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将举办一场名为“年轻人之夜”的线下交流活动,聚焦当代年轻人普遍面临的职场困惑。活动旨在搭建一个面对面沟通的平台,邀请职场新人、资深人士、HR等不同群体,就“职场化”的定义、必要性及其对个人身份的影响等议题展开平等对话。参与者将被邀请分享个人经历和观点,探讨沟通方式、工作态度等差异,以期增进理解,寻求共识。活动将于11月8日下午在北京举行,并会全程拍摄制作成片。
💡 活动背景与目的:本次“年轻人之夜”活动由《三联生活周刊》发起,旨在为年轻人提供一个真实、平等的职场交流空间。面对网络上充斥的“打工人”吐槽与“非典型职场”的困境,活动希望邀请不同立场的声音,特别是职场新人与资深人士,直接对话,解决“不知道怎么开启”的职场话题,创造理解与共识。
💬 核心议题探讨:“职场化”是本次活动的核心议题。活动将深入探讨年轻人初入职场是否必须“职场化”,职场化的标准是什么,它是否会导致个人丧失自我、异化为工具。同时,活动也会关注拒绝职场化是否会给他人带来困扰,以及对个人职业发展(如升职加薪)可能产生的影响。
🤝 参与人群与形式:活动招募对象广泛,包括受职场困扰的新人、有经验的“职场老人”、精通此道的职场博主以及“阅人无数”的HR。活动形式为线下交流,预计持续3-4小时,地点在北京《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参与者需同意接受全程拍摄及素材剪辑制作,最终将形成节目成片。
📝 报名与筛选机制: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27日至11月5日晚,通过邮件发送指定信息至workshop@lifeweek.com.cn。邮件标题需注明【年轻人之夜-职场】。报名者需填写基础信息、能量状态、职场困扰、对职场化的看法、对“拖后腿”同事的理解、对职场攻略的看法以及参会原因。由于场地和拍摄限制,名额限定在15人以内,入选者将于11月6日前通过微信或电话通知。
《三联生活周刊》举办的主题线下交流活动,
我们想要创造一个面对面的空间,
我们想听到最真实的想法。
“职场”是我们一直想聊却不知道怎么开启的话题。一方面,网络上打工人的吐槽花样翻新,已经多得不能再多;另一方面,我们总觉得自己身处“非典型职场”,难以提出“真问题”。直到最近,我们内部关于职场新人的讨论也开始分裂成两派: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说话都不看着对方的眼睛?
——对话有耳朵和嘴不就够了吗?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连简单的一个指令都无法理解?
——有没有可能是因为这个指令本身就模糊不清?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只能被动等待任务分配,眼里没活,没有主观能动性?
——完成任务不就够了吗,工作又不是我生活的全部
……
一代人变“老登”,总有“牛马”正年轻。看起来是时候邀请“双方当事人”来聊一聊职场里的这些事儿了!我们希望创造一个平等对话、求同存异、最大限度彼此获得理解的空间,从一个最初始的问题开始,当一个年轻人初入职场,他一定要变得“职场化”吗?
首先,职场化的标准是什么?职场化会使人丧失自我,异化成一个工具么?拒绝职场化是否会对他人造成困扰?又是否会影响个人升职加薪的进程?
本场活动将在11月8日(下周六)的下午1点举行(大约3-4小时),活动地点在北京《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如果你想来,请参看下文详细报名方式,需要你确认可以接受全程拍摄,以及我们对拍摄素材的剪辑制作。
招募人群:受困扰的职场萌新、有经验的“职场老人”、精通此道的职场博主、“阅人无数”的HR……都,欢迎来玩儿!
节目最终成片效果请参考:
发送至邮箱workshop@lifeweek.com.cn1.请如实填写以下基础信息:姓名、年龄、性别、职业、联系方式(可以添加上的微信)2.你是低能量还是高能量?你是天生如此还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改变了你?初入职场的时候,你都有过哪些困扰?比如与领导的沟通、与同事的相处……3.你认为什么叫职场化?你认为职场化会让你丧失自我,变成工具吗?4.你有没有那种“拖团队后腿”的同事,他的哪些行为让你觉得无法理解?5.你怎么看待那些职场攻略,有帮助到你吗?真实的职场和你入职前的想象有何不同? 文章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