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5小时前
易成新能业绩喜忧参半,营收增长与现金流困境并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易成新能最新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2.79%,净亏损同比收窄,似乎正从业绩低谷爬升。然而,这份财报背后隐藏着严峻的现金流压力,经营现金流净额大幅为负,应收账款高企,占营收比例近九成,显示大部分销售额未能转化为实际现金。公司曾因战略调整和并购失误陷入巨亏,如今正聚焦高端碳材和新型储能两大主业,剥离亏损业务,并积极拓展合作。尽管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支持以及与宁德时代等公司的合作带来了新的增长希望,但现金流危机和战略重构的成效仍有待观察。易成新能的转型之路,既是行业缩影,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 **营收增长与亏损收窄的表象下,现金流状况持续恶化**:2025年前三季度,易成新能营收同比增长12.79%,净亏损同比收窄,但经营现金流净额却同比大幅减少,达-3.57亿元。高达22.46亿元的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89.78%,表明公司销售收入的转化效率低下,资金周转面临严峻挑战。

📉 **历史包袱与业务转型阵痛**:公司曾因晶硅片切割技术迭代而业务下滑,后通过收购进入PERC单晶硅电池和石墨电极领域,但这些并购并未带来持续盈利,反而累积了巨额亏损。2024年,公司遭遇上市以来最严重业绩滑铁卢,营收同比大降65.38%,净利润巨亏8.51亿元,主要源于电池片销量减少和石墨电极价格下跌。

💡 **聚焦高端碳材与新型储能,寻求突围**:面对困境,易成新能已明确将业务重心聚焦于“高端碳材”与“新型储能”两大主业,并剥离了亏损的光伏电池片业务。通过并购重组山西梅山湖公司,提升石墨电极产能;收购智能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公司,并拥有全钒液流储能技术,实现技术互补,同时与宁德时代签署储能项目框架合作协议,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力求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 **控股股东支持与战略重组带来契机**: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正与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战略重组,这为易成新能带来了新的资源整合机会。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合作网络,与宁德时代等行业巨头合作,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战略重构并非一蹴而就,现金流危机仍是悬在公司头上的利剑,能否实现健康现金流和可持续商业模式是其面临的关键挑战。

文 | 预见能源

易成新能10月22日最新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呈现出一幅矛盾的图景:营收增长、亏损收窄与紧绷的现金流、高企的应收账款并存。

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12.79%,净利润亏损2.65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减亏,扣非净利亏损6.2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23%;净利润亏损9503.39万元,扣非净利亏损9851.81万元。

从巨亏8.51亿元到亏损幅度收窄,易成新能正在从业绩谷底向上攀爬。但在这份看似向好的财务数据背后,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57亿元,同比减少4.06亿元。

业务转型阵痛:从巨亏到减亏的艰难历程

易成新能的业绩变迁是一部行业风口追逐史,也是一部战略调整的试错史。

2024年,公司遭遇了上市以来最严重的业绩滑铁卢,营收34.22亿元,同比下降65.38%,归属净利润巨亏8.51亿元,创下近年来最差业绩记录。营收暴跌主要源于两大业务支柱的坍塌:电池片销量大幅减少以及石墨电极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回顾易成新能的发展历程,这是一家屡次站在风口却也屡次陷入困境的企业。

公司前身为新大新材,曾是国内主要的晶硅片切割刃料供应商,市场占有率一度很高 。

然而技术迭代的速度摧毁了它的根基,2017年初开始,晶硅片切割行业技术上发生重大变化,金刚线切割技术对传统砂浆切割技术替代的步伐加快,从而导致晶硅片切割刃料和废砂浆回收再利用业务严重下滑。

为了自救,易成新能关停了大部分晶硅片切割刃料业务,开启“并购求生”模式。

2017年,其收购平煤隆基50.2%股权,进军PERC单晶硅电池领域。当年旗下电池片产品帮助公司扭亏为盈,占营收比重的50.08%。历史又一次重演,七年后该项业务成为其巨大负担。

2019年,易成新能又以57.65亿元天价收购开封炭素,进军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比四年前估值溢价超7倍。

可这些并购并未带来持续盈利,从2017年到2024年,扣非净利润,只有2022年是盈利状态,累计亏损达33.86亿元。

财务数据:营收增长下的现金流危机

2025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数据显示,易成新能确实展现了一些积极迹象。

公司当期销售毛利率为6.31%,同比增加1.72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1.16%,但同比增加15.97个百分点。

在这些表面向好的指标背后,公司的现金流状况持续恶化。

前三季度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剧减816.14%,公司的应收账款高达22.46亿元,较年初增长37.34%;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合计的应收款项约为27.0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89.78%。这意味着公司绝大部分销售额都停留在纸上富贵,未能转化为实际现金流。

偿债能力同样令人担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为12.85亿元,而有息负债高达43.63亿元。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30.83%,短期偿债能力明显偏弱。

战略布局:高端碳材与新型储能的突围希望

面对困境,易成新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战略重构。

公司已明确将业务重心聚焦于“高端碳材”与“新型储能”两大主业,并剥离了亏损严重的光伏电池片业务。

在高端碳材领域,公司今年上半年成功并购重组了具备资源优势的山西梅山湖公司。

这一并购为易成新能的石墨电极产能升级提供了战略支点,“收购梅山湖科技后,易成新能石墨电极全产业链产能将突破13万吨,预计今年整体盈利能力有所增加。”易成新能总经理李欣平表示。

在新型储能方面,公司近期收购了主要生产、销售智能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储能公司,加上已经拥有的行业先进的全钒液流储能系统,公司将实现全钒液流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互补。

公司还积极拓展合作网络,2025年3月与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中州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储能项目框架合作协议》,预计到2025年储备储能框架项目规模合计500MWh。

公司规划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也在推进中,预计至2026年将达成3GW光伏及风电电站全容量并网目标。若此目标顺利达成,将为企业注入全新增长动能。

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支持也是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依托。

2025年8月,公司公告控股股东正与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战略重组,这可能为易成新能带来新的资源整合机会。

站在开封炭素的工厂里,能看到易成新能布局的高端碳材产业链;在全钒液流电池生产线旁,能感受到新型储能的技术潜力。但这些布局能否真正扭转局势,仍存悬念。

易成新能的案例揭示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一个缩影:在技术迭代与市场波动中,企业既要有追风口的勇气,更要有坚守的定力。战略重构非一日之功,现金流危机仍是悬在头上的利剑。

对于易成新能而言,扭亏为盈只是第一步,实现健康的现金流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才是真正的重生。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易成新能 新能源 业绩 现金流 转型 高端碳材 新型储能 Yicheng New Energy New Energy Financial Performance Cash Flow Transformation High-end Carbon Materials New Energy Storag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