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国际男性健康日之际,文章呼吁关注HPV防护,强调其并非女性专属议题,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街头采访和专家解读揭示,公众对HPV的认知存在误区,尤其男性普遍对其风险和危害了解不足。HPV感染男女均可能发生,并可能导致尖锐湿疣等疾病,影响身心健康。文章强调,HPV防控需从“女性关心”转向“全民关心”,鼓励男性积极参与健康管理,推行“男女共防”策略,并指出HPV疫苗接种对扩大免疫覆盖率、实现消除宫颈癌目标的重要性。文章最后引用受访者的话,将健康投资比作“有复利的投资”,强调了主动预防的价值。
🦠 **HPV感染的普遍性与风险认知不足**:文章指出,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男性和女性中都普遍存在,一项研究估算,至少有一个异性伴侣的男性一生中感染HPV的概率高达90%以上。然而,公众,尤其是男性,对HPV的认知普遍不足,常将其误认为仅与女性健康相关,导致预防意识滞后。
🛡️ **男性在HPV传播与防护中的关键角色**:男性在HPV感染和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感染不仅可能影响自身健康(如尖锐湿疣),还可能增加伴侣的感染风险。因此,HPV防控需要从“女性关心”转变为“全民关心”,推行“男女共防”的理念,鼓励男性主动参与健康管理和防护,以建立更广泛的群体免疫屏障。
📈 **HPV疫苗接种与“男女共防”策略的重要性**:为了有效控制HPV感染及其相关疾病,文章强调了HPV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并呼吁各国采取“男女共防”的政策,让适龄的男孩和女孩都能平等获得疫苗接种。这有助于扩大疫苗覆盖人群,提升群体免疫水平,并最终助力实现消除宫颈癌等HPV相关疾病的全球目标。
💡 **健康投资的长期价值与主动预防的意义**:文章通过街头采访和年轻人对话,展现了主动预防HPV感染的内在与外在驱动力。许多人将此视为对自身和伴侣健康的“有复利的投资”,认为及早预防能够避免未来更多的医疗支出和健康负担,是一种理性且负责任的生活选择。
2025-10-28 12:48 广东

全文共4625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关注健康,从不是某一性别的专属议题,而是每个人的责任。值此国际男性健康日(10月28日)之际,我们希望通过街头的声音,呼吁更多人关注自身健康,关注HPV防护。HPV的防护不应仅是“她”的事,而是“我们”的事。当越来越多男生不再犹豫,主动加入防护行列,一个没有HPV相关疾病的未来,才真正有可能实现。正如一位街头受访者所说:“这是一笔有复利的投资。投资健康,就是投资人生。”
文 | 严 目 编辑 | 曹财林在不少人的认知里,HPV感染相关的疾病常被视为“女性的疾病”。在街头访谈中,不少男性会摇头表示“没听过”;一些女性也常常将其与“宫颈癌”画上等号。但事实上,医学研究已经明确男性、女性均有可能感染HPV。与HPV有关的认知误区,仍然潜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刘敏(化名)至今记得,一次晚饭后,她和上高中的儿子窝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电视正播放着一档讲述HPV危害与预防的科普节目,当主持人提到“某些HPV的高危亚型可能会导致宫颈癌时”,原本正在玩手机的儿子突然抬起头问,“HPV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只有女生才会感染?”这个问题让刘敏愣了一下。她坦言,自己过去也持有这种片面的认知,直到读了一篇医学科普文章才第一次了解到男性、女性均有可能感染HPV。此刻她意识到青春期儿子对HPV的好奇与关注。“那一刻我明白,这绝不是女性才需要关心的问题,而是和每个人的未来健康都息息相关。”刘敏说。事实上,男性在HPV感染和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感染不仅可能影响自身健康,还可能增加伴侣再感染的风险和治疗难度,也会带来心理负担。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疾病诊治中心学术指导隋龙教授指出,HPV感染在男女之间并无明显界限。每年的10月28日是“世界男性健康日”,这一国际性健康宣传日设立的初衷,重点关注男性生殖健康信息普及、疾病预防及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与男性健康相关的重要话题,HPV感染仍需要引起更多男性的关注。一项2014年基于美国人群的模型研究估算,在HPV疫苗上市前,至少有一个异性伴侣的人,大约90%的男性一生中至少会感染一次HPV[1,a];一项2023 年全球系统性综述和荟萃分析中提到,15-19岁男性生殖器HPV感染率达28%[2,b]。HPV防控与科普亟须从“女性关心”转向“全民关心”,鼓励男性关注身心健康,积极参与健康管理与防护,建立“男女共防”的公共健康意识。1
