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10月29日 19:41
山姆会员店品控危机:信任基石动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山姆会员店曾是中国中产家庭品质生活的象征,以其独特的选品和严苛的质量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然而,近期“黄金蟹”和“牙齿蛋糕”等一系列品控事件,以及黑猫平台逾万条投诉,特别是投诉量同比上涨65%,正迅速侵蚀其“严选价值”的护城河。面对食品安全频发、高口碑商品下架、大众品牌上架等问题,山姆的会员费溢价基础开始动摇。文章深入分析了扩张加速、财务压力、战略调整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共同导致了山姆的“祛魅”,并探讨了其核心优势面临的严峻挑战。

⚠️ 品控失守引发信任危机:山姆会员店近期接连曝出“蛋糕内现牙齿”、“坚果内发现活虫”等食品安全问题,黑猫投诉量激增65%,严重动摇了消费者对其“严选价值”的信任,会员费所代表的品控溢价基础面临瓦解。

🛒 选品策略调整引发争议:山姆下架多款高口碑商品,转而上架好丽友、卫龙等大众品牌,并采用模糊品牌标识或以代糖标注“减糖”等方式,导致消费者感知落差,其“严选”定位与商业逻辑出现错位。

📈 扩张加速与财务压力并存:山姆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并加密中心城区布局,但三线城市客单价低、运营成本高,财务压力促使其调整战略,更侧重高利润产品,稀释了商品独特性和品控优势。

⚔️ 市场竞争加剧与份额下滑:面对Costco、盒马等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崛起,山姆在一线城市市场份额同比下滑,付费会员面临被截流的风险。本土零售商的快速反应和高质价比策略,进一步挤压了山姆的生存空间。

🔋 增长引擎面临挑战:山姆作为沃尔玛中国的主要增长引擎,贡献了近70%的营收,其近900万的付费会员基数是核心。然而,持续的品控问题和竞争压力,正对其千亿规模的业绩和增长引擎的地位构成严峻考验。

文 | NEXT趋势,作者 | 方远,编辑 | 小雨

曾几何时,山姆会员店是中国中产家庭品质生活的象征,一张会员卡等同于对独特选品和严苛质量的绝对信任。

 然而,这层中产滤镜正迅速破碎。 

近期,从“黄金蟹”到“牙齿蛋糕”,山姆连续爆发的品控危机,让其基本盘出现裂痕。

黑猫平台上逾万条投诉,以及同比上涨65%的投诉量,都在拷问其严选价值。 

当会员费支付的品控溢价不再成立,山姆引以为傲的信任护城河,还能守护多久?

 

 中产滤镜破碎 

行业共识曾是,山姆的核心壁垒在于其独特选品和质量严苛。但近几年来,这一标准似乎正在松动。

近期,山姆连续暴露食品安全问题。梳理公开信息,事件包括:蛋糕内出现牙齿、坚果内发现活虫、牛奶包装附着虫卵、莲雾中发现蠕虫等。

这并非孤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山姆会员店的投诉已超过1万条,主要集中于食品安全问题。数据印证了问题的广度:2024年,山姆的相关投诉量同比暴涨了65%,系统性风险已然表征。

消费者进入山姆的门槛是260元至680元不等的会员费。用户付费的本质是购买山姆的“严选价值”——即用山姆的品控能力,替代用户在海量商品中比对质量和价格的时间成本。

品控的挑战正传导至选品策略。信号包括:山姆下架了多款高口碑商品,如台湾风味太阳饼、经典米布丁和低糖蛋黄酥;同时,上架了引发争议的大众品牌,如好丽友、卫龙、盼盼、徐福记和溜溜梅。

用户的感知落差来自两个层面。其一,山姆的操作试图模糊品牌界限,例如将盼盼法式小面包更换全外文包装,或隐去卫龙的品牌标识。其二,健康标签与配料表存在认知错位。例如,好丽友派标注减糖80%,但配料表显示其甜味来自安赛蜜、三氯蔗糖等代糖。

这种选品策略被指存在商业逻辑错位,当山姆上架此类商品时,会员费为严选和品控支付的溢价便不再成立。

品控和选品的双重压力,正导致山姆祛魅。

 品控何以失守? 

