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西赛罗 10月28日 19:52
写作心路:从追求完美到适应现实的转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坦诚地讲述了作者在运营公众号五年间的心态变化。早期,作者倾注大量心血于文章的每一个细节,包括精美的插图和配乐,将写作视为一种不计成本的艺术创作。然而,随着辞职以维持公众号运营,以及经历多次平台审查和流量下滑,作者开始更加注重文章的实用性和生存压力,投入的精力有所减少,往日追求完美的闲情逸致逐渐被生活的琐碎和对未来的焦虑所取代。尽管如此,作者仍希望能重拾创作的热情和才情,感谢读者的支持与理解。

🎨早期创作注重细节与审美:作者回忆起公众号初期,不仅在选题上自由发挥,更在文章的插图和配乐上投入大量时间,追求理性共鸣与审美享受并存的阅读体验,将每篇文章视为精心雕琢的工艺品。

💼运营压力与心态转变:为了维持公众号的持续更新,作者选择辞职,使得写作从纯粹的个人表达转变为谋生的手段,开始考虑文章的性价比,运营压力和对平台风险的担忧逐渐取代了早期的轻松状态。

🌊现实消磨创作热情:经历多次平台审查、流量下滑以及面对网络恶意攻击等现实问题,作者坦言写作的乐趣逐渐被消磨,曾经如同孩童在沙滩上堆砌城堡般的热情,在一次次被海浪冲毁后感到心力交瘁。

⏳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坚持的意义:面对诸多不确定性,作者引用梁启超先生的名言表达坚持的不易,同时也以贝利萨留的故事和王维的诗歌寄托希望,即使世事蹉跎,仍愿心中保持那团不灭的青春之火,相信坚持的意义。

🤝感谢读者并期待未来:文章的结尾,作者感谢读者的支持,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状态的起伏,并承诺会尽力写好文章,也希望能逐渐找回往日的创作状态与才情。

原创 小西cicero 2025-10-27 19:39 上海

为什么我现在写稿不配图和音乐了。

各位好,本来今天是有写作计划的,但看到一条昨天《“伪君子”与“真小人”之外,真就没别的选择了么?》一文的留言后,决定停一停。

因为那位读者给我提了个要求,他说小西,我记得你以前的文章插图都比较多,很多都是很美的名画,当时阅读你的文章即有理性上的共鸣,又有审美上的享受,但这段时间这样的插图少了许多,以后能不能尽量多插一点,期待你更好的作品。

这位读者的留言很善意,也提了很好的期许,但看到这个留言之后,我的心情其实蛮复杂的。因为我想起了我刚开始写公众号的那段日子——到下个月初,大概已经有五年了吧。就像这位读者所说的那样,当时我不仅在文章题材上毫无拘束、想写什么写什么,而且会在其他地方下很多苦工做雕琢——其实不仅仅是插图,而且会配乐。其实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写的文字,看的人很少,意味着只有更少人能看到这些地方的匠心独运。可是我就是锲而不舍的去做这些劳什子工作,有的时候甚至写文章用几个小时,找插图配乐也花上相同的时间。

那个时候为什么写的那么“傻”,其实理由无他,就是有话想说,每篇文章在我看来都是表达思想的工艺品,工艺品是不追求性价比,只会改到让自己满意为止。所以从那个时代跟过来的许多老读者,很多口味都“养刁了”,就像这位读者一样,审视我的文字还不算,还会要求有插图、有配乐。

我也觉得那样很好,那样的文章读来是美的享受。

可是后来改变了许多,简单的讲,先是为了持续公众号的创作,我辞了职。记得我当时公布我的辞职消息的时候,有读者建议我尽量保留以前的工作,哪怕更新慢一些。我知道这些读者是好意,怕我丢了工作之后心态因为经济而变化(当然,可能也有不想在看我文章时背负那么强烈的“养作者”负担的意味),可是我当时的那份工作,确实没办法做到工作和更新公众号两全,如果要继续工作,公众号就只能永久停更。是在这种两难之中,我才选了辞职。

我承认,辞职之后心态确实变了许多,因为写公众号从先前单纯的思想表达、变成了要养活自己的营生,于是打赏也开了,也讲每篇文章的性价比了。

而一件事情一旦变成工作,事情就是这么神奇,你会发现你的心态多多少少就会不好一些。至少那种轻松的,玩着更的轻松状态没了。

当然,贴油画,放古典音乐这个习惯,在那之后还是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但那个时候,说实话、我贴这些东西的目的已经从单纯的自我表达、消遣,变为了为读者服务。毕竟,衣食父母么,要对得起读者的支持。

再后来,波折就更多了,比如先后经历了三次小黑屋,最长的一次一年多,每次看到这种消息的时候真的都挺惶恐的,不知道万一这份工作做不下去了,以后的事业在何方。另外,随着公众号这个平台越来越自我放弃,流量下行,看的人也确实越来越少了,说的简单直白些,钱难挣了。可是另一方面,我的生活却因为辞职、迁居,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告别了许多原本亲爱的人,也迁居到了不同的地方,不仅仅是花销越来越多,杂务也同样。渐渐的真的就懒于在稿子里投入那么多不计成本的精力了。更重要的是,总感觉心累,做不动。

