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圈 10月28日 09:51
勒索软件团伙的“创业”循环:退场是新开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网络黑暗世界中,勒索软件团伙的“退休声明”成为一种幽默的仪式。当一个团伙宣布“退出江湖”,不久后便会有名字相似、技术雷同的新团伙出现,如同商业世界的迭代。这些团伙通过RaaS模式运作,拥有“客服”、“公关”甚至“赏金制度”,俨然成为披着犯罪外衣的创业公司。尽管执法部门持续打击,但勒索产业因其低门槛、高回报和跨境难追查的特点,呈现出越打击越繁荣的态势。AI辅助攻击和数据价值的持续存在,预示着这场“战争”将长期持续,只有不断的“创业”与“迭代”。

🦠 **勒索软件团伙的“创业”模式:** 文章揭示了勒索软件团伙如何模仿商业世界的迭代,通过宣布“退出”实则进行重组和更名,形成一个“永不结束的创业循环”。他们借鉴初创公司的运营模式,如设立“客服邮箱”、“公关团队”,甚至模仿“激励机制”如“赏金制度”,将网络犯罪“企业化”和“平台化”,以RaaS(勒索软件即服务)模式吸引“加盟商”,并按比例分成,使得黑客行业如同一个“黑市创业孵化器”。

🔄 **“退场”的幻象与“复活”的现实:** 尽管全球执法部门通过大规模行动“终结”了Hive、REvil、LockBit等多个知名勒索软件团伙,查封服务器、冻结钱包,但这些团伙往往通过更名、重组或成员转投新平台的方式迅速“复活”。例如,Hive成员转型为Hunters International,BlackMatter重命名为ALPHV/BlackCat,LockBit的代理商流向新的平台。这种现象表明,打击单个组织难以根除整个生态系统,犯罪团伙的“反复上市退市”成为常态。

📈 **勒索产业的持续繁荣与演进:** 文章指出,勒索产业呈现出“越打击越繁荣”的特点。其持续繁荣得益于攻击面广、跨境取证难、加密货币匿名交易以及团伙结构松散等因素。新兴团伙如Scattered LAPSUS$ Hunters更是将模式升级为“数据泄露 + 公关威胁”,并以类似SaaS企业主页的泄密网站进行宣传。AI辅助攻击、自动化渗透和供应链渗透等技术发展,进一步降低了行业门槛,数据作为最值钱的资产和恐惧作为最稳定的商业模式,将驱动勒索产业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发展。

⚖️ **执法困境与生态的韧性:** 执法部门虽然通过逮捕核心黑客、摧毁泄密网站取得一定成效,但面临的困境在于攻击面的广泛性、跨境协作的复杂性以及犯罪生态系统的去中心化。即使逮捕了“CEO”,也难以触及所有“自由职业者”。文章还讽刺地提到,被捕的黑客甚至能在服刑期间收到同行寄来的“祝贺奖金”,这凸显了执法在打掉整个犯罪生态系统方面的挑战,仿佛是摧毁了连锁总部的同时,留下了无数加盟店。

Veechoo 2025-10-28 08:45 上海


安小圈

第779期

导语:一场永不结束的“退出仪式”

在网络黑暗世界里,“退休声明”是一种幽默的仪式。          几乎每隔半年,就会有某个声名狼藉的勒索软件团伙在暗网上宣布“我们决定退出江湖”,并附上一段感人至深的自白:

  “我们赚够了,想安静生活。”            “我们不想伤害无辜。”            “这是最后一次更新。”

可几乎在同一周,另一个名字相似、语气雷同、加密算法一模一样的新团伙,就会像创业孵化器里的毕业生一样登场,开着崭新的“泄密网站”,宣称要让世界“重新认识专业的黑客精神”。

这一切像极了商业世界的迭代:          旧的公司上市退市,新的创业团队接力上场;          投资人换了批,LOGO换了色,商业模式却依然如故。          只不过,这场创业游戏的“市场”是恐惧与赎金,客户是被锁住数据的企业,投资回报率则以比特币计价。

欢迎来到 2025 年的勒索产业:一个越打击越繁荣的赛道。

退场的幻象:他们换门牌

自 2023 年以来,全球网络安全圈经历了多次堪称“大片级”的执法行动。          Hive、REvil、Conti、LockBit、BlackCat……一个个名字被媒体高调宣布“终结”,服务器被查封、钱包被冻结、域名挂上警徽标志。那一刻,世界似乎松了口气。

但“打掉一个组织”的新闻稿往往没撑过三天热度。          研究者在暗网追踪到熟悉的语气、相似的谈判信模板、甚至连错别字都一模一样的“继任者”。          原Hive成员转型做“Hunters International”;          BlackMatter重新命名为“ALPHV / BlackCat”;          LockBit被全球执法联合打击后,代理加盟商又迅速流向新平台。

有人戏称,这些团伙“创业经验丰富、反复上市退市”;          他们唯一的破产原因,是FBI的公告太早发布。

复活的“创业公司”:Scattered LAPSUS$ Hunters 登场

2025年秋天,一个名叫Scattered LAPSUS$ Hunters的新团伙出现在暗网。他们自称由Scattered SpiderLAPSUS$ShinyHunters三个臭名昭著的组织合并而成。          这次,他们不再搞单纯加密勒索,而是“升级”为数据泄露 + 公关威胁模式:

  “我们拿到了42家企业的数据,包括Salesforce生态的客户文件。若不谈判,将公开全部资料。”

