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创业的Janky 10月28日 00:14
三方数据安全管理:自主可控的挑战与应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深入探讨了企业在三方场景下的数据安全管理所面临的核心挑战——“自主可控”。作者指出,与企业内网相比,三方场景的复杂性使得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难以奏效。文中提出了“自主可控”的四大原则:尊重第三方隐私、不轻信三方安全承诺、最小化人员成本以及只分配数据使用权而非所有权。作者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强调了在与第三方合作时,甲方企业应采取平等尊重的姿态,并认识到自身安全责任,避免将安全重任完全转嫁给合作伙伴。同时,文章也介绍了终端沙箱和办公浏览器等能够实现数据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在复杂的三方合作环境中保障数据安全提供了指导。

🔐 **尊重第三方隐私是自主可控的第一原则**:在三方合作中,甲乙双方应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甲方企业不应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服务商,避免采取强硬的安全管控措施(如强制安装终端三件套),以免引发服务商的抵触和对抗。认识到企业作为独立主体非常在意自身隐私,是建立有效数据安全合作的基础。

🛡️ **不轻信三方安全承诺,责任须自负**:作者强调,企业在合作中应保持审慎,不应将自身核心安全责任完全寄托于第三方服务商的安全承诺。第三方出于商业利益可能会夸大其安全能力,一旦发生安全事件,追溯和定责将十分困难。因此,甲方企业应主动承担起自身在数据安全管理中的专业责任,不应幻想将安全责任转嫁。

👥 **最小化人员成本是落地安全方案的关键**:在三方数据安全管理中,最大的成本并非软件采购或自研,而是落地过程中所需的人力投入。以VPN为例,账号管理、安装支持、策略配置、网络协同等都需要专人处理,一旦叠加多种安全软件,将导致人力成本激增,增加了传统方案落地的难度。因此,应寻求更轻量化、低人力投入的解决方案。

🔑 **只分配数据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实现数据安全自主可控的核心在于,只向第三方开放数据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这意味着一旦停止合作,第三方将无法访问任何数据,包括历史数据。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解决方案包括终端沙箱和办公浏览器,它们能在三方办公环境中实现数据自主掌控,并提供防截屏等细粒度安全策略,尤其适用于AI工具盛行的当下。但需注意其适用场景的局限性,如浏览器方案仅适用于Web系统。

原创 Janky 2025-07-15 11:38 浙江

相对于企业内网的数据安全管理,三方场景下的安全管理最大的不同,和最难之处,都归结为一个关键词“自主可控”。在我能接触到的企业里,涉及三方安全管理的场景里,大部分企业还是在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游戏,不是故意为之,而是无奈之举。

    电商行业的客服人员

    金融行业的委外催收

    AI 行业的数据采集

    互联网企业的三方 SaaS 应用

    大数据产业的数据标注

    跨境电商行业的多平台、多店铺管理

    零售、制造业的各类供应商

    大集团的合作律所


这些场景下的数据安全诉求,我都简称之为“三方数据安全管理”的诉求。

相对于企业内网的数据安全管理,三方场景下的安全管理最大的不同,和最难之处,都归结为一个关键词“自主可控”。

在我能接触到的企业里,涉及三方安全管理的场景里,大部分企业还是在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游戏,不是故意为之,而是无奈之举。当出了企业内网,世界的复杂性就凸显了。


01

自主可控第一原则:尊重第三方隐私

没错,甲方企业是客户,是付钱给第三方服务商和平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甲方可以居高临下,从心里鄙视和看低服务商一头。

实际情况是,双方互惠互利,应当彼此尊重。我知道这是个过于理想和童真的主张,但实际情况是,当甲方不是以这种平等的姿态去合作时,甲方自身就会做出成本高昂但自欺欺人的决策。这些错误的决策,体现在管理企业的方方面面,例如被大众吐槽的阿里巴巴,只要是被阿里注资、收购的企业,基本不会有好结果,背后的原因我个人认为,主要的还是犯了这个最根本的忌讳。当然了,我这里只去讲数据安全管理的场景。