当我们谈论HPV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漫步在上海和广州的街头,在滨江步道和人群熙攘的商圈街角,当抛出“你知道什么是HPV吗?”路人们的反应和表情是五花八门的。男生们大多摇摇头表示不太清楚匆匆而过;也有男生表示自己了解过,但却止步于“好像是和妇科疾病相关”。一个女生强调:“反正(HPV)对女性很不好,不管男生女生都要注意防范。” 而一位曾经做过HPV筛查的女性回答HPV是一种病毒,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HPV感染所导致的特定疾病现在是可以预防的。其实HPV的中文名是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易感染人体表皮和黏膜鳞状上皮的病毒,它可以存活于皮肤和黏膜上[3],感染部位包括口腔、咽喉、阴茎皮肤、外阴、肛门、阴道、宫颈和直肠[3,4]。不论男性还是女性,身体的多个部位都有感染HPV的可能。HPV在近年来并非冷门话题,但过去的科普多集中在女性群体,而关于男性的风险、危害与防护,公众接受的信息远远不足。在进一步问到“男性感染HPV的危害以及如何有效预防HPV时”,路人们显然更加困惑了。有人试探性地说,“男性得HPV,好像严重一点,身上会长像瘤子一样东西”,还有人错误地把HPV理解为“是不是和艾滋病有点像,但是没那么严重”。在很多回答中,人们把对HPV的预防归结于“洁身自好”,人们总是觉得“好像自己的身边没有类似的例子,得HPV是小概率事件”。然而感染HPV的概率其实比人们直觉以为的要大。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Global Health》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15岁以上男性中,有三分之一感染了至少一种生殖器HPV亚型[2]。而另一项2014 年基于美国人群的模型研究估算,在HPV疫苗上市前,有过至少一名异性伴侣的群体中,女性一生感染HPV的概率为84.6%(范围:53.6%–95.0%),男性为91.3%(范围:69.5%–97.7%)[1,a]。而对于预防HPV感染,街头访谈呈现了另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就是大多数人都有预防HPV的意愿,但“行动”上却很容易拖着,变成“等等党”。“忙”“怕麻烦”“感觉周围自己的‘兄弟们’没有人在关注,所以自己也不用吧”都成了“再等一等”的理由。有人说“这事不是在我身上,就轮不到我”;有人自信地觉得“自己没那么乱,就应该没事”。对比女性通过宫颈癌防治宣传更早了解HPV,男性们似乎更容易在HPV的科普传播中被忽视。路人们真实的回答反映出了人们对HPV风险感知的不足,但HPV感染引发的危害性不会因为等待而消失,相反越早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尽早保护自己和家人。从街头的回答也可以看出,人们对HPV的认知仍然普遍缺乏了解,尤其是一些男性,将其视为“与自己无关”的疾病;女性虽然相对了解更多,但多数仍停留在“与宫颈癌相关”或“打疫苗能预防”的层面,对病毒的传播途径、危害类型以及男女共同防护的意义缺乏系统认知。2
步入HPV“男女共防”新阶段
对于HPV,来自街头的声音展示了个体真实的认知与体验,而专家的解读则提供了更系统的医学和公共卫生视角。在常规体检中,女性往往会做TCT(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以评估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风险[5]。与此对比的是,无论是在泌尿科、皮肤科还是男科,目前暂无针对男性的HPV 常规筛查项目,且大多数男性HPV 感染没有明显临床症状[6,7]。这也让HPV感染在男性群体中更加“隐形”。隋龙教授举例说:“很多男性甚至不知道HPV感染跟他们相关,但是有一部分男性知道尖锐湿疣。其实大部分尖锐湿疣也是HPV引起的,HPV是一个庞大的病毒家族,而引起男性生殖器肉眼可见的病变多见的是尖锐湿疣,尖锐湿疣容易诊断、容易治疗,是不会要命的,这也是为什么男性大多数情况下对HPV高危型别可以致恶性肿瘤了解不多,知晓度不高的原因。”除了宣传上的“遗漏”,还有心理上的顾虑。隋龙教授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很多女性在体检发现HPV阳性后就开始焦虑了,她会担心得宫颈癌,做阴道镜又有对疼痛的恐惧,活检后等待病理结果的过程又让人寝食难安,所以要关注HPV感染的预防,要让全社会都知晓什么是HPV,减轻对感染者的身心两方面的负面影响”。