泄密网站做得像一家SaaS企业主页:          首页有logo、统计数据、支持邮箱,          用户还能输入公司名查是否被“收录”;          甚至提供一个邮箱模板:“VERIFICATION: [公司名称]”。          更离谱的是,他们还设立了“赏金制度”:          向企业高管发送勒索邮件,每发一封可获 10 美元奖励。

这不是犯罪集团,这是初创团队的激励机制。          如果黑客世界有《创业邦》,他们大概能上封面。

“勒索即服务”:黑市的创业孵化器

在传统印象里,勒索攻击是黑客个人行为:几个技术宅写代码、入侵、索要赎金。          但如今的勒索生态,早已“企业化”。

1. 平台化——RaaS模式(Ransomware as a Service)

就像SaaS(软件即服务)一样,如今的勒索软件也是服务化运营:

核心开发团队负责维护代码、加密算法、支付系统;

“加盟商”负责渗透与部署;

收入按比例分成,一般20%到40%。

对黑客而言,这比炒币稳、比挖矿赚。          一场成功攻击,几小时收入相当于一个中小企业全年利润。

2. 客服与公关团队

他们有“客服邮箱”,处理谈判与付款确认;          有“品牌设计”,甚至雇佣文案在 Telegram 公告里调侃执法部门;          有团伙甚至设立“企业社会责任”部分,声称不攻击医院、慈善组织。

这套话术与硅谷创业公司如出一辙——          只是那里叫“客户成功部门”,这里叫“数据解锁协商组”。

3. 投资逻辑与退出机制

黑客论坛早就形成融资生态。攻击者出售漏洞、雇佣渗透者、众筹服务器,利润流转如同风投圈的“Pre-A轮”。          当局势不妙,主脑宣布“退隐”,再换个名字融资重来。

在这个意义上,勒索组织确实是一种创业公司——   他们有团队、有市场、有现金流,也有投资回报。          区别只是,他们的“客户留存率”靠恐惧维持。

执法的尴尬:击中服务器,打不掉生态

FBI、欧洲刑警组织、Interpol 一直在努力。          过去三年,他们摧毁了数十个泄密网站、逮捕多名核心黑客。          但真正的困境在于:

攻击面过广:任何中小企业都可能成为目标;

跨境取证困难:嫌疑人分布于十几个司法辖区;

加密货币匿名交易 让资金追踪形同盲飞;

团伙结构松散,更像一个去中心化的生态系统,而非公司。

你可以抓住某个 CEO,却抓不完所有自由职业者。          这就像摧毁一家连锁品牌的总部,却留下一堆加盟店。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些被捕的“勒索工程师”          竟然在服刑期间收到同行寄来的“祝贺奖金”,          金额精确到 0.05 个比特币——          这不是惩罚,这是年终奖。

讽刺的循环:黑客的“创业故事”

媒体喜欢讲“创业逆袭”的故事——          一个普通程序员,用代码改变命运。          黑客世界也是如此,只是方式更“直接”。

有人从客服转型为社工专家;          有人靠出售漏洞积累第一桶金;          有人写出“加密算法”后被团队买断,          几年后又重新创业,用几乎相同的代码再发一轮。

这群人看着像罪犯,却活在同一逻辑里——          他们相信 技术 + 组织 + 勇气 = 成功。          只是,他们的“用户增长”靠的是加密病毒。

更有讽刺意味的是,          当勒索组织宣布“退出江湖”时,          社交平台上竟有人留言祝贺:“Good luck in your next project.”          这句常见于创业告别信的话,如今成了网络犯罪的墓志铭。

结语:下一个“风口”,仍在暗处

2025 年的勒索世界,像极了二十年前的互联网创业浪潮——          热钱流动、人才饥渴、品牌崛起、规则滞后。          不同的是,这个市场没有 IPO,只有被捕。

从技术上看,AI 辅助攻击、自动化渗透、供应链滲透已经让勒索产业门槛更低;          从商业逻辑上看,数据仍然是最值钱的资产,          而恐惧,始终是最稳定的商业模式。

或许,这场战争永远不会真正“结束”。          每当警方摧毁一个网站、冻结一批钱包,          暗网上总有人贴出新的公告:

  “感谢关注我们的前一个项目,我们即将推出全新平台,敬请期待。”

在勒索的世界里,没有真正的退休,          只有下一次创业。

END

【内容来源VeeChoo

攻防演练在即:如何开展网络安全应急响应

【攻防演练】中钓鱼全流程梳理

[一文详解]网络安全【攻防演练】中的防御规划与实施

攻防必备 | 10款国产“两高一弱”专项解决方案

【干货】2024 攻防演练 · 期间 | 需关注的高危漏洞清单

攻防演练在即,10个物理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红队视角!2024 | 国家级攻防演练100+必修高危漏洞合集(可下载)

【攻防演练】中钓鱼全流程梳理

攻防演练在即:如何开展网络安全应急响应

【零信任】落地的理想应用场景:攻防演练

【2025】常见的网络安全服务大全(汇总详解)

AI 安全 |《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体系(V1.0)》(征求意见稿),附下载

2025年 · 网络威胁趋势【预测】

【实操】常见的安全事件及应急响应处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勒索软件 网络安全 RaaS 网络犯罪 网络攻击 创业 Ransomware Cybersecurity RaaS Cybercrime Cyberattack Startu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