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科技 (STX.US) 将于美东时间10月28日盘后发布财报,2026Q1预计实现营收25.51亿美元,同比增加17.66%;预期每股收益2.093美元,同比增加48%。
上述数据使用的会计准则为US-GAAP。

全球领先的硬盘驱动器(HDD)厂商希捷科技将于10月28日(星期二)美股收盘后披露其2026财年第一季度业绩。在"存储超级周期"全面展开的行业背景下,希捷与竞争对手 西部数据 (WDC.US) 构成全球硬盘市场的双头垄断格局,合计贡献超80%的产能与近90%的出货存储容量,两家公司股价也顺势成为本年度 标普500指数 (.SPX.US) 中表现第二与第三的标的。此次业绩报告将成为检验硬盘需求韧性与行业景气度的关键试金石。
核心财务指标预判
市场对希捷本季度核心财务数据的预期呈现显著增长态势,具体指标如下:
营收:19位分析师一致预测营收将达25.51亿美元,同比增幅17.66%,环比增长约4%,略高于公司此前给出的25亿美元指引。对比历史数据,这一规模较2025财年同期的21.68亿美元实现实质性突破。
毛利率:华尔街预期毛利率将升至39.3%,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6.4个百分点,环比亦增长1.9个百分点,延续2024年以来的强劲复苏势头。
净收入:GAAP净收入预计为4.7亿美元,同比激增55%,环比微降3%;非GAAP净收入预计达5.2亿美元,同比同样增长55%,环比下降6%。
每股收益:分析师一致预测每股收益(EPS)为2.088美元,同比增幅达48%。

值得重点关注的三大核心议题
毛利率能否延续新高态势?
作为科技行业中周期性极强的板块代表,希捷的毛利率在2023年存储市场低谷期触底后,自2024年起伴随行业复苏持续反弹。在AI驱动的存储超级周期下,产品价格上涨与产能利用率提升共同推动利润率屡创新高,成为盈利增长的核心引擎。

当前市场高度警惕利润率拐点的潜在信号——毕竟本轮毛利率提升与行业供需偏紧直接相关。投资者将重点关注管理层对毛利率可持续性的展望,尤其是在产品提价空间、组件成本控制及产能利用率等方面的表述,这将直接影响对公司盈利韧性的判断。
AI近线存储产品能否实现加速渗透?
近线存储作为AI数据中心的核心基础设施,已成为希捷的战略发力点。今年1月,希捷正式向客户交付36TB HDD硬盘,拿下全球最大容量产品的头衔,同时其实验室实现单碟容量超6TB的技术突破,为未来60TB产品落地奠定基础。

这类大容量硬盘主要瞄准微软(MSFT.US)、亚马逊AWS(AMZN.US)等超大规模云厂商的近线存储需求。数据显示,近线业务出货量占希捷大容量业务的90%以上,而该业务正是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与增长引擎。更关键的是,AI驱动的近线存储容量需求预计2024-2028年复合增速将达131%,叠加当前近线HDD交期已延长至52周的供应紧张现状,市场亟待从财报中确认该业务的出货增速与客户订单能见度。此外,传统业务的下滑放缓趋势是否持续,也将成为评估业务结构优化成效的重要维度。

定价周期的可持续性如何?
本轮存储行业上行周期始于HBM与高密度DDR5 DRAM的需求爆发,其挤占NAND闪存产能的连锁反应导致企业级SSD供应紧张,进而使冷数据存储核心载体HDD成为需求替代焦点。目前HDD已出现明确的供应限制,而供需偏紧格局受多重因素强化:一方面,希捷与西部数据短期扩产意愿低迷,且HDD扩产周期长达12-18个月,核心组件磁头的生产交付周期就需1年;另一方面,全球数据量预计2028年将达394ZB,AI驱动的数据中心存储需求持续扩容。
反映在价格端,希捷海量容量型与传统型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ASP)较周期低谷已上涨40%-70%,且海量容量型产品出货量已突破上一周期峰值。市场尤为关注管理层对供需平衡演变、产能扩张计划的最新表态,这将直接决定对"本轮景气周期至少持续至2026年下半年"这一判断的验证方向。

总结
综上,希捷本次财报的核心看点在于:毛利率增长动能是否衰减、AI近线产品落地进度是否超预期、供需格局对定价周期的支撑力度是否稳固。市场将通过管理层对这些问题的回应,结合产能规划细节,最终判断存储超级周期下公司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
期权信号
从认沽/认购比例来看,市场存在部分避险心理。

根据期权数据观察财报后的波动,预计财报后波动是±9.49%

![]()
牛友们
你们看微软三季度业绩吗?
欢迎一起预测下微软财报涨跌幅!
是大涨5%以上、正常表现(-5%~5%)、还是大跌超5%?
还在熬夜看报表?牛牛AI正式上线!快来使用AI功能解读财报
编辑/l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