来自上海的吴女士就在一次体检中被筛查出了HPV阳性,当时医生问她是否有伴侣,并建议让伴侣也做一次检查以确保两个人不会交叉感染。“我当时想了很久我该怎么开口,一方面觉得HPV只对女性有危害,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年纪也比较大了,感觉在这些方面和老公都是比较含蓄的,不知道怎么开口去谈。”吴女士提到了当时的纠结。类似的顾虑并不少见,因为与“性”相关,很多人对于HPV充满误解,甚至怕担心引起误会避而不谈,这也让风险更难被及时发现。最后在医生的科普下,吴女士说:“其实只要大方地面对,积极地去了解HPV的相关知识,无论是男性和女性都会发现,HPV是很常见的,HPV的预防更是一件轻松而不是难以启齿的事情。”HPV感染可能带来的危害并不单一。HPV 感染后大多可被免疫机制自行清除,但是持续感染HPV有可能会导致多种疾病[3]。一项2016 年的研究显示[8,c],几乎所有的宫颈癌、约90%的肛门癌均有可能归因于HPV 感染。低危型HPV感染可能引起尖锐湿疣(生殖器疣)[3],90%的尖锐湿疣可能归因于相关型别HPV 感染[9,10],此病容易复发[10]。生殖器疣可能给患者造成疼痛不适,影响日常活动,甚至可能造成性功能障碍,一项前瞻性研究的基线分析显示:生殖器疣患者疼痛不适的比例高达46.7%[11,d],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患有生殖器疣的男性中存在总体性功能障碍的比例为35.2%[12,e]。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局部治疗,包括药物、物理、手术、化学的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和适用范围。而且,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皮肤的瘙痒、烧灼感、糜烂和疼痛等反应[10]。可以说,HPV并不是某一性别的“独特负担”,而是一个需要男女共同面对的健康挑战。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更关键的是防护的整体覆盖率。只有男女共同防护、整体覆盖率提升,才能在社会层面形成真正的群体免疫。基于这样的科学证据,国际乳头瘤病毒学会积极响应世卫组织的“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呼吁各国尽快采取男女共防的政策,让适龄的男孩和女孩都能平等获得疫苗,从而扩大覆盖人群,尽早建立稳固的群体免疫屏障[13]。在这场公共卫生的长期战役中,男性的角色终于被明确承认,防控思路正在发生转变。专家的声音为公众模糊的认知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有可能感染HPV,对于公共卫生而言,男女共防不仅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更是对伴侣的保护,唯有双向努力,才能筑起真正牢固的免疫屏障。3
免疫预防新未来的内外驱动
随着大学陆续开学,在步入大学这个人生新阶段后,如何树立自己的健康观,也是新一代年轻人们热衷的校园话题。关于HPV,一对大学生情侣的对话让人印象深刻。男生坦言过去并不知道HPV预防的手段,但有了女朋友后,更加主动了解相关信息。“毕竟是为了伴侣和自己,都算是一种负责”。女孩笑着说:“对女生来说,这是主动给的安全感,很浪漫。”在他们的关系里,预防HPV不只是健康选择,更像是一种承诺,就像一起旅行、一起健身一样,是情侣之间的默契,成为推动认知和行动的外在动力。一些年轻人展现出另一种角度的思考,尽早预防HPV,可以避免未来更多的医疗支出,是对自己健康的“长线投入”。还有一些年轻人认为主动预防HPV的行动“很酷”,是自己为健康做决策,也保护伴侣,他们预防看作一种主动性,是在学习医学知识后做出的自觉选择。在家庭层面,也有家长主动将这种意识植入孩子的成长过程。刘女士也想和再过一年就即将进入大学的儿子好好聊聊这个话题。“我希望他能比我们这一代人更早知道这些事。”她解释说,网络的信息让她意识到“男性同样可能感染、同样可能传播”,所以她宁愿提前让孩子得到保护。在她看来,这不是多余的负担,而是一种自然的健康选择,“就像给孩子买保险一样”。她的儿子说:“我很感谢她,妈妈替我考虑得更长远。”犹豫与模糊、外驱力与内驱力,在街头与校园的交织中,描绘出一个复杂而鲜活的图景。他们的故事展现了多样的动力来源:有的是母亲的叮嘱,有的是恋人的期待,有的是专业的认知,也有的是理性的计算。他们的选择回应了一个社会仍未充分意识到的问题:HPV,不只是“她的事”。从街头到校园,已经有一些群体率先行动。他们的驱动力各不相同:伴侣的外驱力,让情侣关系多了一份安全感;父母的外驱力,让孩子提前学会健康选择;医学生的内驱力,来自专业知识的自觉;而他们共同的内驱力,则源于对健康投资的理性逻辑。