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10月27日 23:01
探析“黄毛崇拜”现象:纯粹爱情与生活态度的思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深入探讨了知乎上兴起的“黄毛崇拜”现象,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曹大佐对“盲流子”生活方式的推崇。作者部分认同“黄毛”在爱情领域的纯粹性,认为其与“太妹”的感情不受世俗条件污染,是最接近自然的状态。同时,文章也批判了将快乐与成功挂钩的观念,指出“黄毛”虽然生活境遇不佳,但其“想得少,比你们快乐”的生活态度值得反思。文章还从弗洛伊德的理论角度分析了“黄毛崇拜”的心理根源,并强调了对“黄毛”的理解应基于现实,而非脱离实际的幻想。

💡 **“黄毛崇拜”现象的兴起与案例分析**:文章指出,知乎上存在一种对“黄毛”的正面评价,并以曹大佐推崇“盲流子”生活方式为例,解释了“黄毛”的形象及其被解读的方式。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部分人群对现实生活压力的一种逃离或反思。

💖 **爱情的纯粹性与“黄毛”的独特情感观**:作者认为,“黄毛”与“太妹”之间的爱情是纯洁无瑕、未被世俗条件污染的,最接近天人合一的自然状态,这与小布尔乔亚之间被异化的爱情形成对比。这种不受物质和地位影响的感情,被视为一种奢侈品,值得探讨。

😊 **快乐与成功的解绑及“黄毛”的生活态度**:文章强调,不应将快乐与成功划等号。尽管“黄毛”的生活境遇可能并不理想,但他们“想得少,比你们快乐”的状态,以及从未听说有“黄毛”患抑郁症的现象,提示了将快乐与个人境遇脱钩的可能性,并引发了对“资格论”快乐分配机制的质疑。

🧠 **“黄毛崇拜”的心理学解释与现实考量**: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出发,文章分析了“黄毛崇拜”可能源于长期压抑下的自然属性反弹,以及对那些似乎“不劳而获”的快乐的复杂心态。作者同时表明,尽管认同“黄毛”爱情的纯粹,但若交换身体,自己不会选择成为“黄毛”,因为“其他方面”的重要性远超爱情,这体现了对现实生活多维度的考量。

“黄毛”是知乎上的概念神之一,虽然知乎这个平台以学历歧视闻名全网,但一提到黄毛,知乎用户对其赞誉有加,黄毛唱着rap,骑着鬼火摩托车,后座上驮着四个精神小妹的画面跃然纸上。典型案例如下:

我第一次见到有人系统性地吹捧黄毛,是知乎上的曹大佐,致力于吹捧一种盲流子的生活方式。因为曹大佐去非洲工作了,在盲流学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黑人bro为师的理念。表示自己在百京海淀卷出抑郁症的同事,在非洲感受一下黑叔叔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方式,和黑叔叔看几个月日出日落,什么精神内耗都治好了。曹大佐是三清博士,却吹捧盲流子,就显得非常猎奇,而有人质疑曹大佐的理念时,曹大佐的粉丝又会用曹大佐的三清身份来压人,于是形成了一副非常诡异的画面。

聊聊我个人对“黄毛崇拜”的看法:我对吹捧黄毛这件事是部分认可的,我认可的方面主要集中于爱情领域。

我认为黄毛和太妹的爱情,是真正纯洁无瑕的爱情,最接近于天人合一的自然状态。小布尔乔亚之间的爱情被社会分工给异化了。你很难分清对方喜欢的是你的本人,还是你的工作单位、你的财产以及你父母的养老金,谈条件往往先于谈感情。

黄毛则不同,黄毛在道德上虽并不优于小布尔乔亚,但人不能去谈一个没有的东西,所以黄毛和太妹不会谈条件,其感情是不会被世俗的条件污染的、没有被异化的、最为纯粹的感情。就像《万箭穿心》里,马学武的职称和房子换来的只有李宝莉的PUA,但建建混不吝的洒脱气质,可以换来李宝莉的真心。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观点,未明子甚至对这个观点提出过尖锐的批判,他认为黄毛是很可怜的,没什么可羡慕的。他认为黄毛属于()()上长了一个人,而不是人身上长了一个()()。

我是不赞同这个说法的,如果这个逻辑能成立,你怎么不说不是我戴着一个工牌,而是工牌捆绑着一个我。做题家不是登了个学信网,而是学信网登了个做题家。起码()()确实是人身体的一部分,不用分彼此。但上班则不同,会把人给异化了。上学就更不同了,大伙肯定都听过一句话——“你当学校是你家啊?”

我还要反驳另一种错误的观点,就是良家子男性看不上黄毛的女友,所以不值得羡慕。良家子,对标的是良家女。高学历男性看高学历女性,和黄毛看太妹没有区别。虽然良家子男性看不上精神小妹,但条件对等的女性,对你有太妹对黄毛那种不被异化的爱吗?倒是良家女的家长,天天焦虑女儿被黄毛骗走。

但爱情属于奢侈品,而非必需品。如果让我一夜之间和黄毛互换身体,给我一个实践我的“自然法学派”式爱情的机会,我不换。因为黄毛其他方面过得确实不太好,虽然我个人确实觉得爱情比事业重要,但“其他方面”也不只包括事业,这些“其他方面”加起来,在我眼里比爱情重要

’很多吹捧黄毛的人,自己也没见过黄毛,属于叶公好毛。但我妈从事教育行业,是能接触到黄毛的,所以我能接收到黄毛的二手信息,我对黄毛的了解比大多数纯叶公深入一些。我妈是这么评价的——黄毛过得很惨,没什么可羡慕的。但他们想得少,比你们快乐很正常,我是从来没见过有黄毛得抑郁症。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强调的观点,把快乐不快乐和成功不成功脱钩。如果黄毛身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这个确实是值得学习。我妈的同事家孩子里盛产做题家,虽然我在这群天崩开局、投胎到鸡娃家庭的孩子里,算是比较快乐的,但我建档立卡的亲戚里,比我快乐的一抓一把,毕竟他们又不用充当家长的宝可梦打排位赛,一出生就肩负打爆别人家宝可梦的神圣使命,过着走钢索一样如履薄冰的低容错率生活。

黄毛的快乐本身是一件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但能被这么关注,只能说很多人潜意识里觉得快乐存在一个按照资格进行分配的机制,有的人配快乐,有的人不配快乐,黄毛被归到了后者,凭什么黄毛这么快乐?这不得好好研究研究?

黄毛学能够兴起,我觉得可以用弗洛伊峰的理论来解释。

长期的清教徒式献祭,导致人的自然属性被磨灭了,只剩社会属性,而献祭之后没换来“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结果,所以对什么也没献祭的黄毛产生了一种又鄙视又愤怒的心态。

不过我倒是觉得没什么,我是觉得有这种想法的人是想一次性献祭,就把所有的好处都拿完了,是另一种表现形式的()()梭哈定律。所谓勿以赢小而不麻,反正让我和黄毛换我不换,我只是失去了获得天人合一的爱情的机会,但黄毛失去的可是原本可能更好的饭碗啊。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黄毛 知乎 爱情观 生活态度 快乐 心理学 Yellow Hair Zhihu View on Lo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Happiness Psychology
相关文章