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10月28日 10:38
河南、四川消费增长亮点,文旅与政策驱动效果显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聚焦中国经济发展新格局下,河南和四川两省在消费增长方面表现突出。河南以文旅消费为引擎,万岁山武侠城等“新物种”的涌现,结合商品和服务消费的同步增长,成为经济十强省份中社零增速的领跑者。四川则通过“票根经济”和精准发放消费券,特别是延续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撬动了消费市场,成为“三万亿消费大省”的有力竞争者。文章还探讨了收入水平对消费增长的根本性影响,以及广东、江苏等消费大省在收入和消费习惯变化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强调了提升居民收入对于构建健康消费循环的重要性。

🌟 **文旅消费成为增长新引擎**:河南通过万岁山武侠城等沉浸式体验项目,以及“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文化IP的成功,显著拉动了服务消费增长。这类“新物种”满足了当下情绪消费的需求,并带动了餐饮、住宿等关联消费,成为河南消费增长的一大亮点。

💰 **政策性补贴撬动消费市场**:四川在全国多地暂停汽车置换补贴时,选择延续并出台差异化政策,特别是将国补政策实施至四季度,极大地刺激了汽车消费,并带动了家电、家装等相关品类的结构性增长,成为其消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 **“票根经济”与大型演出带动综合消费**:四川积极利用“票根经济”概念,通过串联赛事、演出、美食、影视与旅游,并重点举办大型演出活动,吸引大量观众,实现了可观的票房收入,并有效拉动了交通、住宿、餐饮等综合消费,显示出强大的杠杆效应。

📈 **提升居民收入是消费增长的根本**:文章指出,消费的最终目的是以人为本,而居民收入的增长是消费增长的函数。四川和河南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这直接影响到其消费增长的潜力和可持续性。同时,广东和江苏等消费大省在收入差距和消费习惯变化方面也面临挑战,增收和改善预期是提振消费的长期关键。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所说,“大国经济都是内需为主导,市场是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前三季度我国社消零总额已达36.59万亿元,全年有望超过50万亿元。

眼下,31省份前三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公布,谁在为消费进一步增长提供支撑?

从社消零总量来看,江苏延续了上半年的优势,社消零总额达3.48万亿元,蝉联“消费第一大省”,广东、山东居于第二、三位;社消零增速方面,31省份中共有14个省份“跑赢”大盘。聚焦经济大省,河南和四川两省以6.2%和5.8%的社消零增速分居前两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四川、河南两省社消零总额就已携手迈过2.7万亿元大关,今年将进一步向3万亿元靠近。若两省实现突围,将让“三万亿消费大省”的数量增长至6个。

为何两座经济大省成为“增长明星”?而在前十省份的增长和变动中,又能看到哪些消费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河南:文旅消费引领

去年,河南社消零总额2.76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六位。冲刺“三万亿消费俱乐部”,今年前三季度,河南社消零总额2.10万亿元,6.2%的增速,居经济十强省份首位。

文旅,是今年河南消费的一抹亮色。“十一”假期,尽管天气原因使河南文旅业数据有所下滑,但多个景点仍然实现了快速增长。

其中,万岁山武侠城接待游客77.30万人次,综合收入690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增长13.35%、9.79%;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上座率超过90%,综合收入8141.07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6.24%。

就在今年暑假期间,万岁山武侠城刚因“中式迪士尼”走红。数据显示,因游客量较大,景区一度启动限流措施,甚至停止单日线上售票。在不少同类景区连年亏损的情况下,它上半年实现综合营收6.04亿元,同比增长162%。

万岁山武侠城为何能够突出重围?在外界看来,从去年初因“王婆说媒”初次出圈后,万岁山武侠城构建的沉浸式体验生态,每天3000多场演出的庞大演绎生态和2000多名NPC带来的“高强度”互动体验恰好踩中了当下情绪消费的需求。也因此,其以3天80元低廉门票,带动了超过40%的二次消费,超过国内多数乐园不足30%的现状。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邹蕴涵分析,今年,我国消费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服务+”持续壮大,以“电影+”“文旅+”等方式串联餐饮、住宿、出行等各个方面的服务消费增长。

纵观今年消费增速较快的省份,以8.6%登顶的海南无疑是免税消费的试验场,山西以6.6%居于第三,同样离不开去年“黑神话:悟空”带动的古建游热潮。而在河南,如万岁山武侠城一般,各类文旅“新物种”不断涌现,则成为带动消费的重要引擎。

从数据上看,河南商品和服务消费出现同步增长。一方面,前三季度,河南限上单位日用品、饮料和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2.6%、18.5%、17.5%,合计拉动全省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2.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今年1月~8月,河南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22.3%。

