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10月29日 09:33
睡眠中的大脑如何区分新旧记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人脑在睡眠过程中如何有效管理和区分新旧记忆,避免信息混淆。研究发现,小鼠在睡眠时瞳孔大小的变化与记忆重播过程相关联,特定的瞳孔收缩阶段似乎与新信息的处理和巩固有关,而干扰这一过程会导致新记忆的遗忘。这表明大脑可能通过分时段重播机制,在睡眠的不同阶段分别处理当天新学到的信息和已储存的旧信息,从而确保记忆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睡眠对记忆形成的重要性,也为理解大脑的复杂工作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并可能对人工智能数据存储安全有所启发。

🧠 睡眠中的记忆巩固机制:文章指出,人脑在白天清醒时,信息被暂时储存在大脑的相应区域。而在夜晚睡觉时,这些信息会在海马体中被“重播”,经过整理后分发到大脑皮层永久储存。海马体在此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文件整理员”和“分发员”的角色。

👁️ 瞳孔大小与记忆重播的关联: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发现,小鼠在睡眠时瞳孔大小的周期性变化(收缩与恢复)与其记忆重播过程密切相关。特别地,瞳孔收缩阶段被观察到与信息重播的高概率时期一致,暗示了瞳孔状态可能指示着记忆处理的不同阶段。

💡 光遗传学实验揭示分时段处理新旧信息:通过光遗传学技术干扰小鼠在瞳孔收缩时期的信号重播,研究人员发现小鼠会遗忘当天新学会的迷宫路线。而干扰瞳孔放大时期则会影响旧记忆的遗忘。这有力地支持了大脑在睡眠的不同时段分别处理新旧信息的假说,从而避免记忆混淆。

🚀 对人工智能的潜在启示:文章最后提到,由于记忆是一种古老的神经功能,哺乳动物可能共享相似的记忆处理模式。此外,模仿人类大脑构建的人工智能网络,或许可以借鉴这种分时段重播的机制,来防止电脑数据意外丢失,为数据安全提供新的思路。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袁越

听过磁带的人都知道,一定要把磁带底面的写保护装置敲掉,否则很容易因为误操作而把珍贵的原始录音抹去。但是,人类的记忆功能却基本上没有这个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一个简单的解释是:不同的记忆储存在不同的地方,所以才不会混淆。但人脑需要储存的信息太多了,而且所有的信息都需要先被海马体(hippocampus)处理过之后才能永久储存,而海马体是一个体积仅有2~3立方厘米的微小组织,如此多的神经信号在这么小的一块地方进进出出,如何才能保证不串台呢?这就要从睡眠开始说起了。

《陷入我们的热恋》剧照

我们每个人在白天清醒的时候都会经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会以神经元的不同连接方式而被暂时储存在大脑的相关部分,比如关于视觉的信息暂时储存在视觉中枢,关于听觉的信息暂时储存在听觉中枢,等等。晚上睡觉的时候,这些暂存记忆会像放电影那样在海马体里依次过一遍,由海马体负责把不同来源的信息整理成不同的文档,比如把饭局上吃过的菜和饭局上听到的八卦故事放到一起,或者把这些八卦故事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之后,海马体会把经过处理的信息分发到大脑的皮层,在那里永久储存起来。

不仅如此,海马体还会重播前几天发生过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对重要事件的记忆。换句话说,以前的旧记忆和今天的新信息会在同一个脑区进行重播,大脑是如何把它们区分开的呢?

《去有风的地方》剧照

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一群科学家决定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他们发现小鼠在睡觉时眼睛会微微睁开,这让他们得以观察到小鼠的瞳孔会不断地先慢慢缩小再逐渐恢复原状,每个回合大约持续一分钟。科学家们测量了小鼠的脑电波,发现大部分信息重播发生在瞳孔缩小的时候,于是他们猜测瞳孔的大小和记忆的形成有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掌握了这个规律之后,科学家们决定利用“光遗传学”(Optogenetics)技术干扰小鼠的信号重播过程,以此来抹去小鼠对当天发生的事件的记忆。具体来说,科学家们先通过转基因的方式把一种光敏蛋白引入小鼠的脑神经元内,这种蛋白对特定波长的光敏感,于是科学家们可以用光来操控小鼠神经元的活动。

瞳孔大小指示NREM睡眠存在子状态,其中小瞳孔记忆回放概率高(图源:Nature

接下来,科学家们用迷宫训练这些经过基因改造的小鼠,直到它们记住了通往美食的路线。通常情况下,这些小鼠第二天仍能记住这条路线,但如果它们在瞳孔缩小时被光照干扰了信号重播过程,第二天醒来后就记不住路线了。相反,如果干扰发生在瞳孔放大时,这些小鼠仍能记住昨天刚刚学会的那条路线,但却会忘掉几天前学会的技能。

研究人员把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2025年1月1日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上。论文作者认为,这个结果说明小鼠是在睡眠的不同时段分别处理当天的新信息和几天前已经储存好的旧信息。换句话说,小鼠通过分时段重播的方式避免了新信息和旧信息的混杂,以此来防止旧信息被意外抹去。

《背着善宰跑》剧照

虽然这个结果来自小鼠,但人类很可能采用了同一种模式,因为记忆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神经功能,所有的哺乳动物应该都差不多。事实上,人工智能网络也是模仿人类大脑而搭建起来的,或许算法工程师们也可以借鉴这个方法来防止电脑数据意外丢失。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球球 / 审核:雅婷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平台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4sB24kPuqI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睡眠 记忆 大脑 海马体 瞳孔 光遗传学 神经科学 Sleep Memory Brain Hippocampus Pupil Optogenetics Neuroscienc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