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10月28日 11:43
世界最大环向场磁体线圈盒在合肥交付,关键技术获突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宣布,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并交付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环向场磁体线圈盒。该线圈盒由超低温奥氏体不锈钢制成,尺寸达21米×12米,重400吨,整体尺寸和重量均超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同类部件。项目团队历时五年多,攻克了低温不锈钢材料国产化、超大锻件和超厚钢板研制、大厚度焊接以及精密成形等关键技术难题。此次交付标志着聚变能源商业化迈出了重要一步,相关技术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具有应用潜力。

💡 巨型线圈盒成功交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成功研制并交付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环向场磁体线圈盒,这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项目的重要里程碑。该线圈盒是环向场磁体的主体承力结构,对磁约束聚变反应堆至关重要。

⚖️ 尺寸与重量创纪录:该环向场线圈盒外形尺寸达到21米×12米,重达400吨,其整体尺寸比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同类部件大1.2倍以上,重量更是其两倍,体现了中国在大型超导磁体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 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项目团队历时五年多,成功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包括ITER级低温不锈钢316LMn材料的国产化、百吨级316LN超大锻件和128毫米316LN超厚钢板的研制。在制造方面,成功研发了大厚度激光焊接与超深窄焊接组合技术,以及30米长空间弯管的精密成形和冷却管高精密安装技术。

🚀 推动聚变能源发展:环向场线圈盒的成功交付,标志着聚变能源商业化进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未来聚变反应堆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在此过程中掌握的关键技术,如先进材料、精密焊接和成形技术,也为航空航天、能源装备、船舶海工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世界最大环向场磁体线圈盒在安徽合肥交付,攻克多项关键技术(转发)

10日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悉,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项目日前取得重要进展——环向场磁体线圈盒研制成功并在安徽省合肥市交付。

环向场线圈盒是环向场磁体的主体承力结构部件,是磁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保护环向场线圈绕组并支撑与固定着极向场磁体等其他超导磁体。环向场线圈盒由超低温奥氏体不锈钢316LN和316LMn材料构成,该部件外形尺寸21米×12米,重400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环向场磁体线圈盒,整体尺寸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同类部件的1.2倍以上,重量约为其两倍。

从研发到完成制造,项目团队历时5年多时间,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在原材料研制方面,完成了低温不锈钢316LMn(ITER级JJ1)材料的国产化、完成了百吨级316LN超大锻件和128毫米316LN超厚钢板的研制。在制造技术方面,面对最大厚度达360毫米的焊接挑战,研发了大厚度激光焊接和超深窄焊接的组合焊接技术、相控阵无损检测技术,实现了线圈盒焊接的控形控性;开发了30米长空间弯管的精密成形、低温树脂与钎焊的冷却管固定技术,实现了冷却管的高精密安装。

环向场线圈盒的成功交付,是聚变能源商业化迈出的重要一步。相关技术还可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装备、船舶海工等领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环向场磁体线圈盒 聚变能源 CRAFT项目 合肥 磁约束聚变 超导磁体 关键技术突破 Tokamak Magnet Coil Case Fusion Energy CRAFT Project Hefei Magnetic Confinement Fusion Superconducting Magnet Key Technology Breakthrough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