这些不同的动力,共同构成了一个趋势:人们不再隔着“性传播”“宫颈癌”等强绑定词汇去认识HPV,而是从更为广泛的医学视角去正视它、了解它,并提前建立防护。公共卫生的挑战不仅是科学问题,也是认知和行动的问题。要打破“HPV只是女性的事”的刻板印象,需要更多的科普生力军加入。媒体要发声,医生要科普,家长要引导,青年群体更要行动。只有在社会层面形成共识,才能真正扩大预防覆盖率。消除宫颈癌不是单个群体,或者已确诊患者们独自的战斗。国际乳头瘤病毒学会也呼吁,各国应对适龄男孩和女孩一视同仁地推广HPV防护,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群体免疫水平[12],助力世卫组织提出的“90-70-90”战略目标实现,即90%的女孩在15岁前完成HPV疫苗接种;70%的女性在35岁和45岁前接受高效筛查;以及90%确诊宫颈疾病(包括癌前病变和浸润性癌症)的女性得到治疗[14]。目前,中国已经进入“男女共防”的新阶段,这也与中国“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目标一致。关注健康,从不是某一性别的专属议题,而是每个人的责任。值此国际男性健康日(10月28日)之际,我们希望通过街头的声音,呼吁更多人关注自身健康,关注HPV防护。HPV的防护不应仅是“她”的事,而是“我们”的事。当越来越多男生不再犹豫,主动加入防护行列,一个没有HPV相关疾病的未来,才真正有可能实现。正如一位街头受访者所说:“这是一笔有复利的投资。投资健康,就是投资人生。参考资料:1. Chesson HW, et al. Sex Transm Dis. 2014; 41(11):660–664.a. 研究设计:该研究建立了一个简单模型,因为没有研究跟踪整个生命周期来估计 HPV 感染的累积发生率,所以只能根据现有证据来估计终生获得HPV的概率。主要基于人群一生中性伴侣数量的分布以及每个性伴侣感染HPV的概率,来估算美国人在HPV 疫苗上市前一生中感染HPV的概率。该研究对两个年龄段人群(首次性行为到44岁;45岁到70岁)感染HPV的概率进行了估算,第一年龄阶段感染HPV 的概率是根据直到44 岁的性伴侣数量以及性伴侣HPV感染情况进行研究,第二年龄阶段的HPV感染率是使用每年HPV感染概率的估计值进行计算。44岁之前没有异性伴侣的人被排除在研究之外。研究结果:在至少有一个异性伴侣的人中,女性感染HPV 的终生患病率为84.6%(53.6%-95.0%),男性为91.3%(69.5%-97.7%)。2. Bruni L, et al. Lancet Glob Health. 2023 Sep;11(9)e1345-e1362.b. 研究设计:该研究为一项全球系统性综述和荟萃分析,从Embase、OvidEmbase、Ovid MEDLINE 和 GlobalIndex Medicus中检索在1995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发表的在≥15岁没有HPV 相关病理报告或已知 HPV 感染危险因素的男性中进行的基于人群的调查或 HPV 流行率研究,以评估一般男性人群中生殖器HPV 感染率。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估计任何HPV、高危型 (HR)-HPV 和各个HPV分型的全球和地区年龄特异性感染率,并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地理分类进行分组。研究结果:从数据库中共检索到5685篇文献,其中来自35个国家的65项研究(涉及44769名男性)被纳入分析。结果显示,全球任意HPV型别的感染率为31%(95% CI 27–35),高危型HPV 感染率为21% (95%CI18–24),15-19 岁人群的HPV感染率较高,任意HPV 型别的感染率为28%(95% CI24-32)。3.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与免疫分会.子宫颈癌等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53(8):761-803.4. 乔友林. 中国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子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其疫苗预防前景[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10):937-940.5.国家卫健委.《宫颈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6.Zou K, et al.