二者结合更具代表性的是网友口中堪比“5A景区”的胖东来。今年国庆期间,许昌旅游收入进入河南第五,而在前往许昌的外地游客中,有一半打卡了胖东来,带动力可见一斑;而根据胖东来官网,其8天实现总销售额8.2亿元,平均每天超过1亿元,推动今年销售额已超过188亿元,大概率将突破今年“不超过200亿元”的年度目标。

四川:“真金白银”带动

同样是“三万亿消费大省”的有力竞争者,四川去年社消零总额2.77万亿元,高出河南接近15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四川社消零总额2.12万亿元,增速5.8%。

与河南相比,四川更是文旅“老手”。数据显示,去年,四川接待国内游客总量、游客总花费再创新高,分别达到11.19亿人次、1.76万亿元,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今年,在挖掘旅游新增长点的同时,四川还通过有侧重、有重点地发放消费券,带动新的消费增长。

在推动文旅消费上,“票根经济”成为四川重点发力的一个新抓手。集中体现在今年9月,四川发布《“四个跟着游四川”实施方案》,以期串联起赛事、演出、美食、影视和旅游的消费链条。

一个例子是今年四川扎堆的各类演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过9100场营业性演出在四川亮相,1月~8月文体旅规上营收同比增长16%,而1月至9月举办的110场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共吸引观众210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14.6亿元,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综合消费约100亿元,拉动效应显著。

类似“苏超”的赛事热度也出现在四川。继“苏超”和“赣超”之后,“川超”在国庆假期前夕揭幕。外界期待,“川超”能否复制“苏超”的成功,实现“1元门票带动7.3元周边消费”的杠杆效应。

除了发挥市场端的带动作用、延长消费链条,四川更具特色的是,通过让有限的财政资金最大程度发挥对消费的拉动作用,精准撬动消费市场。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持续加力扩容,并以“国补”撬动“地补”,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地提振消费。商务部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旧换新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9万亿元,惠及超3.2亿人次。

但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多个省份对补贴政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比如,自8月开始,多个省份暂停汽车置换更新补贴,以分领域、分时段细化资金使用方案,平稳有序推进以旧换新。

而四川出台差异化政策,使其成为此轮消费增长中的“佼佼者”。同样以汽车消费为例。有媒体梳理发现,在大多数省份按下“暂停键”的同时,四川政策力度不减,并将国补政策实施至四季度。

也因此,据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受政策刺激,三季度省外来川购车超过5.18万辆,特别是9月全省以旧换新申请超10万辆,申请量较8月环比增长40%以上。

其还带动了不同消费品结构性的消费增长。据当地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全省汽车、家电数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换新量达1319万辆,带动消费超1327亿元,成为前三季度四川消费市场的最大增长点。

从增速来看,前三季度四川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汽车类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54.3%、11.3%、8.0%。

“攻守”:从收入着手

“三万亿消费俱乐部”,可以是短期目标,但绝非最终目的,长远来看,消费的最终目的在于人,更大的增量也来自于人。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从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上来说,要创造条件不断提升居民消费需求的占比,就需要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换句话说,收入是消费的函数,收入水平将影响到消费的增长空间。

对于正在冲刺“消费三万亿大省”的四川和河南来说,这是后续增长的关键——

今年前三季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四川以2.7万元居于全国第17,不及社消零总额的排名;河南则以2.37万元居于中部省份倒数第一、全国倒数第九,仅高于吉林、黑龙江以及7个西部省份。

类似的情况,在消费第一省的“攻守”中同样存在。

近两年间,广东和江苏轮流登上“消费第一省”。去年上半年,广东社消零总额被江苏反超,又在前三季度成功反转,最终拿下全年社消零总额第一;今年一季度,江苏再次超过广东564.9亿元,如今到前三季度,广东距离江苏仍有534.2亿元的差距。

这背后与广东、江苏长期以来的收入差距相关。今年前三季度,江苏以4.43万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居于全国省份第五,广东紧随其后,为4.28万元。

为何会有这样的差距?一个原因是收入不均衡。同期广东城乡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29,高于江苏的2.05,区域发展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

不止如此,在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看来,消费增速放缓也与消费习惯的变化相关,比如,奢侈品、酒水、夜生活等高端消费退潮,简约、理性、适度、轻奢消费等形成主流。

近年来,从学界到政策端,增收已愈加成为促消费的重点。在今年4月出台的《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实施居民就业增收促进行动就被置于首要位置,其中不仅包括增加居民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也将推进农民就业增收。

从广东自身来看,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42元,同比名义增长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7%。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达到了6.2%,远高于城镇居民的实际增速4.1%。

对于广东而言,增收的实现与否,将关乎能否改善预期、从源头上提振消费信心,并守住“消费第一省”;而对于河南、四川两省而言,这也将影响其能否更快一步迈过“消费3万亿”门槛,构建更为健康的就业、收入、消费循环。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消费增长 河南 四川 文旅消费 政策驱动 以旧换新 居民收入 中国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