近年,山姆在中国的扩张显著提速。

一个时间对比是:从首店到第54家店,山姆用了近30年;而从第48家增长到第60家,仅用时一年多。

扩张的向量,一是“下沉”,山姆正打破只在一线开店的惯例,以高质量下沉触达三四线城市。二是“加密”,山姆一改远郊选址,开始进入中心城区。

“下沉”带来了财务模型的压力。数据显示,在门店翻倍的近五年,三线城市客单价仅为一线的61%,运营成本反而高出15%。

这种财务压力,需要依靠高线城市的销冠门店来平衡。

财务与扩张压力,被认为是其战略摇摆的动因。

2017年Andrew Miles接任中国区总裁后,山姆的战略是精简SKU、严控品质、完善本土供应链,以此建立质价比护城河。然而,进入2025年,随着新高管接任,其供应链本土化迭代明显更加激进,但之前品质为先的信条,被抛弃了。

新战略的指向之一是更大的利润空间。其动作表现为:下架爆品,上新大众本土商品;同时缩短选品周期,更侧重高利润产品。这些动作的代价是,山姆商品的独特性和品控优势被稀释。

在供应链侧,山姆利用采购的最终定价权严控成本。据了解,采购方会审核成本报表,在确保合作方8%-10%净利润后给出采购价。若供应商不接受,山姆会寻找替代工厂。

如今,供应链透明度提升,中国本土零售商也能深入源头。例如,盒马的自营品逻辑是跳过中间环节,与厂家共研新品并专供零售商。这与山姆的共创模式,路径趋同。

近两年山姆质量下滑、选品失策,被认为与其会员增长逻辑相关。其策略是:一线城市推新品,保老会员续费复购;低线城市扩张,拉新会员。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快速扩张带来的经营和管理压力。

 阿喀琉斯之踵 

沃尔玛中国的增长引擎已高度集中于山姆。

2024财年,沃尔玛中国总营收为1473亿元人民币,同期山姆中国的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贡献了近70%的业绩。

这一引擎的核心燃料,是其近900万的付费会员基座。其中,贡献了60%营收的“卓越会员”群体,续卡率高达92%。这批高黏性、高价值的用户构成了山姆的基本盘。

分析认为,维系这批高价值用户的关键是品牌信任。山姆通过精选高品质商品,锚定了中高收入家庭。但如今,用户对这种确定性的认知,正在动摇。

同时,山姆面临的外部竞争加剧。一方面,Costco、奥乐齐等国际玩家正加速在华布局;另一方面,盒马、胖东来等本土新业态和精品超市,亦在通过高质价比的商品和服务,分流山姆的会员。

据媒体报道,山姆在一线城市的市场份额同比下滑2.3%,同期Costco与盒马则分别增长4.1%和3.8%。报道称,在新一线城市,山姆的付费会员正被Costco截流。

本土零售商的竞争策略包括快速复制爆品。2024年山姆的草莓盒子蛋糕成为爆品后,盒马迅速上线了同类产品。面对竞争,山姆已主动下调了30余个高频SKU的长期售价。

在外部竞争日益加剧的同时,山姆的内部服务能力也面临着挑战。

有观点认为,倘若扩张速度超过了服务能力的迭代速度,山姆将遭遇更为严峻的消费者信任问题,毕竟它需要应对更加挑剔的目光和更多元化的需求。

也有观点把山姆的“祛魅”归结于中国本土零售商家在商品与服务层面的能力提升。

在内外压力的双重影响下,山姆的核心优势已然遭受冲击。倘若品控问题持续存在,且被市场解读为选品缺乏聚焦或战略出现偏差,这将加速其竞争壁垒的瓦解,甚至可能动摇用户信任的根基。

届时,其千亿规模的业绩能否得以延续,其作为沃尔玛增长引擎的地位是否依旧稳固,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山姆会员店 品控危机 消费者信任 零售业 Sam's Club Quality Control Consumer Trust Retail Industr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