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生成式 AI 已成为员工日常工具:59% 的受访者表示在工作中每天使用 GenAI,这表明供需端的强烈采用意愿与日常化趋势同在。
尽管采用率高,生产力收益存在分歧:约 36% 报告生产力显著提升,但约 46% 仍未明确效果,反映出工具使用与价值实现之间存在明显时滞与方法论缺失。
落地的核心障碍集中在用例与衡量:37% 认为缺乏清晰业务用例是最大障碍,另有 8% 指出难以衡量 AI 影响,说明价值识别与量化依旧是首要挑战。
推动力量上,IT 仍是主导(55%),但业务部门占比 29% 正在成为重要驱动者,意味着组织内责任与期望正在从技术向业务侧转移。
基础设施与治理不均:云与网络安全展现相对成熟,但数据管理与应用现代化滞后;约 20% 以上组织在这些关键基础能力上仍处于欠建状态,制约 AI 的可扩展性。
能力缺口以业务理解和领域专长为主(32%),技术类能力如 AI 工程与数据科学分别约 17% 与 15%,提示培训与跨职能人才比纯技术招聘更紧迫。
监控与合规能力薄弱:46% 仅具备基本人工监控,31% 监控能力有限或不存在;32% 左右尚未建立正式合规流程,真正实现可持续、安全的生产级 AI 仍需强化监测与审计体系。
趋势洞察:当前阶段呈现“高频使用、低序列化落地”的特征——生成式 AI 已进入日常,但大规模商业回报依赖于三个并行推进:明确业务用例与量化指标、补齐数据与应用基础设施、以及构建以业务为中心的复合型人才路径。组织若在未来 12–24 个月内同时推进这三条主线,将显著提升从试点到规模化的转化率。
文档链接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