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10月29日 19:24
香港出现不明源头基孔肯雅热病例,专家建议加强筛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香港近期出现不明源头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引起专家关注。继首例82岁本地感染病例后,又出现一名感染源头不明的55岁女子病例。专家分析认为,若两病例病毒基因序列相似,可能表明存在隐性传播链。尽管当前蚊媒指数较低,但仍需加强监测,包括检测白纹伊蚊是否携带病毒,并建议进行血清学筛查,以发现已康复的感染者,从而探明本地传播情况。考虑到人员流动,香港的基孔肯雅热爆发风险被评估为“中等”,预计将出现零星病例,大规模爆发与否取决于追踪和隔离措施的有效性。未来两周密切关注黄大仙区新增病例至关重要。

🦟 **本地病例与传播链担忧**:香港出现不明源头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包括一名82岁女子和一名55岁女子。专家指出,若两病例的病毒基因序列相似,可能意味着该地区已存在隐性传播链,需要密切关注。

🔬 **加强监测与筛查建议**:尽管目前蚊媒指数不高,但专家建议加强监测措施,包括检查白纹伊蚊是否携带病毒。同时,提出进行血清学筛查,以识别已感染并康复的个案,有助于全面了解疫情传播情况。

🚦 **疫情风险评估与应对**:考虑到频繁的人员往来,香港的基孔肯雅热爆发风险被评估为“中等”,预计会出现零星病例。是否会演变成大规模爆发,取决于卫生部门的追踪、隔离措施以及未来两周内新增病例的出现情况。

香港出现基孔肯雅热首个本地病例后,同地区再现感染源头不明的本地病例,专家建议香港特区政府进行血清学筛查,以找出是否存在曾感染后已康复的个案,探明是否存在本地传播链。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上星期天(10月26日)披露,一名住在黄大仙凤德邨的82岁女子确诊,为首例本地感染病例。

据港媒星岛头条报道,香港星期一(27日)又录得三宗感染个案,其中一人是任职黄大仙区礼贤会恩慈学校的55岁女子,感染源头不明,病毒基因分析工作仍在进行。

香港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星期三(29日)接受电台访问时表示,当局正分析样本的病毒基因排序,若82岁女子与55岁女子的病毒样本基因排序结果相同,则意味着它们源于同一传播源头,可能显示该区已出现隐性传播链。

曾祈殷指出,虽然目前蚊媒指数较低,但仍需进行大量监测措施以防爆发,包括了解该区的白纹伊蚊是否携带基孔肯雅热病毒。他也建议政府考虑进行血清学筛查,以找出是否存在曾感染后已康复的个案,并研究本地蚊媒是否带病毒。

因香港市民频繁往返大陆多个城市,曾祈殷将香港基孔肯雅热的爆发风险评估为“中等”,指输入个案在所难免。他预计本港局部地区仍可能出现零星个案,而会否演变成大规模爆发,则取决于相关部门的追踪工作及及时隔离措施。

曾祈殷强调,未来两周要密切留意黄大仙区内是否出现更多新增个案,由于基孔肯雅热潜伏期为2至12天,再没有新增个案则可比较放心,反映该区情况受控。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香港 基孔肯雅热 本地传播 疫情监测 公共卫生 Chikungunya Hong Kong Local Transmission Epidemic Surveillance Public Health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