我曾经听过一个业界前辈打过一个比方,说在国内做一个保持良知的自媒体,好比是小孩子在沙滩上堆城堡,有时候,你明知道下一个浪打来了,你苦心堆起来的城堡顷刻间就化为乌有,你还是会执着的去雕琢它——因为那是你的作品,你enjoy堆城堡的那个过程,图的就是这个乐。

我曾经觉得这话很好,曾经我写文章确实也就是这样的。可是,此刻我突然又会想,小孩子总会长大,而长大的过程也许就是——你看了几次自己苦心堆起来的作品被无休无止的海浪所冲毁,慢慢也就心累的,不想再做了。直到某一天,除非“堆城堡”能为你换来每天的衣食,你才会逼着自己去做它。你成了一个真正乏味无聊的大人。

我想我就走在这个过程当中吧——几年的公众号写作其实塑造了我的焦虑,摧毁了我的睡眠,如今的我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换一个手机短信铃声,因为一听到铃声我总免不了心惊,生怕一抬手机看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你发表的文章……”,于是一个铃声听了一段时间就得换,而换过一段时间后又再次熟悉、心惊,于是又不得不再次迁徙。

真的,这两年,我的手机短信铃都快换了一轮了。

更不要说,这年头其实那些煽动极左思维的同行日子也不太好过,对时事的评论话说得过于极端了,其实他们也要被小黑屋。但这帮人也要转流量谋生,于是他们想到的套路就是靠揪斗、揭批他们眼中的“汉奸”“卖国贼”“右派”为生,谁有点关注和流量他们就灭谁。之前我稿子写的很用心,流量也高的时候,招来这种苍蝇臭虫好几回了,我也“卧底”过那种专门讨论怎么组团举报我的群组,感叹真有帮人正经营生不做,专把毁灭掉他们看不顺眼的他人当作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乐事……

是的,所有这些事情,都让我写作的乐趣一点点的在被消磨,倒确实没沦落到彻底为了挣钱而写稿的程度吧,却只能说,这个比重是在增加的——因为我常常为自己觉得不值,苦心孤诣、付出这么多,甚至不惜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来写出这么一篇文章,难道就是为了不知什么时候就没掉,或者让那些恶心的追咬者当作靶子来攻击的么?

梁启超先生说,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所以他把自己的书房叫做“饮冰室”,自号“饮冰室主人”。我近来才感叹这件事有多么难做到,写作了五年,不说热血已凉吧,但我真的没信心认为自己能如先生那般十年之后,热血依旧。

毕竟,人家梁任公活得也算舒坦。

但就像那位读者朋友观察到的,很多时候,我的文章可能思睿依旧,才情与意趣却没了,或者跟确切的讲,没有那个闲情了。

鲁迅先生说“贾府的焦大不会爱上林妹妹”,岁月的蹉跎、生活的压力、以及对不稳定的焦虑,确实会让人没有那么多闲情雅致。

岂有闲情似旧时。

所以我感谢那位朋友还记得我曾那样雕琢自己的作品,但也请这类老读者见谅,我现在忙了、也累了,文章一定尽力写好,至于配图和音乐……我尽量让自己重新养出那种已经被岁月蹉跎磨光了的闲情,如果实在养不出来,也请您理解。

但不管怎么说,今天的文字——既然那位朋友说了,我还是打算用心的配个音乐、做个图片。

音乐让我们选《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你知道吗?我最喜欢的其实不是这首曲子中的命运动机——命运的强力与残暴,其实是无需多言的,可是你听,即便在那命运动机在呈现部如疾风骤雨般的独白之后,生命的不屈,依然用一根双簧管,用近乎哀求的方式展现了出来,而气若游丝的不屈,在经历之后第二、第三乐章的发展后,终将迎来终章的凯旋——坚持,总有它的意义。

而油画,我还是想选法国大画家雅克·路易-大卫的《贝利萨留祈求施舍》。

这副名画的故事,有机会我再向您详述吧,放在这篇文章讲,确实太累了。

只是,每当看到此画的时候,我总莫名的想起王维的《老将行》,王维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当与我此刻年纪刚好相当吧,我能理解他诗中想表达的意思——世事虽然蹉跎,命运虽然残酷无常,总是把你推向一个未知的地方,但却愿它,永远浇灭不了你心中的那团青春之火。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鬚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全文完

本文3000字,感谢读完,一篇与您的谈心文,每天更长文,把不少读者口味“养刁了”,也让许多朋友怀疑我是不是真是一个人在写作,其实每天这样高强度输出挺累的,就以这篇文字聊做谈心与请假,也向大家坦明心迹吧。

睿思,我会坚持依旧;才情,待我慢慢养回。

为文不易,喜欢请关注、赞赏、转发,您的支持,是坚持我创作的动力。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写作心路 自媒体 心态变化 创作瓶颈 读者互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