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2022 Nov 24;12:1077651.7.ONE-IN-THREE-MEN-WORLDWIDE-ARE-INFECTED-WITH-GENITAL-HUMAN-PAPILLOMAVIRUS. Accesson[2023-9-1].https://www.who.int/news/item/01-09-2023-one-in-three-men-worldwide-are-infected-with-genital-humanpapillomavirus8. 元玫雯, 等. 2016 年中国归因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 43(5): 702-708.c. 研究设计:该研究为一项中国HPV流行病学研究,旨在分析2016年我国归因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结合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全国人口数及人群归因分值(PAF)计算2016 年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及男性和女性人群归因于HPV感染的肿瘤发病数和死亡数。研究结果:2016 年全国有124,772 例(6.32/10 万)肿瘤新发病例归因于HPV 感染,其中宫颈癌和肛门癌的归因分值为100%和88%。9.ANOGENITAL WARTS, SEXT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TREATMENT GUIDELINES, 2021. Accesson[2021-7-22]. https://www.cdc.gov/std/treatment-guidelines/anogenital-warts.htm10.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性病委员会.中国尖锐湿疣临床诊疗指南(2021 完整版)[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04):359-374.11.Sénécal M, et al. Loss of quality of life associated with genital warts: baselineanalyses from a prospective study. Sex TransmInfect. 2011 Apr;87(3):209-15d.研究设计:一项前瞻性研究的基线分析显示,2006-2008年期间,加拿大42名医生招募了 330 例初诊或者复发的18岁及以上的生殖器疣患者,采用 EQ-5D评分评估患者生殖器疣相关的生活质量。研究结果:生殖器疣患者发生疼痛不适的比例为46.7%,影响日常活动的比例为18.2%12.Nia MH, et al. Sexual function and sexual quality of life in men with genital war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Reprod Health.2022 Apr 27;19(1):102.e.研究设计:一项横断面研究,2019年9月至202年3月期间,纳入105例生殖器疣患者。使用人口统计学问卷、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和男性性生活质量(SQOL-M)问卷收集数据,并使用 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和推理性检验分析研究结果:男性总体性功能的平均得分为48.50±8.89。约 35.2%的男性生殖器疣存在总体性功能障碍(SD)13.Garland SM, Bhatla N, Woo YL, et al. IPVS STATEMENT on HPV vaccination: No longer supply constraints: Towards achieving WHO vaccine targets. Vaccine. 2024;42(26). doi:10.1016/j.vaccine.2024.12640014. WHO:没有人患宫颈癌的未来:全球首次承诺消除一种癌症.https://www.who.int/zh/news/item/17-11-2020-a-cervical-cancer-free-future-first-ever-global-commitment-to-eliminate-a-cancer access on[2025-1-23].若您想了解更多有关疾病知识的信息,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本内容由默沙东中国提供支持10-2027-CN-GSL-03336(专题)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