在中国企业内部,现状是,还没有所谓的企业尊重员工个人隐私一说,这是现状,我只期望未来可以改变这一事实。但是当涉及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和雇佣关系的时候,企业取代个人被上升为了主体,而企业不同于个人,它非常在意自己的隐私。

我见过很多企业,想要直接把内网的安全管理方式,复制到第三方场景,直接要求第三方服务商,安装终端三件套,DLP、VPN、桌管。这将遭到服务商的极力抵制,和攻防对抗。

因就是甲方企业不讲武德,第三方服务商内心的想法是“我帮你做事,你竟然想脱我衣服!”。

02

自主可控第二原则:不要相信三方安全承诺

你有没有干过这样的傻事,你去水果店买橘子,你下意识地问老板“老板,这橘子甜不甜?”。老板充满自信,并故作略被冒犯的回答“甜啊”。结果你买回家被酸掉大牙。

我不是要制造对立,而是想要强调一个做人的原则,就是“你自己真正在意的东西,不要把责任放到别人的肩上”。在与别人合作的过程当中,既要尊重对方,又要不信任对方,这两者并不冲突和矛盾。两者合作的方式,是各自去承担自己专业内的责任。甲方企业的安全团队,不能幻想把安全的责任交给合作伙伴,那不是他们擅长的事情,但是出于商业的利益,他们一定会夸大和过分承诺自己的安全能力。

一旦安全防线破防,溯源和定责都很难,服务商基本都能全身而退,留下甲方自己偷吃苦果。

03

自主可控第三原则:最小化人员成本

当我们在制定安全方案的时候,采购三方安全软件,甚至是自研安全产品,都不是最大的成本。最大的成本,在于落地安全方案的时候,需要投入的人力成本。

假设要去给三方服务商,开通企业内网系统访问权限,最简单的方式是去开放 VPN 的权限,这里面的人力投入体现在哪里:


仅仅一个 VPN,就能导致一连串的反应,事都不大,但都得需要额外的人员投入。对于企业老板来讲,听起来事情价值不大,但是还得放专人专岗处理,那这个传统方案落地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如果再叠加其他的安全软件,零信任客户端、DLP 客户端、终端沙箱、VDI、透明加解密,那在这个三方管理的场景里,将变成灾难。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甲方企业,采取和第三方签署保密协议,以及定期巡检的策略,来进行表面免责但无用的安全管理办法的原因了。

04

自主可控第四原则:只分配数据使用权

开放数据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

数据所有权,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权益,而是企业真实可掌控的数据本身,即一旦数据不给对方用,对方就没有数据可用,包括历史上已经使用过的数据,统统消失。

从这个目标上来讲,能满足条件的,只有终端沙箱和我们数影的办公浏览器两个路线,可以构建出存在于三方办公环境,但自主掌控权又在甲方手里。他们相对于 VDI 能提供更细粒度的安全管控策略,例如防截屏,这个能力对于 AI 工具盛行的当下,非常重要。但各自也有优缺点,例如浏览器的路线,对终端没有侵入性,更轻量,安全可以做得更细,但确实只能解决 Web 类系统,对于有 C/S 客户端软件管控的场景,无能为力,比较适合 Web 化办公的场景。


更多阅读

企业三方 SaaS 应用(CRM、自媒体平台、电商后台),账号管不住麻烦就大了

网络安全行业的寒冬:当企业不再需要“纯粹”的数据安全

“防钓鱼”最好的工具,是浏览器,没有之一

追求完美的数据防泄漏(DLP)是种错误的想法

员工个人隐私和企业数据安全应该兼顾

大企业搞安全,重点得是开放场景下的数据安全风险

小企业搞安全,重点是增加把控力获取安全感





www.dsphere.com.cn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三方数据安全 自主可控 数据安全管理 第三方合作 隐私保护 安全策略 终端沙箱 办公浏览器 企业安全 Risk Management Data Security Third-Party Risk Autonomy Control Privac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