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资产跟踪 利率债全线上涨,长端涨幅大于短端。我们维持此前对债市的判断:三十年期国债在创下今年新低后将企稳回升(时间预计1个季度左右),但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三十年期国债在目前位置震荡整理后将继续下跌,目标位在去年9月份政策转向的低点(2024年9月30日)附近。股市尤其是已经大幅上涨的科创版和创业板短期调整应未结束,风险偏好下行将支撑债市企稳,但中长期A股上涨动能依然牢固,即使股市在未来1个季度表现不佳,也仅是短期支撑债市的表现,股强债弱的大方向没有改变。 A股:市场全天震荡走强,成交额重回2万亿以上。今日市场成交额2.35万亿,较上一交易日放量,个股涨多跌少。市场今日情绪转向乐观,上证指数突破震荡,剑指4000点。展望后市,科技类吸筹率仍显较高,目前仍高于35%,从高位回落的时间和空间依旧不足(2023年以来从高位回落时间基本在1个季度),但多个科技权重技术面已经转强,结合煤炭、银行等板块的明显企稳向上,预计本季度指数将突破4000点关口,走向新高。板块选择上,我们维持此前判断,相较于高位高波动的科技股,波动仍低的“旧”势力板块是四季度更易获得超额收益。此外,从指数的技术面来看,上证50指数的量价结构最为稳定,上涨的结构和趋势最为健康,投资者可积极关注。 美股:三大指数齐涨,道琼斯涨1.01%,标普500涨0.79%,纳斯达克涨1.15%。特朗普对中美贸易在APEC会议上有望达成协定以及三季度美股财报大概率超预期的共同作用下,美股预计整体表现偏强。但在APEC和FOMC两个会议落地前,预计美股整体上将维持低波动的走势。由于美国政府关门的影响,10月FOMC会议召开前重要的非农、通胀等数据可能延迟,因此会议静默期前鲍威尔的发言至关重要。发言可总结为三点:一是未来几个月可能停止缩表。二是对就业的描述为下行风险有所增加。三是对通胀上行的压力归因于关税对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不认为会有更广泛的通胀压力。这三点是对9月FOMC会议上表态的延续,继续强化了FedPut的存在,美股大跌的可能性较低。但目前美股估值较高,在中美谈判明朗前,预计美股将以宽幅震荡为主。若在突发的利空消息下美股快速下行,可观察VIX指数,当VIX指数升至30上方时进行buythedip的买入策略仍然有效。 外汇市场: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16:00官方报7.1119,较前一日收盘跌107基点。人民币中间价收复7.1关口,创2024年10月21日以来新高,央行引导中间价下行的背景下人民币走势强于多数货币。但我们维持此前的判断: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美元仍将延续强势表现,预计欧元相对美元将继续下跌,人民币相对美元将维持宽幅震荡。9月FOMC会议后,市场呈现出利多出尽的走势,美债利率大幅上行,美元反弹。目前离岸人民币来到了我们几个月前就画好的支撑位置,欧元也同时呈现出了走弱的迹象。除了四季度对美国过度悲观的预期将迎来修正外,欧元区自身的弱势也是一大原因。一是今年初有关德国将重整欧洲财政的叙事使得欧元走势背离基本面。二是欧元大幅升值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欧元区有效汇率已来到有数据以来最高(1998年以来),出口订单信心指数大幅下行。三是交易结构上看,欧元投机性多头已来到历史极限水平区间,而空头已“磨刀霍霍”近一个季度连续加仓。目前美元指数已经突破了我们此前提示的99转强点,预计此次美元指数的上行时间和幅度将超过市场预期。 商品市场:文华商品指数涨0.53%,新能源、钢铁、聚酯板块领涨,贵金属、玉米板块领跌。在上周我们提示贵金属距离均线过远的风险后,贵金属随后不久便展开了调整,建议投资者等待波动率重新降低后再行入场。此外,随着俄原油制裁等消息的发酵,原油价格大幅上涨,预计短期将带动商品整体震荡偏强。目前看铜、铝、碳酸锂等有色商品纷纷转强,国内多个底部的商品如焦煤、鸡蛋、生猪等都有筑底回升的迹象,建议投资者可积极关注。 重要政策及要闻 国内:1)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2)李强出席第28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3)规则全面优化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今日开标。 国外:1)特朗普称不会在2028年大选时作为副总统候选人参选。2)特朗普: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就美联储主席做出决定。3)贝森特:美方不再考虑对华加征100%的关税。4)美国9月核心CPI环比增长0.2%,为三个月来最慢增速,美联储年内再次降息预期升温。 交易策略 债券市场:预计未来一个季度将企稳回升,但长期下跌不改,长期目标为2024年9月30日低点。 A股市场:未来一个季度关注“旧”势力代表的板块,银行、煤炭等。长期关注拥挤度回落后的科技板块。 美股市场:震荡新高。 外汇市场:美元指数仍有上行空间。 商品市场:关注底部焦煤、碳酸锂、鸡蛋、生猪,以及突破的铜铝等。 风险提示 1.贸易战加剧 2.地缘风险加剧 3.欧洲主权信用风险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