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辉哥奇谭 2025-10-23 07:06 上海
我到底有多大的驱动力去改变自己的境遇?
「配图摄影 by 张辉」
匿名辉友@辉哥奇谭知识星球,提问:
最近我感到很焦虑和迷茫。简单说一下背景吧: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目前在一个需要频繁出差的岗位上,出差地点多在偏远地区。最近几个月几乎没在家待过几天,听说部门里很多同事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出差,这让我很不安。
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这种长期出差、漂泊在外的生活让我感到不稳定,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更不用说周末,忙起来连五一、国庆这样的假期都休不了。
第二,我刚刚谈了一个奔着结婚去的女朋友,但因为工作关系,很少有时间见面相处。感情平淡,也没有太多机会让关系升温,我担心这种状态对我们未来的感情不利。
第三,我会想,如果将来有了家庭,这样的工作性质很难平衡工作和生活,长期出差意味着无法陪伴家人,而我不希望让妻子和孩子长期缺少我的陪伴。
第四,目前的工作让我感觉比较死板,看不到成长和突破的空间,也属于一个前景不明的传统行业。我很清楚自己没有成长的感觉,也缺乏工作的兴奋感。
看了辉哥的分享后,我知道要找到自己的「终身职业」,但我现在没什么方向和规划,只是焦虑地想着去学理财、去寻找财务自由的道路。但一方面没有头绪,另一方面也缺乏兴趣和目标,不知道从何做起。
想请辉哥帮我解解惑。谢谢。
辉哥回答:
你的问题我想了比较久才决定回答。
首先,这确实是一个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我并没有亲身经历过类似的工作环境,所以我的回答仅供参考。假设我也处于这样的境况,我的选择大概只有两种:
1.选择适应这种环境;
2.跳出这种环境。
我认为第一种——适应这种环境——是大多数人会选择的方式,因为人的适应能力其实非常强。
我举个例子。我父亲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早年是五十公里,他每天要坐火车上下班。后来稍近一些,大约十公里,他就改成骑自行车,每天风雨无阻地往返。那时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特别,直到我自己尝试骑车上下班——家到公司才四公里——但夏天的热浪和突如其来的暴雨很快让我放弃,重新改回开车。
那时我才真正体会到,能在几十年里每天骑十公里上下班,是多么难以想象的坚持。
父亲为什么能做到?显然不是出于兴趣,而是出于无奈。他那一代人的人生几乎都依附于一个「单位」——工作地点和家庭住址都不是他们能轻易改变的,只能去适应。
后来我也问过他们,「当年为什么不下海做生意?」当然,没有明确的答案。
这件小事让我意识到:当一个人没有选择时,适应的能力会变得异常强大。
如果你最终没有办法改变现状,或许几十年后回头看,会发现自己也适应了,建立了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家庭。这当然是一种可能。
我没有用「改变环境」这个说法,因为环境往往是集体塑造的,个体很难改变它。对个人而言,最现实的做法,是跳出它。
正如你所说,「不知道转型转行的出路在哪里,也不知道当下该从什么事情做起」,这其实是很多人共同的感受——当你深陷某种环境、缺乏外部刺激时,很难看到新的可能性。
但我想说:只要你真心想跳出来,机会终究会出现。策略无非两种:要么当下就下定决心,每天朝一个你大致看好的方向努力;要么索性一次性跳出来,逼自己接触新的环境。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也都有成功的案例。
但无论如何,所有改变都始于一点——我到底有多大的驱动力去改变自己的境遇。
这种驱动力,没有人能替你提供,也无法被别人激发。它只取决于你自己有多痛苦,多不愿继续看到眼前的生活。
祝好。
相关文章:给「人生自由」设定目标
上一篇:找到自己人生的「奖励函数」
今天分享的知识星球语音是「如何找到自己的终身职业?」
很多人陷入焦虑与迷茫,本质上是因为还没有找到那个能够长期投入、持续成长的「终身职业」。一个人一旦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就能在时间的复利中获得确定性的幸福与成就。
在这期语音中,我想与你探讨——什么样的职业值得你投入一生?如何判断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不是「终身事业」?以及,当下该如何一步步去靠近它。你会发现,所谓「终身职业」,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清晰看见的目标,而是一个通过行动、反思与自我迭代逐渐显现的过程。
本期语音同时借助AI整理了PPT和文字版,帮助大家更系统地理解内容、做笔记和回顾重点。
建议你听完语音后,花一点时间反思:如果这辈子只能选择一件事去做到极致,那会是什么?希望这期分享,能成为你寻找终身职业路上的一束光。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6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