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10月29日 15:47
视频硬件赛道:AI赋能下的“怎么拍”与“拍什么”新机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当前视频硬件赛道因影石上市和AI多模态技术成熟而备受关注。从“怎么拍”的角度,AI正驱动着自动追踪、云台稳定等创新,但需警惕与现有巨头竞争。智能眼镜、摄影吊坠等新形态硬件,借助AI的定位和记忆能力,开辟了新的拍摄方式,但关键模组如AR眼镜的续航仍待成熟。消费品创新常受益于上游技术的放量。此外,“拍什么”领域也涌现出专注于极致高清慢动作和AI辅助内容修改的公司。AI与摄影的界限日益模糊,但对真实记录的需求反而凸显,这或将催生新的超级品类。

🎥 **AI驱动的“怎么拍”维度拓展**:AI技术正在革新视频拍摄的“怎么拍”方式,通过自动定位、运动捕捉、会议追踪等功能,为现有巨头提供了自然延伸的创新空间。同时,智能眼镜和摄影吊坠等新形态硬件,利用AI的图像定位和记忆能力,探索了更具差异化的拍摄解决方案,有望占领新品类的心智,但关键模组的成熟度仍是挑战。

🔋 **AR眼镜等新形态硬件的挑战与机遇**:AR眼镜作为解决“怎么拍”问题的新形态硬件,其创新潜力巨大,但目前面临续航难题,这直接受制于电池、处理器和光机等关键模块的功耗。消费品创新往往依赖于上游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如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电池和电机技术的普及,进而催生了户外储能、电动自行车等新领域的爆发。

🎬 **“拍什么”领域的新探索与AI融合**:在“拍什么”维度,已有创业公司致力于实现时间维度上的极致高清和慢动作拍摄。同时,大模型与拍摄内容的结合日益紧密,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简单的文本提示(prompt)快速修改图像,实现所见即所得的创作体验。AI与摄影的界限正在模糊,但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真实记录和自我表达的更深层次追求。

💡 **人类行为变化驱动的超级新品类机会**:回顾消费电子发展史,人类行为和心态的变迁往往是催生超级新品类的关键驱动力。当前,AI技术的泛滥反而凸显了人们对真实和自我记录的价值认同,这种潜在的心态转变,预示着新的消费电子品类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迎来爆发式增长。

最近和市场关于视频硬件赛道的讨论特别多,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影石上市带来的财富效应,以及大疆的强示范,大家都想找到下一个巨头。另外一方面,AI多模态的日渐成熟也带来了很多想象空间。

如果从第一性的角度考虑,可以把这些硬件分为“怎么拍”和“拍什么”。

怎么拍这个维度的拓展,从最早的相机主机厂不断延伸到飞行着拍、360度的拍、运动拍、云台稳定地拍。每多一个形式的拍摄都带来了新巨头诞生的机会。

今天的新玩家有一部分是在上述巨头上的自然延伸,比如通过AI自动定位捕捉运动、会议、家庭等场景,通过云台对关键物体或人物进行追踪。

我毫不怀疑这些公司能上量,但危险性是离固有的巨头玩家太近。一些创业公司最初也正因为巨头对标的品类缺货而快速爆发。

如果把眼界放开一些,其实智能眼镜,摄影吊坠也是在解决怎么拍的问题。借助AI对图像的快速定位和记忆能力的扩展,在新的形态上解决怎么拍的问题。优点自然是离巨头更远一些,有机会占领新品类的心智。缺点还是关键模组还未成熟。

AR眼镜大热至今,我仍然觉得是一个不成熟的产品,因为续航没有解决,而续航又受制于电池和处理器、光机等关键模块的功耗。

消费品的创新往往受益于上游的放量和成熟,就像新能源车的大爆发和天量级的资本开支投入,推动了电池和电机的平民化,造就了后来户外储能,ebike等品类的爆发。

主动拍摄还是无间断拍摄后再剪辑,也是一个值得辩论的问题。原先我支持无限量,但很快发现社交窘境会让人天然对无间断拍摄有抵触。

世界一年,创投一日。目之所及,越来越多解决拍什么的公司也出现了。我一个很喜欢的创业公司,尝试解决时间维度上的极致高清和慢动作。还有更多的创业公司尝试将大模型和拍摄内容紧密结合所见,能够快速修改图像,直接用prompt修改所见即所得。

最近很火的一篇文章探讨了摄影和AI的界限。我个人也认为两者是越来越模糊的。但正因为AI的泛滥,使得人们对真实和自我记录的追求更加凸显。而回顾过往消费电子的发展历史,人类行为和心态的变化,往往都是造就超级新品类的巨大机会。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视频硬件 AI 人工智能 智能硬件 AR眼镜 消费电子 摄影 创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