双摄版支持多种开锁方式)
小米智能摄像机 视频通话版自面世以来就收到很多老年用户的点赞与好评。它突破了大家对摄像机的设计认知,与其说是一个监控设备,其更像是一台立式视频电话。
不仅自带屏幕,还有一个大大的通话按键,支持摄像机与手机微信双向视频通话。更符合老人习惯的极简设计,不仅大幅降低了使用门槛,也降低了老人对家里安监控的抵触。
(图:小米智能摄像机 视频通话版)
02
26 次入户调研,挖出 “真需求”
理论终究要回归现实。在确立四大设计维度后,设计团队深知,要让产品真正贴合老人的日常,就要“面对面”走进老年用户的生活,调研老人们使用米家智能产品的真实感受。
在北京一条胡同深处,有一户经历适老化改造的家庭,这成了设计团队最好的调研对象,在半年时间里,设计师前后登门26次,沉浸式记录老人与产品互动的每个细节,把“用不顺手”的地方一一整理成需求清单。
奶奶指纹浅,开门时常反复按压,有时只能握着门把干等;
爷爷看到净水器亮起“换芯提示灯”,却对照说明书无从下手;
就连产品包装的封条,都因手劲不足,得找剪刀费力划开……
那些生活里细碎的痛点,远比数据更真实、更触动人心,而这些细节让团队意识到:老人的需求,远比“放大字体”复杂得多。
(图:设计团队入户调研)
除此之外,为了更贴近老人的使用习惯,团队还搜集了70年代的随身听、90年代的黑白电视等“老物件”,反复琢磨那个时代的设计语言与交互逻辑。并针对门锁这类高频使用的安防产品,进一步开展了28次深度访谈,明确了生物识别、语音提示等改进方向。
最终,这些带着生活温度的发现,被一点点融入到智能门锁、油烟机、摄像机、净水器的设计里,同时他们也努力将调研成果沉淀为适老化设计规范,让“为老人设计”成为更多产品的内在基因。
03
超级小爱,构建“不费力”的智慧养老
当适老设计从单品走向系统,我们还能想象怎样的居家养老场景?
目前,小米已经建立起全球领先的消费级AIoT平台,截至2025年6月30日,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平板)数达到9.89亿,丰富的生态更提供了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解决方案。
而超级小爱,也成为老人最贴心的语音助手:
问天气、开空调、搜戏曲,一句话搞定;
说声“晚安”,灯光、窗帘、净化器自动关闭,夜灯延时熄灭;
起夜时,沿途夜灯柔和亮起,卫生间浴霸提前开启暖风,降低跌倒风险。
(图:小米适老化智能生态)
04
老人的笑声里,藏着适老化的 “标准答案”
然而,再完善的生态构想,也需要回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接受检验。这些为老人设计的智能方案,他们是否真的愿意用、喜欢用?带着这个疑惑,我们来到了今年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小米展位。
展区里,老人围在体验区前,对着小爱同学说 “晚安”,灯光渐暗、窗帘闭合、晾衣杆缓缓上升,一位叔叔连连赞叹:“这功能真好,不用一个个关,太省事了!” 旁边一位阿姨体验完颈部按摩仪,拉着工作人员说:“按完肩膀松快多了,这么小巧,放家里正合适。”
(图:小米老博会展位)
设计团队也来到现场,邀请老年观众们进行现场测试,倾听最真实的反馈。“按钮上的字显眼一点就好了”“遥控器要是能再大些就好了,不然总找不着” ,这些带着生活温度的反馈,不是冰冷的需求清单,而是“与用户交朋友”的生动呈现。
此外,小米党工团代表也在现场分享了他们在助老公益方面的长期投入。小米青年志愿服务队于北京龙泉老年公寓完成了适老化改造试点项目,从前期调研到最终落地实施,在公寓内部署了全域Wi-Fi,无线呼叫门铃、智能夜灯、健康监测设备等产品矩阵,构建起全天候守护网络。此外,还牵头制定《天然软木恒温浴室防滑垫》团体标准,预防老人滑倒;定期为老人提供义务理发、生态蔬菜配送等志愿服务,深受老年群体认可。
(图:小米青年志愿服务队敬老活动)
05
不只口号,更是可触摸的美好生活
2021年,全国人大代表雷军在两会上提出《关于运用智能技术帮助老年人更好融入数字生活的建议》,这份建议不是一句口号,从读懂老人 “看不清图标” 的困惑,到解决 “指纹识别不了” 的窘迫,再到构建 “一句话管好家” 的智能场景,我们不想只做 “卖产品的人”,更想做 “陪老人适应数字生活的朋友”,让每一位老人也都能平等、便捷地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当科技真正俯下身来,拥抱每一个曾经被时代速度落下的人,它所散发的光芒,终将照亮我们共同的未来。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